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文物界“十二花神”评选大赛正式开启!

尚劳点缀贺花神。
红紫万千披锦绣,
未到花朝一半春;
百花生日是良辰,
“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
“十二花神”是历代文人墨客赏玩百花渲染而来的农历十二个月令的代表花。
迄今,“十二花神”虽然流传有许多不同版本,但是大都仅有一两个时令花所属不同。

随着时代的变迁,“十二花神”不仅衍生出许多美丽的传说,还被能工巧匠们广泛应用于器物花纹装饰。
清人寂园叟所著《陶雅》中,便记载了一套令康熙皇帝龙颜大悦赞不绝口的十二花神“文创”。
这套精美绝伦的器具就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中,你能猜到是什么吗?
“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
一杯一花,
有青花、有五彩,
质地甚薄,铢两自轻。”
——《陶雅》
这套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以红、绿、蓝、黄、褐彩分绘代表12个月的适时花卉,并题写相应诗句,故又称之“十二月花诗杯”。
整套花诗杯小巧美观,画工精细,胎薄釉亮似白玉,是清官窑中首次将绘画、诗词、书法、篆印结合的瓷器设计,代表着康熙年间皇家御瓷空前绝后的艺术成就。
说到这里,阿罗突然冒出一个新奇的想法:
若是让文物界来一场“十二花神”评选,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今天阿罗便带着屏幕前的各位“大众评审”,一起来看一看大博物院都派出了哪些参赛选手吧!
温馨提示:本次评选项目(时令花种类)就以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为准哦!
一月 · 水仙
“春风弄日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

现存宋代水仙图精美之作多出自赵孟頫的哥哥赵孟坚之手。
赵孟坚生于南宋,是宋太祖十一世孙,他精于白描水仙,多用水墨,用笔劲利流畅,淡墨微染。
这幅《水仙图卷》运笔细致,变化丰富,花叶高下相互穿插,俯仰照应,颇显水仙气韵灵动之态。
二月 · 玉兰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花插即插花用的底座,在明清玉器中多有出现。
这件青白玉玉兰花插由一整块和田玉雕刻而成,花瓣层叠翻卷,造型栩栩如生,置于案头,雅趣盎然。
清代乾隆皇帝尤为喜欢和田玉玉兰花插,曾作《咏和阗玉玉兰花插》一诗云:
“咏玉兰人多拟玉,却看琢玉肖花姿。孰真孰假孰宾主,花与玉原两不知。”
以此来赞誉玉兰花插构思别致,素朵如脂,惟妙惟肖。
三月 · 桃花
“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

明末清初,尤工人物的陈洪绶所绘的桃花扇面花卉设色清丽,颇有意趣。
由桃花扇面题识可知画家因送沈相如出守武陵,戏引陶渊明《桃花源记》,画桃花扇相赠。
题诗:“风流太守玉骢骄,结辔桃源路不遥;遗我落英酬醉墨,一绡王逈遇周瑶。”
四月 · 牡丹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元青花瓷不同于明清青花瓷的富丽堂皇,它气度恢弘,充满着雄伟壮丽的激情,是箭啸马鸣的元代文化的结晶与写照。
此件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是存世馆藏元青花瓷中的精美之作,青花光润透亮,白釉明净素雅,青白釉色互相衬托,颇有中国水墨画的韵味。
腹部主体纹饰为四朵盛开的缠枝牡丹,写实绘制了牡丹仰面、覆面、侧面等不同角度的姿态,栩栩如生。
五月 · 石榴花
“露色珠簾映,香风粉壁遮。”

龙泉窑是明代重要的瓷厂之一,龙泉窑瓷器釉色淡青泛灰、明艳沉着,造型雄浑粗犷,在明代瓷器中别具风格。
这件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瓷尊造型摹仿石榴的形状,纹饰精细生动,釉色莹澈明洁,清新雅致,是传世明代龙泉窑瓷器的珍品。
六月 · 荷花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宋元以后,金银器的使用渐渐破除了严格的等级限定,其数量在民间徒增,世俗气息浓厚,制作也愈发精巧。
这只金莲藕花簪最宽处不过6厘米,却錾凿有层层叠上的九层莲瓣和莲蓬金片,每层莲瓣上还有精美的镂空纹饰。
与唐代的雍容华贵相比,宋代的金银器,不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纹饰上,都更为素雅生动,而不失大气。
七月 · 兰花
“广殿轻发香,高台远吹吟。”

