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钢铁雄心4——新秩序:欧洲末日 美利坚合众国剧情解说(4):审判降临-Pt. 2

2021-04-21 00:25 作者:Vernichtunk  | 我要投稿

(本文系游戏剧情及架空历史,与现实无关)

        1963年的春天和夏天,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一股即将到来的凶猛历史浪潮的序曲;而对于现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说,则是他 “操蛋日子” 的第二乐章。是啊,全拜他那驳回《民权法案》的强大操作,以及不知道哪个从阴间冒出来的泄密小鬼所赐,从1963年元旦至今,不不不,从去年的4月份开始,迪克的日子就没过安稳过。虽然他可以通过下他的 “外交大棋” 来暂时稳住他在华盛顿特区,以及政坛高层中的地位,还能通过宣传对法西斯的 “多米诺骨牌” 战略来转移一部分民众的视角,但这些暗箱操作以及 “挖墙脚” 式的战略成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因为一连串泄密事件,以及驳回《民权法案》给他造成的不利局面。 “要是再有什么泄密事件… …” 尼克松不禁又倒了一杯浓缩咖啡,一口闷下,然后一手扶额, “不。我需要的是胜利,所有人都能看得到的,可以让所有人都闭嘴的胜利。” 没错,现在民间有不少让尼克松下台的声音,甚至还有许多让肯尼迪上台的声音,已经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尼克松迫切需要一次 “大的胜利” 来堵住所有人的嘴。


        9月5日, “大的” 果然来了,虽然并不是尼克松想要的那种。这一天白宫收到了一则消息:昨晚,停靠在洛杉矶日本租界军港的航母信浓号遭受了不明人员的炸弹袭击,没有造成舰上人员伤亡,爆炸后的救火过程中。没人知道肇事者是从哪儿搞来日本海军的制服,也没人知道他是怎么绕过安检,把一包炸弹安放在航母甲板上的。虽然整个白宫上下,包括尼克松本人都称这一次事故为 “正道的光” ,但日本帝国政府那边的怒火还是得去应付。日方直截了当称这次的炸弹袭击为 “战争行为” ,列出了一系列要求作为赔偿,其中包括在大量增添在港口处的护卫,还有尼克松本人在电视上公开赔礼道歉。 “好家伙。”白宫的工作人员一眼就看出,这不过是日本方面自导自演的一出碰瓷儿演出。 “这帮沙(biao)滩(zi)之(yang)子(de)提出的赔偿要求怕不是都打了十几遍草稿了,他们肯定是在等这一次机会欺诈我们一笔。”

        作为一个老辣的政治动物,尼克松再清楚不过这些技俩,过去他还琢磨着要是德国人故意拿飞机去撞日耳曼尼亚总理府,然后再怪罪到我们头上该怎么办。这一次为了稳住局势,尼克松决定冷处理此事,毕竟不像德国人,日本帝国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不太像是一帮能理智对话的人。于是他几乎走遍了他在日本的所有外交 “后门”,苦口婆心地劝相关人士不要让事态扩大,据理力争地坚持说自己一定能拿出一个令所有人都满意的解决方案。最终在尼克松大师级的斡旋本领之下,事情成功不了了之。但尼克松不知道的是,真正的“大的”,已经离他不远了。

        10月7日,从喧嚣的杰克逊街,到寂静的德尔塔镇;从超市里的收银员,到沙龙里的理发师… …密西西比州的有色人种不约而同地向投票站走去。虽然他们清楚手中的选票并不能决定什么,但最为重要的是,这次的投票,表明了每个人,无论肤色,都有平等的参与投票的权力;以及给密西西比州所谓的 “民主” 来一记狠狠的耳光。这次的投票运动被历史记载为 “1963年自由投票运动” ,总计有超过80,000人参与了这次运动,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多。虽然它不会终结种族隔离,不会终结种族歧视,那些白人公务员明天还是能为所欲为,但那些勇敢的人们已经向有识之士发出了响亮的声音——相信生活的希望,革命一定是无往不胜的!


