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落一座城,成长一双人——评《十七岁的单车》

陷落一座城,成长一双人——评《十七岁的单车》
“青涩笙果,甜中苦。浊酒年华,醉里痛。”一个乡村人,一个穷苦的城里人,本应是俩条平行的,永远也不会产生交集的两人,因为一辆自行车走到了一起,从一开始的相互把车,或抢或偷的弄到手,到之后的一人骑一天,俩人的关系慢慢的拉近。从一开始的爱着一个女孩到最后失去,影片带给观众的不仅仅只有对十七岁少年天空的描绘,还有对爱情的萌芽和对小人物悲惨生活的关注关心。
倔强到八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人,普通的相貌,交织在复杂的心和车的故事之中,向观众展现了一个有轴劲、固执、执拗的小贵形象。看到小贵,可能许许多多的乡下到城里打工的人都是如此吧!固执善良,只有逼到了极致才会拿起手。影片中从小贵找车,找一天,到之后丢车的边上等了一天,妄想把车等回来,可惜现实是残酷的,在之后因为小坚去店里打了电话,他才发现了自行车,之后他多次去偷车回来,但都因为小坚的朋友而失败了,最后他直接去找了小坚的父亲,和小坚的父亲说,之后才得以展示真相,原来小坚的自行车被偷了之后卖给了小坚。在影片中小贵是一个固执的乡下人,为了寻找回自行车可以日日夜夜的寻觅,在影片小坚的朋友抢车的时候,小贵抱着车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小坚的朋友围成一个圈静默着看着小贵哭,就想我漠然的在屏幕前,看着小贵哭一样,一个小人物的悲惨一下扎在心里。
蓝色的字,模糊的背景,忧郁而又压抑的基调就奠基了下来。对爱情美好的向往,虽然只是一闪而过的芳华,但也展现了初始的美好。影片开头的蓝色与模糊,如果我在影片中,会不会提醒小贵别这样下去,因为命运早已被导演巧妙的暗示给了我们。影片中红色高跟鞋,在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导演运用了声音前置并且强化了高跟鞋发出的声音,使高跟鞋的声音响彻在观众心里,仿佛实在提醒观众不要将它遗忘,而在影片最后,小贵和小坚被打之前的那面红色的墙也在向我们彰显着之后发生的遭遇,而所有的一切在开头已然被巧妙埋下。对爱情的萌芽到破灭,经历的事情让小坚痛苦,最后仅剩的自行车被毁时,小贵也举起了反抗的手。
变幻的镜头,格格不入的小贵,究竟是城市早已人满为患,还是没有一颗海纳百川的心。在影片中,小贵的车被偷之前,一个大全景,向我们展现了繁华的北京下的一个孤独的身影,而倆人在近景下的抽烟,小坚明明会抽烟,但是在被打之前的一次抽烟,还是咳嗽。在车被打时的慢镜头,一种本来就令人心痛的动作,进行夸张性的放慢,在眼前却阻止不了,痛上加痛。爱情的痛苦,失去的痛苦,想挽回却不成。最后小贵扛着自行车,一个人独自走在繁华的大街上,痛苦、无助、格格不入。
十七岁的单车,俩个不同的人,不同的爱情,在同一座城市,走向了相同的结局,失去爱情,失去单车,失去了一种被城市包容的心而显得格格不入,十七岁的单车,十八岁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