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27晚上20:00】孙燕姿线上畅聊会,出道16年,孙燕姿你的音乐梦想出道之旅
2022-5-27 晚上20:00
就在抖音,又可以和@孙燕姿 约起来了,唱聊会来了~














2016年6月9日,是孙燕姿出道16年。16年了,我们还会用这么长的时间去喜欢一个人吗?
翻出两年前孙燕姿的“新专辑”《克卜勒》来听,想到前段时间最好的朋友婚礼我送了一张《是时候》的CD。
孙 燕 姿,如果我缓慢念出这三个字,会无缘无故自己感动起来。这不止是一个名字,一种声音,她啊,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16年,My story,Her song。

实现音乐梦想……然后呢?
文 / 哪吒男
没有人说孙燕姿才华横溢,也没有人说孙燕姿勤勉奋力;才华横溢的是周杰伦,勤勉奋力的是蔡依林。孙燕姿的关键词是独特的嗓音——“没有一个22岁的女生像她这样唱歌”;和始终执着的音乐梦想——2002年《橄榄树》的MV里她说“我的音乐是从爸爸哼起这首歌开始的,然后我开始寻找我的橄榄树”,2003年《未完成》的MV里面对童年的自己她说“一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小时候的梦想原来离自己这么的近。”
“独特嗓音”“音乐梦想”,是被选秀节目用烂用恶心的两个词。2000年孙燕姿横空出世,却成功地把这两个词发挥到极致。14年过去了,我们差不多都要忘记了,这两个词曾经被孙燕姿使用得那么清新明丽,让人舒适地接受,由衷地喜欢。

2000至2005,5年9张专辑,一转眼孙燕姿27岁了,华纳把她牢牢塑造为“独特音色”“音乐梦想”的大众歌手;她的歌被学生们骑自行车的时候唱着,周末偷跑去KTV唱着。2005年孙燕姿在华纳的最后一张专辑,《完美的一天》。她染成了鲜艳的红色头发,穿着白色裙子在海边蹦跶,为了切合主题,唱片公司在台北市区修建了一座玻璃屋,孙燕姿24小时在里面,供媒体和歌迷欣赏这小天后“完美的一天”。
孙燕姿的每一个面向都被利益最大化,马不停蹄的5年,这是孙燕姿的音乐梦想吗?

对于她而言,在《橄榄树》里说的那种作为普通女生自由歌唱的梦想一定是实现了的。毕竟她已经成为了新世纪最成功的的华语女歌手,仅用了5年时间。哪怕到现在,她一再淡出乐坛,她的成绩与高度仍令同辈歌手望其项背。
但或许她的梦想是用自己喜欢的样貌唱自己喜欢的歌,给喜欢她的人。
以2003年的专辑《未完成》为例。同名主打歌《未完成》继续塑造孙燕姿以平凡女孩的身份畅游音乐旅途的形象“我想一切就像/绕个路/拐个弯/要负责任/别偷懒/在逼着我成长”;第一主打歌是痛彻心扉“孙燕姿式”的苦情歌《我不难过》;然后是充满异国情调的《神奇》。然而孙燕姿本人最喜欢的却是自己作曲的《没有人的方向》这样正面积极充满生命力的歌和《休止符》这样在唱腔与歌唱技巧方面充满挑战的歌。很显然后两首歌比起《我不难过》和《神奇》显得冷门太多了。
从《没有人的方向》和《休止符》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克卜勒》的雏形:正面思考、安抚人心。

离开后华纳后的第一张专辑《逆光》标志着“华纳式”孙燕姿的终结。因为这是一张把之前孙燕姿所有成功的因素加强再加强的究极进化体,生怕这棵华纳培育出的植物离开旧东家后水土不服。嘹亮的高音、萌发的梦想、悲痛的感情在这张专辑里反复出现。《逆光》、《飘着》、《我怀念的》、《需要你》……都是典型到不能再典型的孙燕姿。
29岁的孙燕姿在《逆光》里,做了一次自我总结。
人生新的十年要开始了,“没有一个22岁的女生像她这样唱歌”的孙燕姿还没有来得及对世界解释那个人们惯性理解的孙燕姿之外的孙燕姿,是谁。
每一张专辑都要去国外拍一只MV,《我不爱》和《懂事》是新西兰,《我的爱》是巴黎,《逆光》是埃及;每一张专辑都有疲惫且折腾的宣传,玻璃屋也好埃及事件也好。她是不是累了,是不是有些失望?《逆光》之后孙燕姿决定离开,四年。