永乐雕漆因用漆精良,雕刻圆熟劲健,磨工精细光洁,到明代晚期备受文人雅士的一致推崇。
梅、兰、竹、菊被喻为花中四君子,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情怀,因而成为工艺品中常用的装饰题材。
这件剔红梅兰纹圆盒为蒸饼式,是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果园厂所制雕漆的典型器形之一。
其通体在黄漆素地上雕红漆花纹,盖面雕梅花与兰花,梅兰交错自然,清新雅致。
八月 · 桂花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唐以前的铜镜多为圆形或方形,自唐代开始,花式镜逐渐流行起来,而菱花形镜为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铜镜常常被比喻为明月,这件八瓣菱花形的月宫镜上凸雕的正是月宫图。
月宫镜的题材,基本来源于民间神话,中央为枝繁叶茂的桂树,一侧为嫦娥振袖起舞,另一侧为白兔捣药,下有蟾蜍作跳跃状,意趣盎然。
九月 · 菊花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这件翠菊花纹头花以银镀金材质做成菊花纹底托,上嵌点翠,以翠鸟羽毛粘制菊花花样和花叶,色彩明艳鲜亮,寓祝福长寿之意。
点翠工艺在故宫清代首饰藏品中多有出现,如点翠海棠花纹头花、点翠凤凰纹头花、点翠子孙万代纹头花等,是清代后妃首饰中常用的款式。
十月 · 芙蓉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王渊工于水墨花鸟画,他的画作舍色彩而取水墨,通过勾勒和水墨晕染区别浓淡向背,神态生动,产生“墨具五色”的艺术效果。
《芙蓉图》画面绘折枝木芙蓉两朵,叶以没骨水墨挥洒,勾勒以茎,木芙蓉则以线勾兼以淡墨晕染而成,墨气清雅,浑朴清丽。
十一月 · 月季
“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

在清代皇室寝殿中、宝座旁,随处可见使用金、银、玉等材质制成的精美如意。
如意有吉祥、顺心之蕴义,因而臣子们经常献贡如意祝贺皇室寿辰,皇帝也以如意赏赐王公大臣,如意逐渐成为了上层人物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这件青玉“万寿无疆”如意玉质粉青,首顶浮雕五爪龙纹,中刻宝珠,中央长方块上刻“万寿无疆”篆文和月季花卉,柄尾浮雕螭龙,工艺精巧非常。
十二月 · 梅花
“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这件月影梅纹银盘盘口呈五瓣梅花状,这种仿生花式造型在宋元时较为流行。
盘底纹饰为一树横斜的梅枝、一弯新月和卷舒的流云,被称作“梅梢月”,营造出月光初照,疏影横斜,娇蕊半放,“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与这件精美的银盘一同出图的还有一件“镶金口刻梅花纹银盂”,专家推测,这两件器皿实为一套用具,使用时银盂置于银盘之上,银盘起的作用相当于瓷器中的盏托。
想不到文物中的花卉饰样也有如此多的巧构妙用,阿罗已经彻底被这十二位“文物花神”迷住啦!
究竟哪一件文物将夺得桂冠,问鼎“十二花神”之首呢?
要问阿罗的话,阿罗真的是对每一件文物都爱不释手哇!
本期推荐的“十二花神拟物”系列文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件呢?
阿罗期待在评论区听到你的答案~更欢迎喜爱文物的小伙伴提名更多“文物花神”哦!
参考文献:
[1] 澎湃新闻. 鉴赏|“金盏银台”与文物:古画、盆景、服饰中的水仙. [2020-02-24]. [2023-03-04]
[2] 搜狐新闻. 品鉴:探著琼花插玉皿 —— 明清玉花插赏析. [2021-05-18]. [2023-03-04]
[3] 澎湃新闻. 故宫六百年鉴赏 | 古画古瓷里的“桃之夭夭”. [2020-04-08]. [2023-03-04]
[4] 搜狐新闻. 一件震惊世界的举世瑰宝,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2020-02-24]. [2023-03-04]
[5] 中国新闻网. 金片拼出九层莲瓣的宋代名簪. [2014-02-26]. [2023-03-04]
[6] 澎湃新闻. 故宫六百年鉴赏㉒|遥望千年的月宫灵物: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2020-10-02]. [2023-03-04]
[7] 故宫博物院院刊. 历代古书画割配于书画鉴研中的作用——从李升《淀湖送别图》之考鉴到王渊《木芙蓉图》真迹的发现. [2023-02-17]. [2023-03-04]
[8] 齐鲁晚报. 元代花鸟画家王渊作品欣赏. [2020-12-23]. [2023-03-04]
[9] 沈华.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 [2022-02-15]. [2023-03-04]
[10] 南京市博物总馆. 梅花纹银盂•月影梅纹银盘. [2015-09-21]. [2023-03-04]
图片源自各博物馆官网、古玩图集网及中华珍宝馆。
部分文物介绍参考故宫博物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