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干货|PPP建设模式下的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探索

2023-09-24 20:28 作者:符-号-说  | 我要投稿

注:每日专栏发布上限5篇,更多资讯欢迎进群了解。


呼和浩特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地铁一号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地铁二号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摘 要

结合PPP建设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资产管理需求,针对呼和浩特地铁资产管理中设备资产流转周期长、运营新增资产采购投资大等问题,开发建设资产管理系统,系统依托已建成城轨云数字底座,通过构建物资码、资产码、设备码“三码合一”,根据设备运行维护数据构建数据分类分级模型,辅以合同管理手段,实现资产采购、出入库全流程管理,有效降低设备备品备件库存,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资产采购需求预测。从而有效提升资金周转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以满足PPP模式下资产精细化管理需求。


关键字:PPP模式 资产管理 设备分类分级模型


1. 背景


1.1 PPP模式资产管理要求高
PPP模式建设的地铁线路,建成后地铁资产以金融资产转入运营期,同时运营中不断新增资产采购需求,如何实现既有资产有效利用,并控制合理新增资产采购是项目公司关注重点,此外由于地铁运营中票务收入远远不能承担运营成本,大部分需要靠政府补贴,那对于项目公司要想实现运营期收益对成本控制必须进行精细化分析管控。


1.2 备品备件管理任务重
城市轨道交通属于重资产企业,每条线路有数以万计的设备需要进行维护与防,在实际运营管理中,设备物资的有效管理成为地铁运营人、财、物管理中的核心点,尤其在面对车辆、供电、轨道、环控、通信、信号、AFC等专业设备备品备件种类多、设备价值高、设备更新频次不统一等特点,进一步加剧了设备备品备件管理难度。


1.3 备品备件采购需求影响因素多
PPP模式下,对于备品备件采购需求的确定常常受到系统冗余度、设备生命周期、设备故障率、资产归属等影响因素制约,同时针对不同线路同一系统备品备件规格、要求等差异性,对于备品备件采购如何能做到范围与投资统筹合理成为管理难题。

2. 建设目标


为了破解难题,在保障正常运营基础上,降低备品备件对资金的占用量,呼和浩特市地铁运营公司提出开发建设资产管理系统,系统依托已建成城轨云数字底座,通过构建物资码、资产码、设备码“三码合一”,根据设备运行维护数据构建数据分类分级模型,辅以合同管理手段,实现资产采购、出入库全流程管理,有效降低设备备品备件库存。

3. 建设方案


系统整体架构由基础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组成。


3.1 基础层
本系统建设主要依托已建成城轨云平台底座基础,充分发挥云平台方便快捷资源配置优势,同时利用现有网络、安全架构,有效保障系统交付可靠性,此外为了系统更便捷使用,对所有设备采用内置射频码统一贴码,实现设备三码合一在运营管理各环节运用。


3.2 数据层
系统包含基础数据、分析模型数据、决策展示数据。基础数据有设备编码数据、设备巡检数据、设备故障数据、设备更换数据、设备采购数据、设备周转数据等,通过对基础数据构建分析模型,实现设备分类分级,并对物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进行采购需求预测。


3.3 支撑层
支撑层主要提供数据逻辑、业务逻辑、数据同步等支撑服务。


3.4 应用层
本系统应用层主要实现资产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资产管理各环节。各管理应用之间协同共享,实现资产管理一体化应用。

4. 建设成效


本方案充分利用呼和浩特已经建成的城轨云平台,平台统一承载安全生产、运营管理、乘客服务三网域业务系统,实现硬件资源统一规划、动态部署,对于后续新业务上线做到无感扩容,通过构建设备码、物资码、资产码三码合一,并对物资采购流程设定判定条件,实现对运营生产物资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4.1 将设备资产码、物资码、设备码统一,实现一码统管
为了同时满足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维修管理与物资管理的需求,将设备资产码、物资码、设备码进行统一编码,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资产分类深度按照达到设施设备的最小管理单元为宗旨,涵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配置的基本设施设备,以专业属性为基础进行分类,对于非专业设施设备以通用属性进行分类。同时采用射频码技术粘贴设备编码,不仅能确保资产通过扫描就可直接了解详细的资产信息,并使得资产在全生命周期履历均可追溯。
将城市轨道交通各专业的设施设备按四个层级进行划分。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按照从属关系进行分类,同一分支的类目之间按照并列关系进行分类。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的第一级分类为以下二十八类:01车辆、02工艺设备、03自动售检票、04清分中心、05通风空调与供暖、06给排水与消防、07低压供电、08高压供电、09接触网、10电扶梯、11站台门、12综合监控系统、13防灾报警系统、14环境与设备监控、15门禁系统、16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17专用通信系统、18公安通信系统、19信号系统、20安防系统、21整合UPS系统、22云平台、23房屋建筑与线路设施、24行政设备设施、25工具、26器具、27通用设备、28楼宇智能化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编码是在设施设备分类代码的基础上,增加规格型号、顺序号生成的,共17位,编码结构如下:

