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互助问答第51期:实证研究中的机制检验与交互项

2020-04-17 09:07 作者:学术苑  | 我要投稿


问题:我们做实证研究通常会进行机制检验,如果要进行机制检验,是不是必须进行分组回归或者使用交互。如果我使用DID方法,看到A、B两组的经济结果有差异,也看到A、B两组的效率也有差异,仅这样,是不是不能下结论就说A、B两组的经济结果是由于经济效率导致的?是不是需要进一步用效率的指标进行交互或分组?


答:目前主流做法: 需要在实证分析前构建一个理论框架,阐明自变量 X 可以通过 A、B、C 等机制或渠道影响 Y。在机制检验时,分析 X 对 A、B、C 等变量是否有符合理论预期的效果,如有,则可能存在相应机制;若无,则可排除相关机制。如果 A、B、C等机制变量是外生变量,还可以直接把它加入到 Y 对 X 的回归中。如果加入机制变量后,X 对 Y 的影响明显变小,则可认为加入的变量是影响机制之一;若 X对 Y 的效应无明显变化,则该变量可能就不是机制之一。此外,交互项是在调节效用或异质性分析中使用。


本期解答人:中关村大街

编辑:知我者 

统筹:易仰楠

技术:知我者  

往期回顾

互助问答第47期:政策时点不一致DID的问题

互助问答第48期:二值变量及倾向得分匹配PSM问题

互助问答第49期:实证过程中的GMM问题

互助问答第50期:审稿过程中的Madona effect问题

如果您在计量学习和实证研究中遇到问题,请及时发到邮箱szlw58@126.com,专业委员会有30名编辑都会看,您的问题会得到及时关注!请您将问题描述清楚,任何有助于把问题描述清楚的细节都能使我们更方便地回答您的问题,提问细则参见:实证研究互助平台最新通知


如果您想成为问题解答者,在帮助他人过程中巩固自己的知识,请发邮件至szlw58@126.com(优先)或给本公众号留言或加微信793481976给群主留言,我们诚挚欢迎热心的学者和学生。具体招募信息请参见:实证研究互助平台志愿者团队招募公告


鲜活的事例更有助于提高您的研究水平,呆板的教科书让人生厌。如果您喜欢,请提出您的问题,也请转发推广!


(欢迎转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引用和合作请留言。本文作者拥有所有版权,原创文章最早发表于“论文导向计量实证社区”。任何侵权行为将面临追责!)




互助问答第51期:实证研究中的机制检验与交互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