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排核污水后鱼还能吃吗?
东电公司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按照计划,东电公司将在2023年度排放3万余吨核污染水,相当于排空30个储水罐。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二轮排海计划,排放量约为7800吨,排放周期约17天。
中国海关总署24日宣布即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包括食用水生动物。
但这不能解决我们食品安全的全部担忧,日本的其他食品是否安全?海域是否受到了污染,我们还能否安全食用海里的鱼?
以下引用了香港的数据来介绍目前的情况。
香港特区政府在考虑总结报告的内容、日方提供的资料、国家专家的意见,以及风险评估等后,认为目前未能保证日方启动核污水排放计划后净化装置能长期连续有效运作,以及排放计划不会对食物安全以至海洋生态构成任何潜在风险。
为了让香港市民对日本进口食品的最新安全资讯有更好掌握,环境及生态局会每个工作天发布新闻公告,公布有关日本进口食品样本的辐射检测结果,以及本港水域的环境辐射水平及本地渔获的辐射水平。食安中心,渔农自然护理署及香港天文台亦会在各自网页公布有关检测结果。
1. 渔产品
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每日在鱼类养殖区及鱼类统营处批发市场采集样本进行辐射水平测试,以监测本地养殖及捕捞鱼类的辐射水平。
渔护署将于网页上更新测试的最新数字,包括含低辐射量但未超出《食品法典委员会》指引限值的样本结果。
从目前结果看,香港本地养殖及捕捞鱼类的辐射水平全部合格,可以放心食用。

2. 日本其他食品
香港食安中心为了提高对日本进口食品检测结果的透明度,于8月24日起在中心的网站每个工作日公布日本进口食品检测结果。
被检测的食品种类包括并不限于:肉、水果、蔬菜和奶等。对于水产品,香港仅禁止源自东京、福岛、千叶、栃木、茨城、群马、宫城、新舄、长野和埼玉10(都)县的水产品进口。

3. 香港水域海水样本辐射测量
香港天文台在2023年7月开始加密本港水域海水样本的辐射监测,由原来的每季一次,增至约每月一次。
加密监测期间共进行了三次海水取样,辐射测量结果没有异常。最新一次的详情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