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治未病”,个人观点,一吐为快
很久很久以来就有个中医概念困扰我,“治未病”到底是什么意思?
“未病”指的是没有病的意思,“治未病”是中医概念,指的未病先防,没有病的时候就吃中药调理身体养生。
那么,“有时证用时药”是什么意思?指的是有什么样的病根(或症状),就用什么中药(方)来治,也就是说有病的时候才能用药。
那么这两个概念岂不是有冲突?一方面强调无病吃中药预防,一方面强调有病才能用药,哪一条比较正确呢?
老杨说说自己的观点:
“是药三分毒”,有病的时候儿才能用药来治病,无病的时候儿,“未”病的时候你要用药,那这个药就是闲药,它的作用就是副作用,你吃了就会造成相应的病。
直白的说,身体健康,没有病不能乱吃药,吃药就会错,就会出问题。
为了发展中医药,“治未病”的说法也没错,要找理由吃草药,道理很简单,人就像出厂一台新汽车,自下生多多少少都有病,君不见,适龄男子都是“肾虚”,女子都有“气血两虚”,你有点鼻炎,皮肤起小疙瘩掉,点几根头发,面色有点黄有点黑,这都是有病,那你吃中药是治有病,谈得上是“治未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