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分钟讲完一本书]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外历史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补充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和一点自己想记的东西~
儒学的复兴,理学的形成
代表人物主要有程颢,程颐,朱熹
主张,主要是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
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特点的话就是理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对于文学艺术
宋词,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的词作成就最为突出
元曲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
书法,在宋元两朝更加追求个性
绘画,注意意境和笔墨情趣
在科技方面主要有三大发明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科学家和著作,北宋的沈括著《梦溪笔谈》
元朝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组织全国范围内的天文测量,编订《授时历》
元朝的农学家王祯编撰《农书》
后面是简单的随记啦
明太祖——朱元璋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形成奏折制度,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严密控制思想文化,频繁制造文字狱
疆域的奠定的话,东南就是台湾
在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在东北抗击沙俄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在西北,主要是蒙古和新疆
先后平定准噶尔叛乱和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在西藏的话,主要是在清初形成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从1727年起派遣驻藏大臣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在清朝是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然后就是思想领域的变化,后面的也补充一下
首先是陆王心学
在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
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思域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才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属于反传统思想
明末清初的思想局面
思想家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还反对重农抑商观念,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
在小说和戏曲方面,对于小说,施耐庵,罗贯中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
吴承恩的《西游记》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戏曲主要是昆曲和京剧
其实这个就是在明朝至清中叶的一个经济和文化发展
科技方面著作主要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
对于西学传播,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辛亥革命这个是我们的第六单元中的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首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孙中山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的纲领
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八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武昌起义,在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
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在1912年3月11日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认了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历史局限主要是
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然后后面的一个点就是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元氏牌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和割据的局面,主要有直系的冯国璋,皖系的段祺瑞,奉系的张作霖等
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
然后就是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中国产业工人的数量急剧增加
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因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在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
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的更为广泛和深刻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
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这一单元讲的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首先是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国民政府的态度是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
接着就是华北事变
同年北平学生于1935年12月9日发起一二·九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
然后就是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
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炮轰卢沟桥,中国全面抗战由卢沟桥事变开始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在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的方针,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对占领区进行经济掠夺
实行三光政策,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于敌后根据地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有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其中太原会战中的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徐州会战中)
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敌后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根据地建设
东方主战场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然后就有《开罗宣言》
抗日战争的胜利,首先是中共七大
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是首先是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
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6月,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三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1947年夏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947年6月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就这样吧~完结撒花
主要是听的时候的随机听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加上记
如果有错误,还请谅解
看到的会考 合格考 逢考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