图1 设施设备编码体系
1——专业代码;2——系统代码;3——子系统/设备代码;4——组成部件代码;5——规格型号代码;6——顺序号
资产分类代码按照1)大类:表示资产所属“专业”;2)小类:表示资产在所属专业下依功能划分的“系统”;3)大组:表示资产在所划分的“系统”中的“子系统”或“系统”中的设施设备;4)小组:表示各“子系统”内所包含的具体设施设备种类
物资分类代码共4位数字,代表设施设备在资产分类下的规格型号,编号范围从“0001”到“9999”;
设施设备/固定资产编码共5位数字,代表设施设备在当前规格型号下的设备序号(或称流水号),编号范围从“00001”到“99999”。配套建立编码规则,确保编码规范而唯一
代码规则:各层代码编号范围从“01”到“99”,按顺序排列;如果某层出现空位,以“00”作为补齐码;
资产分类包含设施设备分类与物资分类,此分类为设施设备编码与物资编码共同使用;资产分类代码结构中,第一层至第三层为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第四层由使用部门从“01”开始维护。
固定资产编码与设施设备编码结构相同,采用六层编码共17位数字型代码表示。一件设施设备如果是固定资产,则其固定资产编码与设施设备编码相同。


4.2 构建设备分类分级模型,实现精细化管理
通常对于备品备件的采购,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冗余度、设备生命周期、设备故障率、设备采购周期等因素考虑,传统模式下备品备件采购需求多依靠管理者的管理经验,对于新建城市,管理经验不足,对于设备维修更换周期掌握不足,因此综合设备巡检数据、设备故障数据、设备更换数据、设备采购数据、设备周转数据等构建设备分类分级模型,模型充分考虑设备运行周期规律、系统冗余度等信息,结合历史故障率、是否影响行车等指标,确定设备级别及设备定额数,初步将设备分为A、B两级(后续随着运营经验丰富级别可细分),“A级”为直接影响行车和运营服务指标的设备,故障发生后须立即更换;“B级”为不直接影响行车和运营服务指标的设备,故障发生后可暂缓更换。
针对B级设备与设备供货厂商签订三年期单价战略合同,待设备故障后启动采购流程。
此外,结合设备定额数、库存数分析得出设备采购急需程度,“急需”表示该设备的库存已低于定额,须尽快采购;"暂缓"表示该设备的库存大于等于定额,可暂缓采购。此项仅针对A级设备进行标注;B级设备定额为0,不需库存备件。当库存数低于定额数时按照月度汇总统计形成采购计划。初步以呼和浩特弱电系统设备数量为例情况如下:

弱电系统设备数量分类情况统计表
经过分类后,大大降低急需采购A类设备,采购需求优化效果明显。以弱电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楼宇智能化专业为例,采取设备分类分级后,备品备件采购需求初步测算由原1357万元/年降低为510万元/年,降低率62.4%。
此外,在物资采购各环节,设定判断条件,检测是否满足采购需求。所有数据实现流程驱动自动更新。通过信息系统技术手段辅以采购模式的管理手段,有效降低物资库存对资金的占用,对于财政压力较大的地铁运营城市有显著效果。


4.3 物资消耗统计分析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物资消耗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的方法来研究和发现轨道交通备品备件消耗的构成特征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针对不同系统和不同设备消耗技术指标体系,为节能设计、系统改造、运营方案优化等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形成轨道交通运行资产消耗监管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5. 总结及展望


在新常态下,面对后疫情时代,如何有效控制地铁运营单位运营成本,实现有限资金的高质量投资,成为各地地铁运营主体的发展课题,尤其针对PPP模式下,项目公司对于地铁运营成本极为关注,呼和浩特地铁开通运营三年来,持续致力于精细化管理,深入挖掘城轨云平台优势,不断探索用数字化支撑决策与服务,本项目目前已完成编码统一并编制发布企业标准,并完成全专业全体系设备资产码贴码、严格执行资产移交、新物资采购审批、合同签订、物资移库、出库、设备巡检全流程线上处理,正在研发相关数据分析模块,以实现系统全要素全功能,从而保障企业高效发展。


来源: 城市轨交信息化(微信公众号)

干货|PPP建设模式下的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探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