      10月16日,大的总算来了。这一天的凌晨,虽然不属于任何大型节假日,但几乎美国每个地区的所有人,同时走上了街头,载歌载舞,庆祝一位暴君的死亡——阿道夫·希特勒,就连洛杉矶跟旧金山的日军士兵也与美国民众一道庆祝。这则新闻报道时,大日耳曼帝国境内所有教堂都响起了哀悼的钟声,阿道夫·希特勒,这个第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在巴伐利亚的疗养院中去世,终年73岁。尼克松从CIA处第一时间收到了这一消息,他立即命令下属安排好各个部门的工作,以应对接下来极有可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第三帝国的内战。近年来日耳曼尼亚中的蛛丝马迹没有逃过CIA的眼睛,尼克松非常清楚,阿道夫·希特勒是第三帝国唯一的粘合剂与稳定剂,帝国总理府中的是是非非没有全面爆发就是因为他们敬爱的元首,还没停止呼吸。接下来无论会发生什么,都是尼克松不能轻易放过的机会。

        翌日,国际媒体报道了希特勒的死讯,帝国总理府宣布全国进入为期3个月的哀悼,元首会葬于爱娃·希特勒旁,届时会邀请各国高层人员参加葬礼。虽然元首已经指定了他的继承者,但是显然不是每个人都甘心目睹德国最高权力的皇冠落入他人之手,现在多鼓力量已蠢蠢欲动,准备迎接天启之时

马丁·鲍曼——保守派
赫尔曼·戈林——军国派
莱因哈特·海德里希——SS派
阿尔伯特·施佩尔——改革派

        10月27日,果不其然,德国内战正式爆发,整个团结协定随着大日耳曼帝国的分裂而轰然破碎。内战中的势力一共分为四方——保守派的马丁·鲍曼、军国派的赫尔曼·戈林(迈耶)、改革派的阿尔伯特·施佩尔以及SS势力的莱因哈特·海德里希,德意志的元首宝座将花落谁家,将由铁与血来决定。尼克松自然不想放过这个趁火打劫的绝佳时机,但他思考一阵,打消了一些大胆行动的想法——是的,现在直接把舰队、轰炸机开过去的确很诱人,但我们不能冒着德国人拿核弹跟全世界玉石俱焚的风险去豪赌一场。于是他让秘书找来了关于德国政府高层的一些文件,开始翻阅起来。 “也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借鉴一下马达加斯加的经验… …帮我组织一场内阁会议,我们有活要干。” 经过一阵思索与商讨后,尼克松决定对帝国的改革派——阿尔伯特·施佩尔提供帮助。

        根据情报部门经过多年的工作整理的情报,施佩尔在德国的高层可以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一方面,他是希特勒的密友,帝国的天才建筑师,一手设计规划了整个日耳曼尼亚。他在纳粹党内左右逢源,是一个实干能力超群的投机分子,虽然掌握的实权,比起其他党内元老如戈林、戈培尔来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是他提出要对帝国的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并积极与OFN接触。这让他在学生群体里享有了很高呼声,在一些同僚口中成了 “那个自由派”。 凭借这一点,或许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资源在他身上下点赌注,如果成功,我们在未来将多出一个强大、忠实的 “盟友”。也许他终究不过是个开明一点的纳粹份子,但再怎么样也好过其他要么是党棍,要么是战争狂人,要么是疯子的三个人。想好了自己的辩词后,尼克松便着手将自己的想法落实成一纸法案,然后上交给了参议院。

        10月30日,国际媒体报道,早已觊觎法国领土已久的党卫军勃艮第国大举出兵法兰西国。没有了阿道夫·希特勒这一 “定海神针” ,海因里希·希姆莱自然是再无任何顾忌,开始了他那些魔怔的疯狂计划。考虑到除了海德里希,其他3位竞争者都看不顺眼希姆莱,所以东边的德意志领土他只能间接通过海德里希去干涉。但南边的法兰西国就不同了,经历了二战的耻辱惨败,战后的大幅度裁军,昔日的高卢雄鸡,如今沦落至一只待宰的羔羊。正如评论家指出的那样, “阴影再一次笼罩了法兰西” 。同日,西边的布列塔尼共和国也对法兰西国宣战。

