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猴神大叔|史上最可爱的“一根筋”大叔,能不能别这么感人!


从电影看印巴蜜汁关系,其实这是一篇科普文,哈哈哈
嘿哟,米娜桑,
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是讲讲电影《小**的猴神大叔》。
IMDB评分8.1,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100%,
累计好评人数超过数十万,
一举成为印度票房前五的口碑佳作。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个奇幻题材影片,
毕竟“猴神”两个字让我浮想联翩,打开之后,
看了十分钟左右吧,发现自己想多了…
这部电影其实在2015年就已经在印度等国上映了,只不过近期才被大陆引进。
当时演员本来定的是我们都很熟悉的阿米尔汗,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吧,换成了这位演员。
1
一边剧透一边科普
先给大家把剧情过一遍,你们懂我的,我又要剧透了…
小**叫沙希达,

已经六岁了但是不会开口讲话,父母都没有办法,看着这么可爱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学了还不会说话,妈妈非常心痛,于是下定决心带着孩子去据说非常灵验的印度神庙祈福,沙希达一家住在印巴交界处,他们是巴基斯坦人,晚上沙希达看见火车下面的小羊掉到土坑里了,小**很善良啊~她就从火车上下来去救小羊,结果好巧火车开了,小**发不出声音,在火车后面追着,挥着手,可是没有人知道她没上火车…

所以说巴基斯坦人民的火车是有多随意,
没有窗户就算了…怎么连车门都可以随便开…

火车开走后,小**看见随后开过来一辆火车,她以为也是回家的火车,于是爬了上去,谁知道那辆火车开往了印度,这就是小**遇到猴神大叔之前的故事…
不知道走了多久,刺眼的阳光把小**唤醒,她一醒来就看到了正在尬舞的猴神大叔,所有人都围着他跳舞,小**就一直跟着这个大叔,所以说有时候人的直觉真的很神奇,那么多人,小**偏偏选择了猴神大叔,猴神大叔的魅力真的很大…

刚开始猴神大叔觉得小**莫名其妙,他虽然不愿意带着小**,但还是给她买了吃的,还把她带到了自己最信奉的神明那里,当他坐上车打算离开的时候,却发现小**还是跟着车追他,于是他又把小**带到了警察局,但是警察建议他不要把这么可爱的小孩子放在什么恶棍都有的警察局,于是猴神帕万就勉为其难的把小**带在身边了…


你们觉得一个人,对待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最好的程度可以达到什么程度?
除了以身相许…
帕万真的是个善良到让人不可思议!
从见到小**的第一眼,我想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会为了小**做到什么程度…
首先帕万是个虔诚的信徒,他信奉猴神,所以大家都叫他猴神,他本性纯良,像没有被雕琢过的璞玉一样,虽然看他的样子,这应该是块结实的璞玉…

跳起舞来的帕万像个爱豆,
可是他其实是个普通到不行的普通人,
他爸爸特别厉害,会摔跤,会政治懂军事,
可是他考了十次也没有考上高中,
最后第十一次他终于考过了,
当他把成绩单给父亲的时候,
他爸爸已经习惯了失望,
他把帕万说得一无是处,哇哇哇骂了很久,


你是不是以为帕万会凉凉夜色为你思念成河……(怎么唱出来了?!)
但他没有,你想一个挨了他爸十次耳光的人,
他怎么会因为第十一次的侮辱就退缩?
他当然见缝插针!趁父亲停下来的一瞬间迅速说完“我考过了!”这四个字,
他觉得父亲一定会万分激动的,他爸真的很激动……

帕万非常正直,有时候正直到让人生气。
他不会变通,任何事只认一个理,因为他是虔诚的信徒,他所信奉的神明不允许他做那些违背道德的事情,所以和他爱人的邂逅也是因为他的“一根筋”。

