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浦东客运铁路
声明:本文有些图片资料出自于网上,如有侵权,删文致歉

今天学园生活部给大家带来浦东最早的3条客运铁路的介绍,他们分别是上川铁路,上南轻便铁路与吴周支线,文中会运用到一些图片资料,如有侵权,删文致歉!!

目光转回2000年6月11日。。。
那时上海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从浦西中山公园站至浦东龙阳路站,全长16.3公里,浦东开启地铁交通的时代。殊不知在它之前,曾经有3条客运铁路,他们曾是浦东最早的客运铁路。第一条:上川铁路。

上川鉄路の历史
上川铁路,又名上川轻便铁路,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境内一条1000毫米轨距的窄轨客运铁路。线路自浦东庆宁寺起经川沙终至南汇祝桥,总长35.35公里。

建设原因:
20世纪初期,从川沙县城往返上海市区主要依赖水道,而陆路方面,则只能依靠能够适应田间地头小路的独轮车的俗称“江北小车”的出行,一次往返市区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交通极为不便。因此,兴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设施连接上海市区与川沙县城成了迫切解决的问题。

简介:
上川铁路原为一条县道,于1924年4月开始在道上铺设轨道。
先期铺轨庆宁寺至龚家路(龚路)段,后延至川沙。

之后又从川沙不断向南延伸最终至南汇祝桥。全线于1936年3月通车运营。
1975年12月10日停运拆除。

历经战火: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因债务问题,资产尽数抵押给德商禅臣洋行,成立德商禅臣洋行上川铁路管理处。
同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
之后,上川铁路南端江镇至祝桥段长约7.51公里的铁轨被拆毁、设备毁坏,此后该段线路不再恢复。

1942年2月15日,日伪上海特别市政府将上川铁路、上南铁路合并经营,成立“上川上南两路管理处”。
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19日铁路交还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修复被毁铁路、设备。

国共内战时,在上海解放前夕,上川铁路设备又被国民党军队炸毁,线路停驶。

沿线设站:


某些车站大致位置:
龚家路站位于今日川沙路龚路附近。
小湾站位于川沙路龙东大道附近
川沙站位于华夏东路车站路附近,现有遗址
小营房站位于华夏东路川南奉公路附近
邓镇站位于现在的施镇地区
华夏东路以前名为“川钦县道”
川南奉公路以前名为“南川县道”
总体线路:

线路总体经过现在的:金桥路,金海路,上川路,川沙路,华夏东路,川南奉公路。
而以前的上川路与川沙路都只有一个路名:上川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路基下曾经存在过这样一条铁路,这段历史也似乎也被尘封了,这条位于上海市郊的铁路。。。

上南鉄路和周南线の传奇故事
在介绍上南铁路之前,我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地方:上南长途汽车公司
1921年4月26日,上南长途汽车公司正式成立。
9月20日,由朱祥绂与穆湘瑶签订《租借上南县道契约》,租借期限定为30年。
1922年5月,上南路从周家渡至南汇县周浦镇的13.85公里煤屑公路竣工。

9月25日,上南长途汽车公司正式在该路段上通行长途汽车。起点为上海县周家渡,终点为南汇县周浦镇,沿途设杨思桥、三林塘、天花庵、百曲等车站。时投入橡胶轮大客车6辆,后随业务发展,车辆逐步增加至20余辆。由于道路基础不坚实,路面坑洼破裂,行车颠簸,使车辆机件严重受损,公司亏损甚巨。


1925年春,上南长途汽车公司为扭转连年亏损,决定改办轻便铁路。经过两次增资,在原有公路的路基上,铺设25磅的轻便钢轨,并在钢轨上行驶钢轮汽车。又添置小火轮一艘,在周家渡与董家渡之间免费接送渡客与车站衔接。起初营运的有汽油机车3辆,客货车6辆,并向德国订购75匹马力蒸汽机车,并将10辆八轮大客车的底盘改装成拖挂车厢,准备投入营运。

1927年2月,2辆蒸汽机车装置完工,上南线开始使用蒸汽机车。蒸汽机车每列可拖挂客车5辆,每次载客250人左右,数倍于汽车运量,上南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1935年1月1日,上南长途汽车公司改名上南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1937年8月,因受战争影响,业务停顿,两条路线及设备,几乎都遭战火破坏,伪政权接管后,又遭日军劫掠。同年10月,日军占领该线后,派日本军人开车,以供军用,12月1日恢复通车载客,但由日军监视售票,严密控制。