        观察游戏的政治面板,我们可以看见尼克松的法案在国会中取得的支持暂时还不多。整个R-D加起来也只有7票,倒是NPP这一次摒弃了党派斗争,几乎是在全力支持着尼克松的法案,这不禁使当事人哭笑不得。无奈之下,尼克松只好吩咐党鞭去好好落实下工作。

整个欧罗巴乱成了一锅粥
东欧剧变

        紧随着德国的分裂,原本属于团结协定势力的东欧也开始变得极度不稳定起来。11月1日,国际媒体报道,被德国官方称为 “模范殖民地” 的德国东欧总督府里加市,近日出现大量异动。大量的新闻媒体办公室被强制关闭,国际媒体记者被强制驱逐、隔离。看来没有了德国的压制,团结协定内的每一个反抗势力都躁动不安了起来。11月3日,德属莫斯科总督区也出现了类似的骚动,甚至更为严重——对德意志帝国的审判,如今已然彻底降下。

        在这一片混乱之中,帝国的心脏日耳曼尼亚却奇迹般地保持了中立,没有让战火烧到这里。11月4日,新闻披露了如今帝国总理府的主人是德国的战争英雄——汉斯·斯派达尔。在与埃尔温·隆美尔元帅以及国防军的合作下,斯派达尔成功地给这座城市设下了重重防御。对我们而言,德国那边又多了一个麻烦。

        11月5日,正当尼克松思索怎么答谢这次NPP的雪中送炭时,NPP给了尼克松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弹劾。前一天凌晨,2个时评作者在酒吧喝酒,一个人开口道: “我觉得 ‘idea’ 是个自上而下的东西。你瞧,政治家跟他们的智囊团琢磨出来一个idea,然后通过媒体去宣传它… …”

        “我倒觉得是自下而上的。那些政客从普通民众身上搜刮想法,然后整合成自己的。当他们拿这些ideas蹭热度的时候,这些idea自然而然就 ‘上达天听’了呗。” 另一个人闷了一口酒,插嘴说,“但不论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或者有时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

        “或者‘傻逼不问出处’,如果用R-D那帮家伙的说法。”

        “哈哈哈,对… …再来杯 ‘Old-fashion’,用那种小批次波本,谢谢… …啊~这次NPP有点狠哪,要是这弹劾程序走得起,那尼克松不成了安德鲁·约翰逊第二?”

        “是啊,真是百年难遇。他这么狡猾一老狗,丫居然会中这种阴招。”

        “自己身上不干净,还能怪谁去?这下好了,NPP里边儿可没几个喜欢他的。”

        这的确是事实,但尼克松已经来不及考虑这些了。对他而言,退出1964年大选已经是最为光明的结局了。

        11月5日,英格兰王国内战爆发,国际媒体于11月9日报道此事。我们与HMMLR一同种下的反抗火苗,如今已开始熊熊燃烧。指挥这场战斗的,是英国将军克劳德·奥金莱克,在此我们祝他们好运。

       11月6日,国际媒体报道,一些在非洲饱受纳粹荼毒的小国家向内陆拓展了自己的土地,其中包括夏尔·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同日,波兰家乡军起兵反抗德国占领政府,翌日,国际媒体报道此事。

        尼克松总统的内阁班子中,约翰·F·肯尼迪毫无疑问是一位特别人物。首先他是一位颇受进步派人士欢迎的民主党人,之前被驳回的《民权法案》便是由他主笔;其次在民众的眼中,这位政治机不但支持民权运动,而且外貌颇为英俊潇洒,同时还有一副如阳光般温暖的笑容,这使得肯尼迪一直以来被视为尼克松政府中的正面形象。但对于他本人来说,他有时候简直恨透了他的工作。不仅仅是因为尼克松是个没良心的混蛋,不,更重要的是因为尼克松把那些见不得人的脏活交给他去干,拿他的名声去擦总统的屁股。现在倒好,跟日本人谈判才一年不到,尼克松又要跟什么 “好纳粹” 勾搭上了,而现在自己还得去当总统的说客去劝自己的民主党同僚们投票。

        不出所料,华莱士·本内特跟阿尔·小戈尔像看外星人一样盯着肯尼迪。

        “天哪,杰克!” 戈尔终于开口了, “你知不知道你父亲的名声被那场战争糟蹋成什么样了,直到今天还是!你怎么这次就觉得没问题了?”

