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通史|片头片尾文案】第四十二集 贞观之治

2021-12-20 19:35 作者:思琦的独家记忆  | 我要投稿

隋朝末年,隋炀帝变本加厉、愈加骄奢;官府横征暴敛、民怨沸腾。公元611年,隋炀帝一意孤行,发兵远征高丽,老百姓心中长期压抑的怒火终于点燃,到处是农民起义的旗帜,到处是反抗暴政的呼声。太原留守李渊本为隋朝命臣,但长期得不到隋炀帝的信任,在次子李世民的反复劝说下,李渊终于起兵,短短半年,李渊父子统率的军队超过20万。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同年五月,李渊在长安即位,改国号唐。李渊次子李世民战功显赫,遗憾的是,他没能成为太子,天下必归枭雄。

爱民如子、从善如流、自省内敛、求贤若渴、崇尚简朴、克俭制欲,李世民在他任上毫无疑问拥有了上述美德,这对于一个权力至高无上的帝王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李世民说过,用人当作镜子,可以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曾经拿魏征做为检查自己对错的一面镜子。现在,唐太宗走了,却成为后世上至最高帝王,下至普通官吏的一面永不磨灭的镜子。《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曾经将贞观之治当作旷古第一盛世,他认为唐尧、虞舜、夏禹,殷汤、周文之武、汉之文景都比不过贞观时代。贞观之风,到今歌咏,贞观时期的中国是历史上少有的和谐社会,在皇帝自身德行,君臣之间与君民之间的良好关系乃至民族关系等方面都给后世树立了崇高的标杆,留下了值得珍视的遗产,唐太宗和他的时代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最深层的集体记忆之中。


【中国通史|片头片尾文案】第四十二集 贞观之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