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无聊的一期丨换种方法学初中数学#7 代数篇1

由于某些原因,已经不敢用原来的封面图了,性命要紧。另外下周期中考试,不知道能不能更
——————————————
进入正题:
其实在数学的计算中,并不只有数,在小学我们已经见到过一些公式,比如长方形面积S=ab,这里用S代表面积,a、b代表长和宽。a,b可以代表任何数,S也随着a、b的变化而变化,当然如果联系到实际生活的话,他们不能为负数。

数学中有些不确定或者在变化的数值我们可以用字母来代替,这就是代数
数与字母的乘积,像这样的式子我们叫做单项式,举几个例子:
100a,-5b,70ab,他们都是单项式
其中,100,-5,70等数字因数是单项式的系数,
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就是单项式的次数(指数就是字母右上角的次方值,1省略不写),如70ab,他们的次数是2;5s³k,他们的次数就是4
如果两个单项式的字母部分完全一样(顺序不影响),就可以合并,这叫做合并同类项,如5a³b+3a³b=8a³b
合并同类项后的项,数字部分想加,字母部分不变
但字母部分不一样的就不能合并

如a²+b³+5ab,只能表示为这个最简形式,像这样一个许多单项式的组合就叫多项式,多项式里每个单项式都是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叫“常数项”,就是数字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整个多项式的次数
如5a³b+7a³b²+7c中,7a³b²的总次数最高,为5,随意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就是5
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于是就揭开了代数学的大门
初中阶段代数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三元一次方程、N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这里“元”指的就是未知数的个数,“次”指的是未知数的最高次,“元”的增多不代表难度增大,“次”的增多才最可怕
此节内容就到这里
喜欢就点个赞或关注吧~
——————————————
话说好想写轻小说啊,不过小说的话,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社会背景人物背景、人物设定科幻元素等都要构思吧。。大概明年就能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