我觉得这个时候就要给大家讲讲故事背景了,熟悉印巴历史的观众都知道:自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巴之间的关系就没有不紧张的时候,而小**的家乡又在印巴必争之地克什米尔地区,所以这个故事的展开势必触及敏感。
猴神大叔一开始一直以为小**是印度最高贵的教徒,结果后来意外发现她是穆斯林,这个时候再给大家科普一下,印度人民信奉印度教,在印度社会,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与首陀罗四大等级,不同阶层之间地位悬殊、泾渭分明,而其中如果你好巧不巧是穆斯林,那你将被印度人直接划分到四等人种之外成为最卑劣的人种。
在巴基斯坦的一座清真寺,这里之所以从不锁门,是因为寺里的教士信奉:真主的屋檐下没有陌生人!
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约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13.4%的印度人信仰伊斯兰教。作为外来宗教的伊斯兰教和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在印度导致了一系列的宗教冲突,印巴分治局面也是因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造成的,在印巴分治时造成了宗教仇杀的惨剧。
帕万在知道这一切后虽然内心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


但是他没有抛弃小**,反而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想着怎样向岳父隐瞒小**的宗教背景,但是小**的巴基斯坦身份还是被岳父知道了,准岳父立刻发布逐客令,不能让“圣洁之地”毁于“污秽之物”。

万般无奈,猴神试过去大使馆请求将小**接回自己的国家去,但是大使馆那天闹事,一个月都拒绝接待。

猴神又想办签证送小**回家,可是尴尬的是印度办中国签证,办美国签证,就是不办巴基斯坦签证…
工作人员提议帕万,
自己有关系可以偷偷送小**回巴基斯坦,
帕万回家和爱人商量一下,
他们把自己的买房钱拿出来给小**买通关系,
可是小**那天说什么也不松开帕万,
一边无声的哭,一边紧紧抓着帕万的衣袖,

可帕万虽然也舍不得还是甩开了小**,


出门就哭得眼睛通红,走到半路上想送小**一个手环,
于是又原路返回,结果看到小**正好被带走了,

一路跟到底的帕万发现小**竟然被带到一个“怡红院”,


这里的猴神大叔真的帅炸掉!
因为当他推开门看到小**的面孔,
当沙希达立马向他奔来紧紧抱住他的样子,

帕万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无论再发生什么,他都不会让沙希达再离开自己了……
一个大汉朝帕万走来,很快被扔出去了……



第二个大汉向帕万走过来了,他也被扔出去了……
一个两个三个……
帕万瞪着血红的眼睛,但是轻抚沙希达的动作还是那么温柔……
最后是那个利欲熏心的黑心商家,他也被帕万揍得够呛……
在沙希达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和依然存在的惨无人道的雏妓现实,我不知道年幼的孩子到底为什么要经历这些,不知道是家境贫困的无奈之举,或是父母对她们的放弃,这些真相也许有待考证,但是即使在电影只是出现了一瞬间,就让人后脊发凉,细思极恐……

正是因为发生了这些事情,帕万坚定心中的信念,他要独自带着沙希达回家——
在路上帕万遇到了愿意帮助他从地道里爬过去的偷渡者,但是帕万越过电网却不肯离开,他信奉的神明不允许他做偷偷摸摸的事情,所以他要得到巴基斯坦军队的同意,当时偷渡者就凌乱了,他用一副“are you kidding me?!”的眼神看了一会儿帕万,然后跑了……果然在帕万的坚持下他被巴基斯坦军队一顿毒打……一边被打一边还安慰沙希达……






他的一根筋打动了军队队长,于是他被放行了,他居然被放行了!
一旦一个人可以让军队放过他,还是一直有冲突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军队,你们就知道帕万有多命大,他有多诚恳……
在巴基斯坦的帕万因为自己的耿直,见个人就如实汇报——“我是印度人,我从地道钻过来的,我为了送这个小女孩回家,送她回家后我会离开的。”



