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育碧国区定价提高的背后:是厂商的无奈和低价区的悲哀

2019-06-14 09:10 作者:饼干_AmeKawa  | 我要投稿

  E3 2019肯定不是最精彩的一届E3,但肯定充满讨论。《赛博朋克2077》发售日公布,预售开启;微软公布新一代主机;《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续作制作公布……当然,还有曾经无数玩家的老大哥育碧的《看门狗:军团》。但是在别家好评连连的同时,阿育似乎早到了玩家的声讨。原因无他,《看门狗:军团》与《幽灵行动:断点》国区定价的飙升,引起了国内玩家的不满。本文将就此事件发表自己的拙见,望各位理性讨论

本文首发于B站专栏,未经许可不允许随意转载

为什么大家不满最近几年的育碧

  “育碧最近几年似乎飘了。”这是许多人的感受。“罐头厂”“流水线大厂”已经成为了育碧的标签。确实,育碧在近几年似乎失去了以前自己的能力,它们苦于维持自己的流水线工厂,发展服务型游戏。然而,在流水线生产被抨击的同时,阿育的服务型游戏的运营又饱受争议。《彩虹六号:围攻》被指责无视玩家意见,过于偏向电竞化市场;《全境封锁2》的运营被玩家抱怨,似乎并不如一代做的那么好;《刺客信条》RPG化,成为育碧式游戏的集大成者,但失去了原有的精髓……一切的一切都表现出育碧在玩家群体中口碑的下降。

  在“维旺迪收购危机”期间,所有人都在支持育碧。那个时候的育碧是务实的阿育,是大家的大哥,交出了很多令人满意的作品。而在这之后呢?育碧似乎不再务实,甚至被国内玩家直接联系到腾讯这个口诛笔伐的大头身上。很多人抱怨,收购危机过去的阿育,表现得更像一个只追求最高利益的无良商人。定价问题便是这所有抱怨爆发的一个关键。

收购危机给了育碧许多压力,他们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育碧国区定价飙升是一种无奈

  曾经的育碧UPLAY商城的3A游戏定价,248标准版,288加强版,368黄金版,现在看来已经是历史了。《看门狗:军团》和《幽灵行动:断点》标准版定价来到了可怕的358元,无数玩家望而却步,甚至将其转变为愤怒唾骂育碧。中国区不再是低价区的警告已经拉响。

现在育碧已经取消了加强版,在标准版和黄金版的基础上加入了终极版
《幽灵行动:断点》也是如此

  其实游戏行业成本提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保持标准版售价59.99美刀的同时,大多是厂商都交出了游戏版本分类,服务型游戏和内置微交易的解决方法。这些都是成本提高带来的产物。

微交易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而中国,即使游戏环境并不好,但依旧是个无法忽视的庞大市场。尤其是育碧,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游戏厂商,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厂商是如何进入中国市场的呢?首先是中文,尤其是简体中文的推出。其次就是低价了。中国虽然GDP世界第二,但是人均GDP惨不忍睹,可支配收入远不及欧美。低价是打开中国市场的最好方式。所以类似248,288,368的定价也在玩家接受的范围之内。然而低价区肯定不是永久的,低价区涨价也是一种必然,一种在制作成本飙升的大环境下的必然。

  那么为什么国外还是59.99美元的定价呢?在我看来这是欧美市场已经固定,难以调整的原因。中国游戏市场缺乏管理与支持,而欧美,日本等市场已经发展了数十年,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成熟机制。想要打破这个固有的观念,并非那么容易。

  当然还有一点,中国玩家缺乏向厂商反应与沟通的渠道与意识。

中国玩家的悲哀

  《刺客信条:奥德赛》DLC“第一把袖剑的传承”中出现了强制生娃的剧情,这和育碧早先承诺的性向自由相违背,在玩家的抵制之下,育碧选择取消这一固定剧情。《幽灵行动:断点》早前表示没有AI队友,这引起了玩家的不满,随后E3 2019期间,育碧宣布加入AI队友。这都是玩家群体的胜利。

  包括育碧在内,各大厂商,各大游戏都有属于自己的玩家社区。而类似Reddit, Twitter, YouTube, Facebook这些社交媒体,也都有游戏厂商官方人员的存在。他们会和玩家互动,听取玩家的意见从而对游戏进行改动。而国内,却是缺乏这样的社群。许多厂商的官号,都只是发布消息的空壳罢了。

  针对这次育碧定价提高事件,中国的玩家更多的是在游戏论坛,新闻媒体的评论区里发表抱怨,或者是去那些没有反馈用途的官号下发言。这些反应的效果都微乎其微。但是由于墙的存在,中国玩家很少有机会,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意识,去向外网的官方反应。中国区定价过高的事情有解决的途径吗?有,虽然多半不会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反应的途径。问题就在于中国玩家缺乏这样的意识甚至能力。

育碧真的不再是个良心的阿育了吗?

