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家族与近现代史
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却拿来当借口,掀起鸦片战争。战后,英国割占了香港岛。一百多年后,林则徐后人凌青(本名林墨卿),以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的身份,和英方,一起向联合国递交了中英联合声明备忘录,这个声明正是关于香港回归的。 林则徐家境贫寒,有幸早早和在河南任职的郑县令的女儿郑淑卿定亲。郑氏为他生育了三子三女。三个儿子后来都出任官员,大女婿刘齐衔、二女婿沈葆桢(也是林的外甥)也是官员。只有小女儿嫁了为人忠厚的落魄秀才郑葆中(沈葆桢同门),她的名字如今没人知道,成了郑林氏。林则徐很看重子女教育,甚至为了儿子分家专门写下《析产阄书》。 长子林汝舟,考上进士,任职翰林院,一度受林则徐影响罢职,直到林则徐死后才得以升任侍讲。次子林聪彝,一度陪父亲流放新疆,又陪父亲赶赴广西平乱,父亲途中病故他又扶柩归乡,后和弟弟一样受朝廷优待得以直接进入官场,官至杭嘉湖海防兵备道,操劳过度卒于任上(其福州故居是全国文保)。幼子林拱枢,长期任职刑部,曾与胡雪岩一起为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翻案努力。二女儿林普晴在随丈夫沈葆桢赴任江西广信知府时,一次恰逢沈葆桢出城筹粮,遇上太平军来袭,她慨然率几百官兵抗击,直到援兵赶来。此举使她名扬海内。 林聪彝孙林翔,娶妻沈元应(沈葆桢家族后人。林沈两家族好几代都通婚),官至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铨叙部部长。当时设有林则徐虎门销烟日,他也曾参与向公众讲述祖上禁毒事迹。 林拱枢孙林步随,在北洋时期曾任政府秘书长,北伐战争后下海经商,可惜失败,生活落魄。林步随三子二女都走上革命道路,其中李良(本名林曾同)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建国后在天津公安系统任职,而凌青(本名林墨卿),正如开篇提到的,做的是翻译和外交工作。 说到林则徐家族,还要提到林遵,他出自林氏旁支。其父林朝曦曾参与甲午战争,后任职福建水师。林遵受父亲影响,先入烟台海军学校,后转入福州马尾的海军学校(时任校长沈觐宸是沈葆桢后人),进了南京国民政府海军,曾参与抗日战争,接收南沙群岛,官至第二舰队司令。他后来率舰队起义,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 简而言之,林则徐家族参与和见证了国家百年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