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歌要不要懂乐理?

昨天有人问我:“对流行音乐而言,写歌的时候到底用乐理知识写重要还是听起来好听重要?”
我想了想,还是出一篇文章来说这个事情比较好。因为这个话题真的很大,大到可以开一个辩论会了,主题就可以是:“写歌的人到底要不要懂乐理?!”
我举几个例子来说吧。
你应该听过李XX在《明日之子》节目中因为不知道D调六级和弦而淘汰的事情吧... 这挺让人意外的,尤其是华晨宇。一句:“这个我是真的不知道”,虽然态度诚恳,但是没让套路进行下去,很失望。。

这个即兴抽问,让我们乐理圈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个“4536251”是个什么东东啊?玩音乐还要把数学学好吗?看起来好像很专业,实际大家都懂,这玩意在乐理圈实在是入门知识。一会我就拿4536251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
回到刚才的事件上,虽然华晨宇老师没有听准调,但是对李袁杰同学说的那些话是有道理的,作为原创音乐人,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你弹了好几年吉他自己弹的什么都不知道,随便弹几个和弦就标注自己是原创音乐人,太浮躁了吧!

听听那些音乐平台上的原创音乐人,有些人的吉他音都没有调准也在唱,有些人能在键盘上找几个音,弹出个调调就开始唱,当然大多数都是像李袁杰这样会几个和弦,然后东拼西凑地写歌。
我不说这样好不好,但是可以肯定一点,这样状态的原创音乐人是走不远的,没有专业知识支撑,做出来的东西是很业余的,可能你自己听着觉得没什么问题,一旦对比起来会非常明显。

还有这几天上了热搜的“大学老师批花粥《盗将行》歌词狗屁不通”,其实花粥这种粥式音乐还是有好的一面,比如:吉他的编配很简单,这样就非常受初学者的喜欢,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甚至有些人...超过了她!除此之外粥式音乐也鼓励更多人开始写原创,只要你练过她的歌就会明白,有多简单...
我想可能很多人都尝试过,但是最后石沉大海,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她是花粥,而你是你...

虽然原创音乐人都在强调个性,强调不一样,寻找新的方向,但是都是在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就像窦唯的音乐,不那么讨好大众,但是给人一种“虽不明但觉屌”的感觉,为什么?因为专业!
我们常见的即兴演奏也是建立在乐理之上,建立在一定准备上的,即兴演奏并不是乱弹,如果你没有乐理知识,那么就是纯粹地乱弹。可能你这个乐句弹得还ok,下一个就不知道了,这种随机式的演奏你自己不害怕吗?
好的,话题一转,说回和弦套路这个事情,很多不懂乐理的人写歌,可能会先把这个几个常见的和弦按出来,然后边弹边哼哼,发现随意哼出的旋律也没那么难听,甚至还有一点“牛逼”的感觉... 我们不能说按这种思路去写歌的人都是Low的,并不是这个东西它本身不好,而是因为过于的泛滥...
这种套路的“好听”,就像是你每天吃冰淇淋、每天吃冰淇淋... 最后你简直要烦死了。

我们还是需要创新和突破的。打个比方:周杰伦是一个大量使用“写歌套路”的人,但是他为什么就没有被喷过?! 因为他有本事,可以把套路使用的很巧妙...
什么是乐理?人类是现有音乐再有乐理,它是大量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则、经验或者说是自然规律。乐理就是这样,为什么那样好听?有人去总结它的规律,发现如果满足什么什么样的规律,就可以实现那种情绪。那么这就是乐理产生。(所以乐理对音乐创作有没有意义呢?
最后总结:我觉得写歌的人【不一定】要懂乐理。首先“写歌”这两个字,让大众觉得特别高大上。但实际上,写歌叫“Songwriter”;写歌的人,他跟作曲家composer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中文里这两个概念重叠了,让大众误解觉得写歌就是莫扎特了,它是有层面上的区分的。
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啊,从最基本的写歌来看,真的是不用懂什么乐理。因为歌的构成是什么?:一条单音旋律线外加歌词呗,每个人随口哼的都可以叫旋律线,每个人的看法想法都可以叫歌词...两个东西结合,就可以把它称为一首歌。但是这首歌好不好听,这都是后话了。
所以,写歌就不用懂乐理咯?

这事儿啊,说来有一个特别残酷的道理:“钱,是买不来幸福的。”
但是这句话那是有钱人才有资格说的话,如果你还没到那个地步的话,请乖乖先去挣钱。
部分观点出自徐又老师电台节目:写歌要不要懂乐理?
里面的音频非常值得一听,这里没办法放其他平台的链接。感兴趣的可以加微信:iyamusic3获得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