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MBA备考复习心得:与强者共舞,遇强则强
我在林晨陪你考研备考武汉大学MBA 感悟:与强者共舞,遇强则强 武汉大学MBA备考心得
没有备考时,以为MBA嘛,不就是花钱买文凭吗!但是等到真正开始了,你就发现,这句话只是个“传说”而已,尤其是对于想考名校的同学,对于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还要同时照顾家庭的人来说,比起大四考研其难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对于丢下书本已经多年的我们而言,学习和考试,哪怕是据称最容易考上的MBA,都比当初高考难多了,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比起懵懂无知无畏的高中时代,也是有增无减。
备考过程尚且如此艰难,真正的学习之旅想必亦是困难重重,但肯定也是收获多多。这是后话,且留待上学以后。
学习也许痛苦,但更多的是欢乐,收获的满足,进步的快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与强者一起学习,更是人生一大乐趣。很幸运,在林晨陪你考研,我碰上了这样一群强者,感悟到了与强者共舞的乐趣,也因之砥砺自己遇强则强,成为更好的自己。
何为强者?窃以为,不满足于现状,追求进步并勇于踏出第一步,即可称之为强者。在林晨陪你考研,就有很多这样的强者。与强者为伍,可以让自己被环境所倒逼,从而努力学习,追求进步。
8月6日报名提面班,我就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第一次上课,Mary老师,无领导小组讨论。一无所知的闯入课堂,听Mary老师侃侃而谈,都以为是哪个咨询公司的老师在给企业分析问题查找方略,若非PPT背景,都有一种落荒而逃的冲动。然后模拟,鼓足勇气进入,甚至找不到发言的机会。当然了,这情况也无需发言,观点都没有,说什么呢?而总结环节,更是目瞪口呆,反正我是做不到,公司开会讨论也不是这么玩的。
怎么办?强手如云,要跟上大家的节奏,就必须奋起直追,在这里,同学是最好的试金石。于是逼着自己去补课,去追此前的案例分析,我想,若不是这群优秀的同学,我肯定不会这么努力,那么其结果必然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随后的笔试,甫一入群,即被深深震撼。若干年前学的东西不知道甩哪去了,拿着题目无处下手,而同学们轻轻松松的答案几乎随着题目同时出现。强者环伺,唯有努力学习,才能跟上大家的步伐。于是,跟随、追赶成了主旋律,也慢慢开始能够与大家探讨,也不再害怕,甚至有些期待了。
随后的模拟考试,成绩统计表和前十光荣榜,更是显露无余,那里有你渴望的分数,有你追逐的目标,到最后,甚至都不知道努力的目的是为了考上,还是为了上榜了。当然了,如果能上榜,那就一定能考上,并且是高分通过,这是确信无疑的,我相信同学们有这个能力,也相信林晨陪你考研有这个实力。
考试结束很久以后才得知,林晨老师拒绝了很多基础太差的学生,才换得这样一群优秀的学生,一群考研路上的绝佳伙伴,感谢并感动。开设培训机构,目的之一肯定是盈利,但能抵住诱惑将学生拒之门外,服!
回到学习本身,学习本就是枯燥的事,但是优秀的同学将它变成了一件乐事。在群里,大家讨论案例,分析题目,互相帮助,互相补充,共同进步。其实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尤其喜欢帮助大家解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能够通过讲解的过程再次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重新学习,加强理解和记忆。偶尔也会老夫聊发少年狂,和同学们高谈阔论,胡言乱语,可以减压,也可以获取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乐在其中,而忘乎时间之飞逝。
自认为原本不是强者,但是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逐渐的将自己变成了强者。过程也很艰辛,有失败了重新再来的时候,也有崩溃了默默恢复的痛苦,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反而都坚定了我的信念:我,一定要考上!
看看同学们,再总结一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蜕变,感慨不已:想成为强者,最好最快的途径就是与强者为伍,以此砥砺自己去学习,去进步,去变得更强。在转变过程中,须做好如下准备:
其一,勤奋踏实。不管是老师,还是学姐学长的经验分享都提到了,三更睡五更起是最正常的状态了。犹记得第一次听飞老师的分享,觉得这也太夸张了吧,不至于吧!等到考试结束,两相对比,发现自己因为报名晚时间紧,有过之而无不及!整个复习备考期间,除了极偶尔的几次,没有在12点以前睡过觉。而同学们之中,践行者无数,他们更努力更刻苦。一边工作一边复习,挑灯夜战只是一方面,没有了各种考试的检验,知识能否掌握,就全凭踏实了。须知,学习容不得半点马虎,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是知也。题要一个一个的做,知识点一个一个地去啃,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去学习,而是以掌握、以融汇贯通为目的。
其二,善于归纳。不管是提面还是笔试,其实方法就那么多,如何用有限的方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归纳总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试举两例:其一,面试准备中,请教同学怎么答题,他说了个特别简单的,一般企业经营问题肯定有内外部原因,外部PEST,内部SWOT,另外合理利用管理、质量、产品等,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答案了。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而且不管是面试过程,还是以后的工作中,都可以合理运用。其二,笔试复习中,请教一个数学题,聊天框出来了几个字,“排列,插空法”,瞬间豁然开朗,都不需要去看解题过程了。题型就那么多,不管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这就是归纳,经此过程,知识点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才能最终以不变应万变。
其三,百折不挠。考研过程,道阻且长,肯定会遇到很多很多困难,披荆斩棘,奋勇前行,方得始终。很多人在讲起点,我认为,考研的起点不是复习开始的时间,而是报名的那一刻。从那时候开始,大家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跑的过程中,千人千面:有人始终如一,坚定的走下去;有人前面很努力,但用力过猛,致最后力有不殆,甚至放弃;有人每天或每隔一段时间就出来吼一吼,立下一个宏伟的目标,然而却没有任何行动……每年的考场上,总有很多的空座位,他们都不敢面对这场比赛,选择弃赛,甚至很多人上午考完,下午就消失了。“行百里者半九十”,为此而后悔的人也是不计其数。考完出来,有人眉飞色舞,也有人垂头丧气,而胜利者,往往都是那些坚持学习,不屈不挠的同学。总体而言,考研就是一场比赛,从平时的训练,到进考场,到比赛结束,都需要我们努力,再努力;坚持,再坚持。
最后,请务必做到自律。考MBA,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意即大家都不再是学生,而是成年人,从年龄到心理都应是。换言之,这是成年人的游戏,全靠自觉,全凭自律。高考时,有老师天天盯着管着,所有的复习老师都安排好了。而现在,你复习,没人看见,你不复习,也没人管,更不会有人批评你,一切都靠自己自觉了。那么在复习中,如何做到自律?我认为,就是做好计划,并忠实的完成它,努力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考研,应从每一个今天开始,学习,今天永远都是最适合的一天。再等等,只会让你虚度光阴,却不会给你任何收获,须知,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
从报名至今,整整半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必将在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决定了我未来三年的学业,也极有可能会因此而改变我的人生轨迹。与备考一起带给我的,除了考上研究生外,还有学习的习惯,以及时刻保持谦逊的习惯,尤其是后者,对于中年人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天晴修屋顶,年轻多读书。年龄几何,不在岁月,而在心态,保持学习,将永远年轻。不负朝阳,不叹夜深,给自己一个机会,终有一日,你会站在最高处,与强者共舞,活成你渴望的样子。
最后祝大家:金榜题名会有时,鱼跃龙门亦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