        “自从夏威夷那些事情之后,总统确实跟你杠上了。” 本内特话锋一转,强调道, “但我们仍然因为战败深陷泥潭。如果这件事被曝光给公众,我们的政治生涯也就差不多了。”

        这些话深深触动着肯尼迪,但他还是深吸一口气,说道: “德国正由内而外地在溃烂,如果我们扶植施佩尔上位,届时一定会有很多人起来反对他,到时候德国一定是一片混乱。我们这么做是为了终结德国,而不是去帮助她!”

        一阵沉默后,本内特说: “就算你说服了我们俩,其他那些同僚呢?要是咱眼睁睁看着又有人退党去NPP可怎么办,我们担负得起吗?”

        “先生们,国家高于Party!”

        同时,在椭圆形办公室内,尼克松正一五一十、绘声绘色地阐述他的 “施佩尔计划”。林登·B·约翰逊和尼尔逊·洛克菲勒面面相觑,面露忧色。

        “我把话摆清楚。”洛克菲勒义正言辞道,“你想把纳税人的钱拿去支持一个纳粹头子?既不是HMMLR,也不是哪家俄国军阀,而是个纳粹头子?!”

        “当尼尔逊是那种语气的时候,理查德,听起来你就像是神志不清了。” 约翰逊慢吞吞地说,“很难相信,你跟几年前和麦肯锡一起打击‘德美同盟’的是同一个人。”

        “听我说完!操。”尼克松咆哮道,“施佩尔是唯一一个愿意跟我们对话的希特勒继承人。我们把他送上宝座,我们还能跟他讨价还价,比如接触禁运什么的。这样我们就能把精力全部转向日本。他那些激进的学生会给他制造足够的麻烦的。这一点也不算威胁,这是个机会!”

        又是一阵充满担忧的沉默。“如果你真想这么做,我们可以试着让同僚们投上一票。” 约翰逊终于说, “但是让每个人都买账可是真得花他妈些工夫。靠,你指不定还能遇见像玛格丽特·蔡斯·史密斯那样的二五仔。”

        “我要每一张票,林登!不惜一切代价!”

        11月8日,我们可算从R-D内部多争取到了16(D)+25(R)票。现在的总票数足以支撑法案通过。

        11月10日,国际媒体报道。英格兰王国街头出现了很多奇特的涂鸦——大概是安那其妈妈的孩子们的作品吧。翌日,消息从非洲传来:德国内战所造成的权力真空使得非洲总督区开始出现异动,3个原本老死不相往来的总督区总督突然有了合作的迹象,还宣布成立了3个总督区的联盟 “非洲之盾” 。与此同时,白宫也收到了来自南非的警告:不光是德国人,南非境内的波尔人开始了大规模的调度。至于这代表着什么,尼克松再清楚不过,他立即下令五角大楼做好准备,随时向南非输送物资与增派部队。


卡尔·邓尼茨介绍

        11月12日,国际媒体报道,挣脱了德国枷锁的塞尔维亚人也趁乱起兵。霸权终究不会压倒自由与解放。 13日,消息传来,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带着德国海军的全部家当占领了克里米亚半岛。

        11月15日,南非的战争如同意料之中地爆发了,波尔人开始起兵反叛,泛非国家议会也在蠢蠢欲动,尼克松有理由相信这一切都是北边的德国人在暗中指使,而他们的直接武装干涉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而这也是我们的机会。于是白宫紧急提升战备等级,陆海空三军摩拳擦掌,等待上级的命令。是的,我们之前推下的多米诺骨牌,正在一块块推下更多、更大的骨牌。第二天一早,白宫接到消息,挪威的抵抗组织组织了一次成功的政变,推翻了之前的总督区政府。虽然最终谁会领导挪威尚未可知,但挪威如今已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主权国家,德国失去了他们在北方的堡垒。