1938年5月,日伪南汇宣抚班接管上南线。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浦东地区抗日游击队在上南沿线进行了破路活动,一度曾拆毁全线三分之一以上路段的铁轨及枕木,使日本侵略军无法利用该线对村镇进行扫荡虏掠。于是日伪便在该线强行实行通行证制度乘客出入车站,均须检查,从此营业衰落。

1949年上海地区解放后,上南线经过大量整修,再次恢复运行。
1957年,由于上南线小火车设备日益陈旧,已不能适应营运需要,遂决定停驶,拆除上南小铁路,加固路基,改建成周周公路(周家渡—周浦)。


至此上南线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但故事并没结束。。。。

周南线の由来
自从1957年上南线停运之后,于1958年1月7日,新辟周周线(周家渡—恒大桥)公共汽车线路。根据周周公路改建进度,2月10日延伸三林塘,2月15日全线通车。
1966年12月5日,浦东公共交通公司更名为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汽车五场。

1971年5月1日,周祝公路建成通车,周周线自周家渡起行至周浦后,经由周祝公路、川南奉公路延伸至南汇县城,全程增至40.9公里,并按起讫点变更线名为周南线(周家渡至南汇汽车站)
1985年1月7日,周南线杨思区间车更名84路,后又南延伸至恒大桥。

2006年10月15日,周家渡轮渡停航,周南线市区终点调整至南码头,线名仍维持周南线。

2009年7月25日,配合杨高南路林海公路秀浦路主线跨线桥及排水管工程施工,周南线临时改道,自杨高南路,经秀沿路、浦三路、上南路循原线。

2013年,开行周南线同福大站车,自同福(成山路邹平路)至南汇汽车站,停周浦、六灶、祝桥3站。

2021年6月14日,周南线拆分为浦东98路和浦东99路两线。浦东98路起迄站:天雄路枢纽站至雪野二路世博大道;浦东99路起迄站:南汇汽车站至天雄路枢纽站。两线均实施无人售票单一票价2元。

至此周南线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吴周支线和铁路轮渡の故事
吴周支线是上海市最早沟通浦西与浦东的一条标准轨距铁路
1961年3月建成,1965年拆除。

建设原因:
1958~1960年间,上海市各钢厂钢产量激增。按上海第三钢铁厂当时的发展规划,1960年需要铁路承运的物资为170万吨,远期将增至300万吨。浦东工业区其他重点工厂的铁路运量也很大。1959年上海市政府决定兴建吴泾至周家渡支线,申请由国家投资修建铁路,轮渡则由上海市投资修建。1960年1月10日,上海铁路局设计事务所完成吴周支线轮渡栈桥及线路的施工设计。

线路站点:


建造历程:
1960年2月,吴周支线由上海铁路局施工,并组织上海市的家庭妇女及社会青年6000余人参加路基土方工程建设。

浦西段线路于1960年9月建成,浦东段于1961年3月完工。渡轮由江南造船厂建造,于1960年底建成并试航成功。吴周支线建成后于1961年3月投入运营。1961年9月28日正式验收,交上海铁路局接管。

由于当时轨料供应困难,在浦东段16公里正线上,全部试铺24公斤/米轻轨,规定行车速度限15公里/小时(一个正常人健身跑的速度),车辆轴重限60吨以下。并停建淡水、三林塘两个会让站。
问题连连
吴周支线在施工质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设备、工艺等问题,总体质量不好,工务段接管后,钢轨普遍变形,轨顶踏面压塌压裂,1962年第一季度就更换钢轨20余根。工时吊桩不当,有多根碰撞后产生裂纹或断裂,经发现后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勉强使用,其中翁家塘桥中线偏差31厘米,不得不改移线路中线,勉强与桥梁凑合。

运行&废弃
吴周支线正式运营后,运量一直不大。1962年上钢三厂生产任务有所调整,每天只办理过江物资20车左右,轮渡开航两三次。经研究决定于1962年5月全线封闭停用。
该线封存以后,经受雨水侵蚀,设备损坏严重,特别是浦东段铁路,钢轨、道岔大部分锈蚀,枕木大量失效。上海铁路局遂于1965年拆除了吴周支线浦东段线路及轮渡栈桥附属设备。
上川铁路运营了40年
上南铁路运营了30年
而吴周支线只运营了1年2个月

说到吴周支线,我们不得不介绍一下吴泾火车轮渡。
目前,吴周支线共有三处遗址——浦西栈桥、浦东栈桥、浦江铁路桥(就是火车轮渡),这边也不多说了,放几张图自己慢慢欣赏٩(๑^o^๑)۶




声明:本文有些图片资料出自于网上,如有侵权,删文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