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卖猪肉的老陈(二)

2021-03-14 13:16 作者:烟台老科  | 我要投稿

老陈明事理但不善于讲大道理。老丈人临终托付老陈帮衬照顾儿子,是有眼光的,自己的儿子什么样,老丈人还是有数的。

说的也是,老陈的小舅子再混,在老陈面前也得老老实实的,真所谓一物降一物。小舅子刚结婚那会儿,跟媳妇闹别扭,年轻气盛,又都在气头上;小舅子红着脸,脖子上的青筋突起,一只手叉着腰,一只手比划着,大声嚷嚷着……。小媳妇也不甘示弱,披头散发,针锋相对着。正闹得不可开交,老陈出现在小舅子身旁,小舅子瞬间愣住了,伸着胳膊,满头是汗,张着嘴,说不出话;老陈说,“吵啊,接着闹啊!”,“也不怕邻居看笑场小舅子和小媳妇不说话。

“大男人,就这点趋势啊?”老陈顺势照着小舅子屁股踹了一脚,要说是杀猪的,那力道拿捏得恰到好处;小舅子一个趔趄,跪在媳妇面前。小媳妇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出,先是一愣,然后被自己的老公滑稽动作,逗笑了。这些年轻人,没心没肺的,这个时候也能笑出来;不过也好,“相逢一笑泯恩仇”,“床头吵架床尾和”么,两人也不吵吵了。

“一家人,论什么表里的?把心思用到过日子不好么?!”老陈说完,背着手走了。

晚上,老陈媳妇肯定会过来,说道自己的弟弟。老陈不善言语,老陈媳妇说话那是一套一套的,谈古论今,不带顿卡的。

老陈不光对自家人善良,好说话;对外人也这样。村里有谁家里困难,找老陈帮忙,借钱、借物,老陈都能帮到。“都是一个村里的,谁还能用不着谁”,“谁还能没有个困难,秦琼还有卖马的时候。”这话说得实在,也在理。

好人自然得到好报,行善自然得到尊重。

零几年的时候,老陈买了一辆微面,用来赶集,再也不用开着三轮车遭受风雪之苦。在门口盖车库,打水泥封顶。

本来老陈的意思是,把活包出去,不用操心,一上午就能干完。因为集市不能停,有着固定客户拿肉。但是,下午就有人过来跟老陈说“明天搭盖封顶时,我来帮忙”,“明天人手够不够啊?算我一个”,还有带着烟酒过来的。瓦匠也劝老陈说,“平时都是你帮别人,这个时候你花钱雇人,谁好意思收钱?”,“既然有帮忙的,就让他们干吧,一上午就干完,也就一顿饭的事”。

瓦匠说的也有道理,平时得到老陈恩惠的人不少,这会儿,老陈家搞建设,无论如何也要来帮忙的;农村就讲究“礼尚往来”,知恩图报。平时帮不上什么忙,遇到出力卖胳膊的事自然要靠上,这个忙得帮。

谁知,早上天刚亮,就来了十多个人,有推着小车,有带着锨的,一边说着话,一边忙活着:推沙的,推石子的,抽水的,拌料的……。

老陈和媳妇商议是到饭店吃还是自己在家做;大伙都说,“不用到外面吃,也不用办置菜,有猪肉,干完在家烤肉串吃,省事又实惠”,“一个人一斤肉就够了;多准备些酒就行了。”农村人实在,有什么说什么,讲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再加上虽然当时猪肉九块、十块一斤,可是也舍不得每天都买;特别是肉串,一年也下不了几次饭店,吃不得几次。

既然如此,老陈留下一个前肘,一个当腰肉,大约有三十六七斤,再留下整套猪下货,说让大伙吃个够;又安排我开着三轮车跟着到镇上饭店,拉两套烤肉串的炉子。

期间又有人扛着铁掀过来帮忙。我拉回烤炉,老陈媳妇让我记下帮忙的人,好安排坐席,办置烟酒。加上昨天送东西的,一共三十来个人,四桌。又到批发部拉回五条红将军烟,两箱42度景芝白酒,二十捆烟台啤酒。