归来,山重水复疑无路。
《是时候》为了区别而区别,瞻前顾后,又踟蹰不前。留着过去公司不让留的长发,首波主打歌《世说心语》融入世界音乐元素。有为了改变而改变的新曲风,又有照顾老朋友老歌迷的旧模式。《是时候》被一前一后拉扯着,孙燕姿忽然发现“独特音色”“音乐梦想”之外,她有些技穷有些彷徨。
离开华纳后,孙燕姿最迫切的就是改变,《逆光》没有做到,其实《是时候》也没有做到。所谓“改变”又是什么呢?是要像范晓萱那样从《健康歌》嬗变为绝世名伶吗?孙燕姿说到底是一位大众的商业的歌手,不是范晓萱那样的音乐人,也不是蔡健雅那样的唱作人。她是一个有“音乐梦想”的孙燕姿,只是对于33岁的孙燕姿而言“音乐梦想”的标签是尴尬的,不合时宜的。

环球音乐最早对于《克卜勒》的解释是这样的:
克卜勒(kepler)的本意,原是一颗星星的名字,是世界上第一颗被命名、能在白天用肉眼看见的星星,从十六世纪被发现至今,不论白天黑夜,“克卜勒”始终闪耀着光芒。
继续谈“梦想”对于孙燕姿而言,是落伍的。她不需要被认识被认可,2000年她闪耀的光,现在都看得到。这个已经结婚生子的孙燕姿,这次没有苦情歌,没有高呼“年轻无极限”式的青春物语;她仍还有“音乐梦想”,不是成为什么,而是能让人听到什么。
“是谁给感觉起了名字\让我们自以为有共识\这会不会是场天大的误会”《错觉》会不会是孙燕姿对于歌迷的一次自我阐释呢?
亲爱的,如果《开始懂了》给了你感动,其实她没有那么脆弱。如果《绿光》给了你鼓励,其实她也没有那么热血。

她这次是母性的慈悲的克制的,把泛滥的情感留给更深情的歌手们。这颗星星不是要给你雪中送炭,也不是要给你绚丽的感官刺激,她热烈过,她锐利过,回归自我她只是想某个记得她的人,一抬头,总能看到她。
《尚好的青春》说对时光流逝的不遗憾,得到的都是所有,失去的只是失去。
《天使的指纹》说被寂寞与焦灼,可以与另一个人对你的等待相互抵消,静心等待。
《银泰》说大城市与小个体之间其实是不矛盾的,每个人能得到最身体力行的幸福。
《围绕》说人生总是芜杂的,选择很多,坚持不能,放弃不了,不如就珍惜此时。
《渴》说选择很重要,每一种选择对应一种人生,而爱是永恒的。
《比较幸福》说要懂得接受,无限的纠缠与循环不如接受现状,检讨自我,然后继续对爱期待。

你发现孙燕姿从来没有这么柔和这么迷人。你忽然觉得她不是小女孩了,再也没有《我怀念的》那样让你捂在被窝哭的煽动性,我们和孙燕姿一起都长大了,不知道是衰老还是成熟,以前觉得一切都有个对错因果,非此即彼,现在似乎可以学着逆来顺受无欲则刚了。
那个大众的孙燕姿忽然有了阶级性,没有特定的倾诉对象,只是给你一个契机,想一些什么。以前她阐释感情需要借鉴《爱情字典》《爱情证书》,如今学习阶段结束了,她再也不能教导我们某种感情观,只就像《克卜勒》这样柔和地安抚。从过往《一样的夏天》《漩涡》到《当冬夜渐暖》那些零星的本真孙燕姿,至《克卜勒》,终于有了一张完整表达真实自我的专辑。原来她不是什么“梦想代言人”她是想要做“舒适的治疗师”,被华纳包装的那些独特的、清新的、讨巧的外壳褪去后,终于来了,这个简单、凡俗的孙燕姿。
当年那个唱《天黑黑》的22岁女孩,哪里会想到自己会变成后来的孙燕姿。现实竟然爬的比梦想还高,寻找自我遗失自我再重拾自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入行14年她才有一张吐露心声的专辑。

亲爱的孙燕姿,今天成都的天气非常晴朗,我忽然想起《星期一天气晴我离开你》,但我耳朵里听的是《银泰》。阳台上的水仙花开得很漂亮,我被你唱得有点感动,像你歌词里唱的,我也不知道这城市有没有带给我自信,但是我想我会继续留在这里,找一份爱来抵抗绝望。
唉,你的音乐梦想实现了吗?


