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容易下台难
2023-10-19 11:45 作者:南无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 我要投稿
从前面所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观点,简略借用过去那些“家天下”大小王朝前因后果的故事,作为“悖入悖出”的参考资料。周秦以前暂且不论,但从秦汉时期说起。我们根据历史,且看所谓汉高祖的刘邦,以一布衣平民,因为社会时势演变的趋势,醉提三尺剑,乘时而起,比项羽等人先入关中。那时秦始皇的二世,已经被太监赵高杀害,再立秦二世的兄子“子婴”为秦王。等到刘邦军临灞上,秦廷上下知道大势已去,就由子婴“素车白马”,头颈挂着皇帝的印绶,捧着皇帝的符玺,在轵道旁请求投降。“诸将请诛(杀)之”。沛公刘邦说:“始(楚)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就把子婴交给部下来看管)。自己再入咸阳(秦廷首都),“与父老约法三章”,除秦苛政,还军灞上。这段历史,大家都很清楚。后来项羽到了咸阳,才杀掉子婴,放火烧了秦廷宫室和阿房宫。 由此可见,西汉刘邦比起项羽等人,起事时的确宽容仁厚得多。后来刘家汉朝的天下,好好坏坏经过四百余年后,被曹操的儿子曹丕篡位而灭亡。总算曹丕父子,还是很有风度,并没有把刘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置于死地。曹丕便以新朝皇帝自尊,封刘协为“山阳公”,让他安然活到五十四岁。 但在西蜀,还有刘家一支后裔,便是刘备及其儿子刘禅(阿斗),还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在成都称帝。等到诸葛丞相六出祁山,身死以后,阿斗支撑不住,就投降了曹魏,也被封为“安乐公”。阿斗果然一生有福,得到安乐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