人多力量大,再加上大伙真心实意地干,两个来钟点就忙活完了;接着忙活冲刷地面,收拾卫生。

邻居老娘们听到干活声音,早早过来帮忙,有带着刀切肉,有带着案板的,有忙着串串,老陈媳妇快速简单地为每桌做了四个热菜:木须肉、溜肝尖、炸肥肠、猪杂烩,两个冷菜:凉拌猪头肉,黄瓜拌猪耳、猪舌。让大伙垫垫底,慢慢先喝着。

一时间,院子里弥漫着孜然、小茴香的香味,以及肉的焦香味,还夹杂着喝酒说话的声音。

酒喝得正酣时,有人怂恿着酒桌上有会跳舞的小青年出来跳个舞,助助酒兴。

年轻的到老陈家抱出VCD,放起《猛士 》的士高;年轻人本来就好动,加上有抬轿的,自然随着音乐跳起霹雳舞。那高亢的音乐,欢快的节奏,更多的年轻小伙子加入,不会跳得跟着音乐扭动着屁股,两只手摆动着,引来更多的笑声。随着心情的放松,酒精的刺激,加上有热场的,大伙不再拘束,你唱一首《潇洒走一回》,我来一段《新鸳鸯蝴蝶梦》……。好家伙,一场犒劳饭,演变成了家庭party。

是的,那时年轻人无比崇拜迈克尔·杰克逊,也是小虎队、四大天王、校长谭咏麟、童安格、郑智化……等港台明星鼎盛时期,内地摇滚乐教父崔健、校园民谣老狼、李春波……也相当的红火。每个人都会哼唱几句,集市上店面经常播放着《小芳》、《花心》、《水手》等歌曲,还有早期迪斯科女王张蔷的歌曲。

农村人很容易满足,有吃有喝就是生活;人们不是缺少快乐,缺的是快乐的氛围。

吵闹的声音引来坐街头的老人过来,老陈媳妇忙着招呼大叔大伯抽烟,喝酒;老人们呵呵地笑着,“侄媳妇,不用忙呼,我们自己来。”农村人实在,来了就是捧场;抽烟、喝茶、喝酒随意,酒桌上自然有人招呼,递烟,添酒的。

也有小孩子过来看热闹,老陈媳妇每个孩子给几根肉串,孩子们怯怯地拿着,腼腆地吃着。

喝到十点半,老陈赶集回来。集市上听说老陈家有人忙活搞建设,都过来割肉,所以卖得很快。这时候才了解老陈两口子平时的人缘。

老陈回来简单洗了手脸,换了身衣服,上来给每桌每个人添酒,添茶,说着客气话,感谢每个人过来帮忙。酒席又增加了一个小高潮。

这酒从上午八点半一直喝到十一点半,那真是喝得酣畅淋漓,快乎乐哉!散席有喝醉的,我和老陈忙着搀扶回家。老陈媳妇和邻居吃完饭忙着收拾酒桌。剩下的肉,老陈媳妇分给帮忙的邻居。

有人给老陈算了一笔账,单单那一顿饭就能盖两座车库。老陈两口子笑了笑说,“有人比有钱更重要,有人来捧场,我们知足了!”

事过境迁,现在回想一下当时喝酒的人,有的因病去世,有的老态龙钟,靠在墙角晒太阳……。就连当时看热闹吃肉串的小孩子也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了,有的在城市打工,有的在家务农。不知还能不能想起当时小心翼翼地吃着肉串,却满脸的幸福。

在岁月的沧桑中,我们从年轻到中年,再到年老……;少了一份冲动,多了一些稳沉;我们抛弃了懦弱却没有坚强,我们富裕了却没有强大。我们用青春的辛苦和健康的代价换回来的却是年老的孤独和无尽的病痛,等到年老时却发现我们用一生拼搏来的钱却救赎不了最后的健康。我们失去了最简单的满足,却增加了无谓的贪婪。

老陈和媳妇是幸福的。不要说,娶你是我三生的荣幸;不要说,嫁你是我一生正确的选择;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都健在,都幸福恩爱地活着。你们舍弃了能够舍弃的,追求着能够追求的,这就足够了。



卖猪肉的老陈(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