  《赛博朋克2077》宣布2020.4.16发售,国区定价298,没有其他数字版本。《看门狗:军团》宣布2020.3.6发售,国区定价最低358,还有更高价格的其他数字版本。由于两款游戏都涉及赛博朋克题材,两家厂商又是或者曾是玩家的大哥,所以难免会有玩家将两者进行类比。玩家用CDPR的《赛博朋克2077》国区售价声讨阿育,要求育碧给出一个提价的解释。更有玩家选择在Steam和GOG两个平台购入双份游戏,因为两个298加起来还没有《看门狗:军团》黄金版贵。而育碧在退出Steam之后,更是在EGS推出超低国区特价之后退出EGS……这些都让玩家感到育碧在害怕赚不到钱,将其视为丑陋的商人。

只有一个数字版本的《赛博朋克2077》

  我也是个育碧粉,但我绝对不是为育碧洗白。定价问题确实严重,曾经预购《看门狗2》和《刺客信条:奥德赛》黄金版(特别是《奥德赛》黄金版也提价到408)都不眨眼的我,在看到《看门狗:军团》的定价后,也选择在折扣的时候再入手。但是如果一味黑育碧,却忽视现实,那绝对是错误的。

我真的是育碧粉


我选择预购《赛博朋克2077》,但是《看门狗:军团》则是延后考虑

  上文已经提到,游戏成本提升,厂家不得不用各种方式回收成本。而国外又已经有一套固定的体系,60美刀的售价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低价区自然是厂商开刀的第一选择。中国玩家必须认识到,低价区不是永远的。

  而问题在于,国内收入水平远不及欧美。60美元对于欧美中产阶级可能不痛不痒,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是不小的开支。至少在现在,中国人玩游戏依旧是一种奢侈消费。

  而拿CDP和育碧进行类比也有失公平(接下来的发言可能会引起不满,望见谅)。育碧是一个全球性的大公司,即跨国企业,它在全球28个国家拥有23个工作室,超过9000名雇员。而CDP,虽然贡献出优秀的《巫师》系列,但是实际上CDP的规模远不及育碧,算是波兰的国家企业。一个跨国公司和一个国家企业相比,其规模还是很悬殊的。

  由于规模的不同,育碧与CDP应对成本问题的方式自然也不同。育碧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这就导致了育碧游戏公式化,“罐头化”。但是如此一来可以降低部分成本,提高制作效率。但是这绝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哪怕是罐头游戏,也需要有新鲜的调味料吸引玩家去购买。所以,面对成本的上升,涨价也是自然而然的,薄利多销不是长久之计。毕竟,育碧有9000多个人要养啊。只不过,育碧并没有充分的在中国市场进行调研,错误估计了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

  反观CDP,由于规模不及育碧,他们应对成本提高的方式也就不同。CDP早就建立了良好的声誉——这一点是现在育碧做不到的。依靠优秀的信誉,进行信誉营销是目前CDP的做法。比如动不动70off的《巫师3》,以及最近打包《巫师》系列和《赛博朋克2077》的377元CDPR促销合集包,更不说不加密卖游戏的GOG平台。CDP的信誉是支撑他们作品销量的核心,也是打造他们营销手段的核心

CDPR合集包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育碧就是无罪的。虽然商人的目的永远是赚钱,但是赚的钱要心安理得。育碧如果有出色的作品与信誉,那么即使抬价玩家也会乐意买单。但是现在的育碧并没有这些因素支撑。流水线公式化的游戏或多或少让玩家感到厌烦,老IP的消失以及《刺客信条》并不成功的转型,对玩家群体的些许轻视……哪怕是靠着巴黎圣母院事件成功营销了一把,也无法抹去收购危机之后口碑下降的事实。抬价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将玩家积怨已久的怒气一口气释放出来。如果育碧不认识到这背后的问题,不去精加工自己的产品线,那么他们会失去很多的玩家与用户。

结语

  总而言之,就是两点。一是成本的提升导致厂商的价格策略的改变,低价区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二是中国玩家必须意识到低价区存在的真实意义,也必须明白低价区不会永久存在。中国玩家需要有向外网官方反馈的意识,这样才会让中国市场更加庞大。至于可支配收入问题,那真的不是我们能够去改变的。

育碧国区定价提高的背后:是厂商的无奈和低价区的悲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