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意图信号的传递与破译

2023-02-15 22:51 作者:今天读了多少通鉴  | 我要投稿

【出处】《资治通鉴》第139卷 齐纪5

【材料】通直散骑常侍刘芳,缵之族弟也,与给事黄门侍郎太原郭祚,皆以文学为帝所亲礼,多引与讲论及密议政事;大臣贵戚皆以为疏己,怏怏有不平之色。帝使给事黄门侍郎陆凯私谕之曰:“至尊但欲广知古事,询访前世法式耳,终不亲彼而相疏也。”众意乃稍解。

【译文】通直散骑常侍刘芳是刘缵的族弟,他同给事黄门侍郎太原郭祚,均以工于文学受到孝文帝的亲接礼遇,经常招他们二人一起讲论义理,以及密议政事。大臣贵戚们都认为孝文帝疏远了自己,心中怏怏不乐,不平之色溢于颜表。孝文帝让给事黄门侍郎陆凯私下里对这些人说:“皇上只是想通过这二人多知道些古代的事情,了解前代的法式罢了,并非是亲近他们而疏远你们。”由此,这些人的情绪才渐渐宽解了些。

【解析】当领导的都讲究慎言慎行,因为每当自己做出一个动作,或是说出某句话,都会被下面的人无限解读,试图读出其中所释放的意图信号,所以,做领导的就要特别注意。而通鉴的这段案例中,北魏孝文帝,就忽视了这个原理,导致了君臣猜忌。

一、孝文帝行为的三种可能

1、无心之举:孝文帝无心,而被郑志解读

孝文帝只是喜欢与刘芳和郭祚聊天,没有任何的郑志意味。这个无心之举,被人当成郑志信号来解读,就是他疏远了其他人,试图重新构建郑志生态。

2、有意而为:孝文帝有意,释放郑志信号

孝文帝有意的与刘芳和郭祚交往,就是要传递出一种郑志信号,来看看其他人有什么反应,用来测试。比如故意和主战派交流,目的就是要看看主和派的态度。

3、行为不密:孝文帝有心,而被郑志破解

孝文帝目的就是要与刘芳和郭祚合作,就是想重用他们,但是这个行为还没有展开,就被下面的其他人给破解了,内心被猜出,孝文帝的行为也就被动了。

二、孝文帝犯的三个错误

1、亲密的人单一

孝文帝在交往别人的时候,太过于频繁,或是没有找其他类型的人掺杂交往,从而被其余的人认为有极强的郑志意图,传递出了其余人被冷落的姿态。

2、不该找人解释

领导得知下属不满,其实这个没有必要去解释,因为你去解释,大家也不会真的相信,谁会信一个郑志家的话呢,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找一大堆理由。

3、權力控制乏力

为什么会对领导的行为指责和抱怨,究其核心的原因还是,孝文帝对下属这些臣工,驾驭能力有限。不然的话,找到核心的人直接除掉了,而不是去解释。

三、对我们职场的启示

1、关注的方向

领导每个时期都会有自己的工作重点,这时候,想迎合领导,就必须知道他看什么书,交往什么人,说些哪个方面的话,来解读他的下一步工作方向。

2、个人的风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导风格,而他可能不会说,或者自己也未必真实的认识自己。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观察领导的行为来判断他的风格,是民主型还是独裁型,来投其所好。

3、传递的关系

他重用提拔什么类型的人,就说明他就喜欢什么类型的人,而不是口头上说什么。一旦找到被他重用的人的共性,这就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站在领导位置,一定要考虑这个举动会传递出什么信号,提前做好控制,避免或是利用。如果站在下属位置,就要保持郑志敏感,来破解领导动作背后的郑志味道,才能和领导保持一致从而获得重用。


意图信号的传递与破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