可想而知,警察根本不会相信他,反而把他当做间谍进行抓捕,逃跑路上的帕万躲进了一个清真寺,在那里他受到了当地长者的帮助,帕万对此深有感触。此前,他还被诸多传统陋习所牵绊,认为世间尊卑有序,本教与异教水火不容,然而在邂逅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后方才明白,曾经的自己实在狭隘而偏颇。
故事还有一个人物,他是一个一直想要采访出大新闻的记者,但是他一直不受重视,第一次遇到帕万的时候,他以为帕万是间谍,所以一直跟着帕万,但是听帕万说了以后他决定帮助帕万和他一起帮小**找妈妈,最后就是这位记者记录下了一切,并通过网络让所有印巴人民都知道了帕万和小**的故事……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
那天,印度人民和巴基斯坦人民都聚集在印巴分界线上,他们冲破边境线上高高的防护栏,齐心协力送帕万回家。


讲真这一幕真的非常泪目……非常
明明知道两国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明明已经征战多年,帕万没有因为沙希达是一个巴基斯坦小海而放弃对她的爱,印巴人民也并没有因为两国之间的矛盾而认为帕万是一个间谍,相反,他们把最大的爱和包容给了彼此,正是因为故事是在这么一个充满矛盾的环境中展开,正因为涉及到政治和宗教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才让爱在这部电影中脱颖而出,让这份爱更加的来之不易。

仔细回想一下,因为我国的社会背景,所以很少在电影中涉及敏感的政治或宗教题材,这也是未来我们需要慢慢突破的东西。
之前我们知道小**本来是不会说话的,即使是不小心掉到悬崖边的树枝上,即使是被火车落在后面,她也没有因此而喊出声音来,但是最后一幕——
在帕万马上就要回到自己国土上的瞬间,沙希达开口发出了出生以来她说的第一句话——
“叔——叔”





我们都可以猜得到沙希达最后一定会开口讲话,不管是神明保佑或是怎样,但是当真的那一幕酝酿已久,让我们等待了太久的“叔叔”还是让本来就已经被充满爱的印巴人民感动的我们更加热泪盈眶……


印度电影很多时候并不是赢在特效或是拍摄,而是赢在立意和剧情,一个超级简单的故事背后却可以折射出巨大的社会意义,反映超多的社会现实,很多事不仅是通过新闻报道,我们需要更多的途径去了解和认识一些事实和真相,我们要关注该关注的东西,人啊,不能活的太过安稳,我们需要知道不好的事情正在发生,我们需要知道儿童遭受怎样的危险,老人遇到了怎样的对待,社会充斥怎样的矛盾,这样在危难真正来临的时刻,我们才不会被轻易打败,心理素质是怎么训练出来的,不是光遇几次渣女渣男就可以了,我们需要接受更真实更冰冷的事实。
2
科~普~时~间~
克什米尔争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克什米尔争端是英殖民主义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
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帕万一直信奉的猴神——哈奴曼
哈奴曼(Hanuman),别名哈鲁曼,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神猴,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解救阿逾陀国王子罗摩之妻悉多,与罗刹恶魔罗波那大战。神猴哈奴曼的故事是印度神话中的精品,哈奴曼不仅在印度家喻户晓,而且在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心中亦敬他为英雄。

哈奴曼在另一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亦有提及。据说,在班度族兄弟被逐期间,怖军(Bhima)一次在林中与哈奴曼相遇。神猴的长尾正好挡住他的去路。他用尽全力,仍未能将他的长尾挪动分毫,这时,神猴告诉他:他们乃同胞兄弟(怖军也是风神伐由之子),并向怖军宣示了四种姓的不同职责及四瑜伽的学说。哈奴曼被尊为学术的传授者,农事的庇护者。
我国学者在早些年间研究过,有推断称,我们国家后来的孙悟空这个形象就是从哈奴曼借鉴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西木酱
The End
晚安,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