        11月23日,国会通过了尼克松暗中支援施佩尔的法案,如此尼克松便能指挥CIA通过 “欧洲的门户” 布列塔尼共和国来为施佩尔政权提供物资上的支援。同日,正如尼克松所料,国际媒体报道了 “非洲之盾” 的装甲师正向南非开去,并已经获得几次关键胜利,重创了南非军队。许多人急切期待OFN尽快出兵支援南非。

        11月24日,消息传来,自由挪威反抗军正式掌权。

        12月5日,正当尼克松研究南非地图的时候,一则消息传入了他的耳中:旧金山纪事晨报刊登了一幅巨大的政治讽刺漫画——画上面是尼克松跪在地上,如同一条哈巴狗一般亲吻着裕仁天皇的靴子,还用着美国国旗去擦拭干净。漫画下面写着: “狡猾的迪克在磕头” 。显然,尼克松在信浓号事件的暗箱操作被内鬼捅了出去,这引得媒体界的众多鹰派怒不可遏,同时他那一副奋战在两大洋的爱国者形象也摇摇欲坠,更别说NPP已经在西海岸几个票仓煽风点火了。尼克松非常气愤,同时也非常无奈。 “他们就是这么对待一个阻止了一场战争的人吗?”

      12月6日,国际媒体报道了一则无比振奋人心的消息——HMMLR领导下的反抗势力成功消灭了英格兰亲德合作政府,并将纳粹势力逐出了英国,自由之光第一次在法西斯笼罩下的黑夜中闪耀,全世界的反法西斯人士都向英格兰地区发来了祝贺。此时,奥金莱克元帅领导的自由英格兰政府正着手清算旧政府人员,以及新政府的建立。我们对重获自由的英格兰的前途表示乐观,同时华盛顿方面也在积极与伦敦展开进一步的接触。同日,受到英国盟友胜利的鼓舞,白宫方面授权五角大楼正式开始支援南非的军事行动。全国上下此时都情绪高涨,自从二战的苦涩失败以来,民众内心深处就一直渴望这一场对法西斯的胜利,而现在正是一个可以重拳出击的绝好机会;陆军也跃跃欲试,想真刀真枪测试一下这几年的治军成果;当然,部分R-D议员也抱着谨慎的态度指出这可能会成为一个把国家拖入泥潭的无底洞,甚至还可能导致与大日耳曼帝国的直接全面冲突;一些NPP左派人士更进一步质疑就算取得了对纳粹的军事胜利,接下来该如何处理非洲局势… …但无论如何,尼克松已经下定决心要打这场代理人战争,他急需一次痛快的胜利来给他岌岌可危的政治生涯争取回旋的空间。

为自由而战!


        首先出动的是陆军装甲第8师和空军,他们的工作是支援南非稳住战线,同时勘察战场地形,坚守阵地直到后续部队抵达。然后尼克松授权五角大楼增派更多数量的志愿军,预计2个月内可以准备完毕出发。12月10日,尼克松决定开展一系列外交活动,召集OFN各国一同参与南非战争;同时,尼克松让宣传机器开足马力,少报道些尼克松丑闻,多披露点纳粹在南非的暴行。

        12月21日,国防部收到一条紧急消息:一艘伊比利亚客轮圣玛丽亚号在加勒比海的圣基茨一带被劫持,船上有包含多名美国乘客在内的600多名船员。 “祖国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老实!逐一发送军舰!”在白宫的授权下,国防部当即派出海军解救了被劫持的船只。这是一次干净利落的救援行动,伊比利亚政府对我们表达了高度赞扬,并称“伊比利亚,有债必还”。

南非局势

        此时南非的战斗正热火朝天,我们的空军保持着制空权,焦急地等待着地面增援的到来。12月23日,第一批志愿军抵达开普敦,一同抵达的还有联席参谋长会议指定的,此次志愿军的总参谋长小伯顿·E·斯皮维将军,及战地总指挥官莱曼·兰尼茨尔四星上将。南非军方面向莱曼将军报告说:前线的战况目前比较稳定,南非方面目前还能最多坚持3至4个月不让战线崩溃。

