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技术?

先来点废话文学,等你成为高手你就知道怎么提升技术了!还是那句老话,方法比蛮干更重要。40+塑料球时代,我们要紧跟先进打法的路子,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那么什么是先进的打法呢?樊振东,张本智和和林昀儒,他们的打法应该是最先进的,也是衔接最快最完善的。这个时代与以前是不同的,以前算是正手为王的时代,但现在就更偏向两面均衡,甚至是更偏向反手进攻得分的时代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林昀儒,他的整体实力其实不算太厚实,受限于身体偏瘦弱,林昀儒的正手一直都不够强势,但凭着异常强势的反手,林昀儒世界排名到过第5名。很明显的,林昀儒靠得就是反手的强势,尤其是反手拧拉起板之后的快撕很容易占得先机,前三板之后,林昀儒的反手速度优势非常明显。虽然他正手的厚度其实是不够的,但因为他是左撇子,所以他正手偏弱的问题通常是不容易暴露的,反而是他反手的强势经常压得对手喘不过气。
40+塑料球时代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反手,二是摆速,这两个东西才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换言之,反手得势,正手得分,摆速为王。这个时代多板回合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十几二十板的相持并不算稀有,而球员在这种多拍相持下得分之后往往就容易得势。17年之前的马龙是正手为王,17年改球之后,马龙其实也是开始走两面均衡的路子。这个两面均衡,任何人都是躲不过的,对于业余来说更是如此!业余的主要问题就是容易偏科,要么反手不行,要么正手不行,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了。你可以正手不强势,反手不强势,但千万不要有明显的短板。因为40+塑料球时代相持球本来就多,你一旦有短板,别人抓着你的短板不放,你就很难翻身了。实际上这个时代为什么直板越来越少,就是因为直板容易出现短板,横打你练得好固然是没问题的;但不得不说横打要练好难度比横板更大,直板横打的抓拍是个难点,正反手的转换也比横板要更难一些。这里倒不是说直板天生就弱,只是说直板横打比较难练,你练好了当然是没问题的。
反手技术,它是入门容易,要练精其实也难,比正手甚至更难。因为正手动作幅度可以做得更大,所以正手只要你用心去练,正手都不会太弱。反手就不同了,因为身体有限制,反手引拍幅度小,所以反手对发力集中的要求更高,反手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会更高。反手的上限是特别看天赋的,但只要认真去学,反手练到中等水平也是可能的,能不能到特别高的水平,那就是看天赋了。
基本技术得练,这是都知道的。还有一点必须意识到,基本功是没有捷径的,必须认真练,找教练学,自己学,找人对练,这个东西是绝没有捷径的。就算是马龙和樊振东,他们也是天天练基本功的,这个是培养手感的,是练出球的精准度的,是练发力集中的。总而言之,速度,旋转和落点,要想掌握这些东西没捷径,只能苦练基本功,剩下的就是看天赋。但天赋是难以改变的,唯有技术是可以通过苦练去提高的。
业余最大的短板其实还是摆速,以及还原。业余对乒乓球的理解通常是不够的,很多人的惯性思维都是我拉开手,抡开胳膊猛冲猛打,但这个只是初级的思路,只是入门的思路。乒乓球讲究单板质量,单板质量就是速度,旋转和落点的综合考量。业余主要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球通常只有速度,连旋转都是不够的,落点就更不用说了。比起单纯的抡开手猛干,摆速和还原才是成为高手的必经之路。手拉开,猛力冲一板难度真的不大!但如果你拉的球又转又快落点又好,而且还原也快,衔接也快,这就是真的有难度了。专业也业余拉球最大的差距其实就是旋转!业余的总以为多撞击球的质量就高,其实没这么简单,很多球都是旋转和速度结合效果才好。如果你出球只是速度快,对方只要挡到,那就容易上台了;如果你的球拉得又转又快,对方就算挡到了也容易飞,而且就算对方挡到了,因为你的球很转,对方回过来的球必然就更容易冒高,这样你就可以轻松的衔接下一板的进攻了。
业余的还原意识不足,拉球的旋转不足,这就特别容易导致进攻缺乏连续性;而没有连续性的进攻是很难对对手形成强烈压迫的。2019年的许昕排名世界第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靠的就是正手的超级旋转,那球拉得太顶了,简直无敌。业余拉球往往身体过于紧绷,拉过去的球往往是只有速度但没足够的旋转,这种球单板质量其实是不高的。
总而言之,业余要提升技术,需要重点关注关注反手,摆速,连续,还原和弧圈球的旋转;业余一定要避免发死力的进攻,避免出球只快不转。反手还是要着重的练练,有些球友反手没有任何的反击能力,这就很被动了。摆速也要练,这个时代不要想着一板过,有如此念头就容易被别人打回头。连续性一定要上去,要喜欢打相持,要善于打相持,只有如此,你的技术才能真正的提高。技术越差的就越害怕打相持,因为自身稳定性不足,出球没旋转没弧线,心里面没谱。还原意识和能力必须要提高,真正的高手说白了就是永远比对手多一板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