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慧园区建设和运营系列汇总
华为基于近年来在产业园区、场馆 / 馆、商业综合体等智慧园区建设经验,总结建设要点如下:
1、 智慧园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顶层设计为蓝本,以可运营为目标,由建设主体组建充满活力的组织,凝聚联合广泛的生态资源,基于开放式架构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条不紊的实施落地。
2、智慧园区的建设是一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涉及到组织、流程的调整、新技术的应用。对于园区类企业(如产业园区、场馆、商业综合体等),提升运营能力,降本增效,提升客户体验,本身就是一次企业级的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的园区(如制造园区、电力园区等),为核心业务开展提供较好的环境和空间保障,提升企业形象。
3、智慧园区的建设要能使分散、孤立的数据流动起来,在流转中产生价值。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广泛便捷的被各类应用调用。
实现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障碍不再是技术,而是思维和方法。在建设智慧园区 的过程中,要从工程项目建设的视角,转向数字化转型的维度去思考、去筹备及建设。工程建设更多关注建设的内容、成本、周期;数字化转型则更多关注建设的目标和业务价值。
运营是瞄准业务目标,围绕业务流程开展的持续性、周期性的业务管理活动。智慧园区的运营是园区全生命周期的落地阶段,是园区服务提供、价值创造和智慧 化赋能的实现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园区运营方需要围绕业务场景,依托融合共享的园区大数据,开展持续运营,才能更好地使能智慧园区价值显性化,实现建设目标。同时,通过运营的积累,持续迭代演进,创新业务场景,进而实现新的运 营模式,使能智慧园区价值最大化。
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我们可以把智慧园区相关的运营工作,划分为如下三个 层次:
1、业务运营
以园区核心业务为对象的运营,如产业园区的产业招商、产业发展;会展中心的展位招商、展馆布展;制造园区的日常产品供应、生产制造管理等活动。业务运营是以服务核心业务为目标。
2、园区运营
以园区安防、设施管理、能效管理等场景为对象的日常运营活动。通过智慧园区相关场景的运营,营造绿色、安全、智慧的园区环境,支撑园区相关主营业务的顺利开展。
3、设备运维
以 5G、网络、数字平台等 ICT 基础设施为运营对象的运维管理活动, 如保障日常办公网络的稳定运行等。通过设备设施日常运维,保障园区 ICT 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

我们和大家系统地分享了华为智慧园区建设和运营系列的相关知识,大家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来回顾学习,如果大家有更多的想法,可以和我们联系并相互交流。微信咨询:LGF27913725(请备注公司名称+姓名)
大纲如下:
一、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重新定义园区网络
三、重新定义园区中枢
四、重新定义园区生态
五、建设的路径方法
六、建设的保障要点
七、建设实践
八、运营理念及价值
九、运营体系建立方法
十、运营实践
免费服务:
(在舍得低碳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市场展望,中国碳价调查,碳交易,碳资产,大宗商品碳关税,碳关税专家交流,欧盟碳关税计算,碳减排制度,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ISO14064-1,碳计量,碳排放,低碳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循环经济,ESG,钢铁ESG,乡村振兴
CCER制度,CCER项目减排效益测算,林业碳汇,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碳汇造林方法学,林业碳汇专家交流,绿色金融
碳中和,电力碳中和,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钢铁碳中和,电子制造业碳中和,CCUS,氢能,抽水蓄能,太阳能热发电
智慧园区碳中和,零碳智慧园区案例,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智慧建筑碳中和,商业建筑碳中和,房地产碳评估,智慧交通碳中和,数据中心碳中和,远景零碳
汽车碳中和,汽车行业碳中和,中国乘用车双积分,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新能源汽车人才供需
绿电,绿电专家交流,电价政策,电力市场政策,澳洲电力危机解析,新型储能政策专家交流,户用储能,户用储能成本与收益计算,欧洲户用储能专家交流,国内储能项目进展,虚拟电厂,长时储能
锂电池,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动力电池全球市场格局,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石墨化专家交流,4680、麒麟电池专家交流,电池隔膜行业竞争壁垒,磷酸锰铁锂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各类园区的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