        12月24日,国际媒体报道,阿尔及利亚地区驻扎的伊比利亚军队和意大利军队同时开始了调度,与此同时还爆发了数起交火。看来随着德国霸权的土崩瓦解,地中海两大殖民帝国之间的全面冲突也是一触即发。

        12月25日,南非军队发动了一次富有成效的攻势,一举击破了波尔人的防线,占领了布隆方丹市。收到消息后,尼克松大喜过望,这个城市是波尔军队大本营所在地,他立即通知媒体全力报道此事,并极力吹捧美国空军的支援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同时,他还让媒体夸张报道波尔人是如何如何残暴无情,来让国内那边反战人士闭上嘴巴。

        12月28日,白宫收到一份报告,上面讲述了圣玛丽号上的救援行动中,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如何策划执行了一次漂亮的营救行动。尼克松决定对参与行动的史密斯利等人颁发总统荣誉勋章,这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他给将士们授勋了

        1963年的最后一页翻过,1964年1月5日,莱曼将军下令志愿军向北部的一股敌军发动试探性攻击,纳粹军队被很快击退。显然,我军的单兵素质远在敌军之上。基于这一点,前线的莱曼将军召集我方及南非军将领,开始进一步制定下一步的战略;1月18日,经国防部批准,138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运抵南非,并开始部署;19日,白宫批准了国防部向南非增派1个师兵力的动议;20日,已被改编为1st-SFOD-D部队的101空降师及82空降师从本土出发前往南非。

        1月24日,华盛顿特区… …

        华莱士·F·本内特是一个富有耐心的人,但就算是他也开始急躁不安了起来。

        “道理非常简单,约翰逊先生。美国的货币非常依赖银本位系统。我提议的法案一点也不激进——《白银法案》说的无非就是我们应该减少这种依赖,无论是联邦财政预算里面的,还是私人企业方面的。”本内特记得这好像是第三次他给同事们解释这个简单概念了,许多人都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但林登·B·约翰逊却摆出了一副独特的乐观模样接过了话茬。

        “我的道理也很简单——你在把货币基于哪种金属上的争辩纯粹是浪费时间。我上次调查过,美国在各个方面都是世界经济的一大支柱,所以我真的没有看出你的那个提案有什么价值。”约翰逊漫不经心地靠着桌子,嘲弄道。本内特只觉得自己血压陡增,站起来大声说: “我们本来可以更加强大,约翰逊先生!我已经跟我的同事做过无数次调查了。我们都还没有开始深入那些庞杂的数据——那么请问你的数据在哪… …”

        “我很乐意查看你收集的数据,本内特先生,但鉴于我们的时代,我还是会说白银的问题不值一提。”约翰逊显得毫不在乎,没等本内特继续他的陈述,他便头也不回地起身离开了。

        “他这么做太有失身份了。”本内特不禁想。约翰逊本来应该是站在他一边的,共和党与民主党本来应该是一伙的。但现实确实连NPP的中间派与共和党的关系,都感觉比民主党更加友好与平等。作为一位民主党人,本内特感觉被前所未有地边缘化了,不,这一切必须被改变。在这场毫无结果的对话结束后,本内特与约翰逊在参议院食堂再一次碰面,本内特狠狠地盯了一眼约翰逊一眼。 “有些事情必须被改变,约翰逊。我要亲手来改变这一切。”

      1月31日,万众瞩目的1964年美国大选正式开幕。这次的大选,若由历史来审判,将极有可能是一场决定人类未来的大选。这次究竟是NPP能成功逆袭神器,还是传统建制派稳住王位,每个人都在拭目以待。从1月31日大选开始,到11月的结果揭晓,这一定是美国境内最漫长的一次旅途。

钢铁雄心4——新秩序:欧洲末日 美利坚合众国剧情解说(4):审判降临-Pt. 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