想起几个月前,孙燕姿在出道20周年那一天偷偷开了一场直播,镜头中的她穿着白T,留着短发,秀口一开就让人心跳慢了半拍。

那个唱着《天黑黑》的女孩长大了,也成熟了,唯一没变的是,她的歌声依旧那么温暖,那么治愈。
孙燕姿,实在是太多太多人的“心头爱”了。
回望年少时光,无论是哭还是笑,是穿越青春的懵懂,还是经历成长的痛疼,她都默默陪着你,像朋友,又像另一个自己。
01
大部分人喜欢孙燕姿,源于2000年的那首《天黑黑》。
那年夏天,22岁的孙燕姿发行首张同名专辑。封面上的她瘦瘦的,留着细碎短发,眼神澄澈。
宣传语赫然写着:“没有一个22岁的女生,像她这样唱歌”。

专辑发行后,《天黑黑》很快红遍台湾大街小巷。
孙燕姿干净的嗓音搭配纯简的钢琴伴奏,唱出了少男少女成长过程中一堆不可说的心事。

是对童年时光的回顾,对现在的处世感悟,更是对回不去的曾经的自己的哀悼,是横冲直撞后,终于明白即使前路艰险也要勇往无前的决心。
凭借这张专辑,孙燕姿获得了对新人来说机会只有一次的「最佳新人奖」。

据说2002年台湾一整年的专辑销售量,光是周杰伦与孙燕姿两人,就占去了近40%。
于是就有了一种说法—— “男有周杰伦,女有孙燕姿”。

孙燕姿红了!
没人预料到她真的用歌声点燃了一个时代,更没人想到,20年后,这样唱歌的女生,依然只有孙燕姿一个。
今日再听孙燕姿的歌,你会发现在她音乐的宇宙里,存在一幕又一幕鲜活的青春剪影。
是“不放弃不撤退”,爱就要“超快感”的干脆;是“用心酸微笑去原谅了,也翻越了”的洒脱;是“只有自己能让自己发光”的独立、坚强;
是“我并不懦弱 虽然寂寞”的倔强……
每一首歌在听的人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经年后,旋律响起的瞬间就能把记忆拉回过去。
总有一段青春让你念念不忘,总有一首孙燕姿让你眼角湿润。
她的歌声里藏着旧时光里的记忆,和最好的我们。
02
孙燕姿的歌陪伴了你我从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懂事的大人,而一路走来,她也在一点点成长。
首张专辑一炮而红后的两年里,孙燕姿接连推出了四张专辑,成绩斐然。
周围人都希望她能趁热打铁,她却选择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她去了欧洲旅行,最后在纽约小住,和朋友散步、偶尔买菜做饭,这些让孙燕姿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温度。

不得不说,在孙燕姿这里,比起“红”,她更在意生活的质感。
2011年,孙燕姿和相恋五年的男友走入婚姻,他们在新加坡低调举行婚礼,宣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

结婚后,孙燕姿鲜少出现在公众面前,她说:“演艺生涯前十年一直在忙,后十年则任性地过自己的生活。”
于是我们看到了“生活家”孙燕姿。
孙燕姿不常在社交网络发动态,连粉丝都忍不住吐槽“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寂寞”。
“幸福的人大都沉默”,这句话用在她身上再适合不过。偶尔发布的生活细节中,透露出她的日常充实又温暖。
陪伴两个小家伙一点点长大,记录和孩子一起相处的时光。

研究厨艺,烤蛋糕、做海鲜,沉浸于制作食物的快乐。

认真地过每一个节日,中秋节做灯,圣诞节装饰圣诞树。

好身材不是白来的,运动是孙燕姿一直的坚持。

一年又一年,时间默不作声,悄悄改变着一切。当初倔强懵懂的音乐少女,变得越来越温和,从容又坚定。
褪去了聚光灯下的耀眼光环,孙燕姿正在生活这场更大的舞台上,努力经营。
03
特别喜欢《逃亡》中的一句歌词:“才发现关于梦的答案,一直在自己手上,只有自己能让自己发光。”
今年孙燕姿已经出道20年了,眼神依旧澄澈,那是始终对生活保持热爱和好奇的人才会拥有的光芒,是不停前行的心方能拥有的精神状态。

2017年,孙燕姿推出第13张专辑《孙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发行之前的试听环节,效果并不理想。
这是目前为止最像她的专辑,却不是一张讨好大众口味的专辑。
顶着巨大的压力,《孙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如期发行,不出意料反应平平。去年某档综艺中,孙燕姿第一次正式回应了这件事,她淡淡说到:
“上一张专辑,我觉得是没有被大众看好的,可是对我来讲,它就是我的一个旅程。你一定要给自己那个空间,去发展。”

《跳舞的梵谷》MV
无论多少岁,无论是什么身份都不放弃对自我边界的挑战,这是孙燕姿的人生哲学。
这些年,除了做歌手,她还在导演、服装设计、绘画等领域进行尝试。

孙燕姿的生活态度感染了更多人去发现生活之美,拓宽自我边界。这与西瓜视频「点亮对生活的好奇心」的价值主张不谋而合。 因为这种默契,西瓜视频正式官宣孙燕姿成为平台的「全能生活家」。
未来,孙燕姿将通过西瓜视频上的vlog,充分展现自己作为「全能生活家」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