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doxAAR#13】刚果-非洲力量

在本期战报中,我们将使用刚果开局,达成成就“非洲力量”。

由于文字记载的缺失,刚果王国早期的历史已不可考,只有在当地人的传说中对其有零星描述。但通过这些被记载下来的传说,我们可以知道大约在10-11世纪,刚果河口便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农业聚落。而在14世纪下半叶,这些分散的聚落被尼米·卢克基统一为一个部落联盟国家。
1483年,葡萄牙人抵达刚果,此时在国王恩济加·恩库武的统治下,刚果王国的中央政权已经相当巩固,但在整个刚果河流域,仍有不少部落独立于国王的统治之下。此时葡萄牙在刚果的势力并不稳固,因此他们选择了同刚果王国建立较为友好的外交及贸易关系,并帮助后者实行对周边部落的征服。在葡萄牙人的帮助下,刚果王国得以迅速征服这一区域内的其他部落,成为当地的主要政治势力,但这也使葡萄牙势力逐步渗入刚果。
1575年,葡萄牙在与刚果毗邻的安哥拉地区建立了新的殖民地,随着葡萄牙势力在此地区的稳固确立,其与刚果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1622年,葡萄牙人违背盟约,派军入侵刚果南部,但随即便被时任刚果国王佩德罗二世率兵击败。此后佩德罗二世及其继任者加西亚二世先后尝试与同葡萄牙有利益冲突的荷兰及西班牙人联盟,但成效均不明显。
1665年,刚果王国在姆布韦拉战役中失利,国王安东尼奥一世被斩首,刚果王国分裂为多个互相竞争的小国,它们为获得对刚果的绝对统治权而爆发内战,战争持续有半个世纪之久。1709年,佩德罗四世即位,国内局势略为稳定,但其国力已然受到严重摧残,无力反抗欧洲殖民者对其进行的征服活动。最终在1885年,王国被法国、葡萄牙及比利时殖民者所瓜分,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而在游戏中,这段恢弘的历史以国家理念的形式被记录下来:

可以看出在当前版本下,刚果大部分理念加成不大,其亮点在于“+5%训练度”及“+30%改善关系”,但位置都很靠后,总体来说较为一般;且刚果周围并没有什么理念足够强大以至于我们值得为其牺牲点数转文化的可成立国家(基塔拉、的理念比起刚果强不到哪里去;阿克苏姆离我们又太远)。因此在整局游戏中我们必须保持快速扩张以保证时刻具有对任何敌人的体量优势:

整局游戏的大致思路就是这样,具体内容待我们进入游戏详细了解:
————统一刚果部落————

我们开局坐落于南刚果盆地的西部,拥有刚果诸国中最高的发展度及卢安果、恩东戈两个忠诚的附庸,是当之无愧的区域最强国。然而对于我们的最终目标——统一非洲来讲,现在的实力实属杯水车薪,甚至连击败同为区域强国的基尔瓦、埃塞俄比亚等都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开局的首要任务便是将其他刚果部落纳入我们的统治之下。
虽然我们的体量大于同区域内任何一个国家,但要在短时间内完全击败它们,我们就陷入了数量劣势。因此在游戏前期我们还秉持着拜物教信仰的时候我们主要选择崇拜物“姆瓦里(Mwari)”以提高训练度,进而提高战损比,减少数量劣势,同时提高全歼的可能。


在完成任务“建立军队”,获取周边省份的宣称之后,我们便可以向其所属国家扩张:

南非地区小国林立,一级要塞较多,大幅折扣了我们的扩张速度。因此我们选择在刚果节点选择“渗透式贸易”的贸易政策,加快间谍网建设速度进而提高我们的围城能力。

对于盟友较多的国家,我们孤军奋战显得有些困难,这边我们可以选择结盟一些国家以帮助我们分担火力,推荐选择卢巴、卡曾贝等位于南刚果盆地东部,我们暂时还无法扩张到的国家。

在占领敌方所有省份之后,我们便可与其和谈。由于信仰拜物教的国家教少且很大一部分不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内,因此在向拜物教国家扩张时我们无需太在意侵略扩张影响,直接单独和谈各自完全吞并就好。


由于持续的战争,我们的人力损失极为严重。因此第二项政府改革我们选择“军事化社会”以加快人力恢复速度。

1452年7月4日,我们统一了整个南刚果盆地,待造核完成之后便可以完成任务,与东非及大湖地区的国家陆路相接,那么接下来我们的任务便是向它们扩张。

———东非·斯瓦西里———
此时距离游戏开始已经过去了8年,一般情况下奥斯曼已经准备好向马穆鲁克扩张,因此我们需要尽快征服东非以尽快打通前往埃及的道路。而大湖地区深居内陆,较难受到其他强国的影响,我们并不急于向其扩张,只需要在其同我们的敌人结盟或者打算加入针对我们的包围网的时候给它们一点小小的刚果震撼即可。

作为大津巴布韦衰落后的产物,穆塔帕及马拉维等部落王国将会是我们东进之路上首先要面对的几个敌人。同为拜物教国家,它们的陆军质量并不会比我们先进多少,将其征服问题不大。

穿越津巴布韦高原一路向东,我们便来到了基尔瓦苏丹国的领土。作为波斯人及阿拉伯人的后裔,其信仰着先进的伊斯兰教,并早已接纳了封建主义思潮,这使得他们的军事科技远比我们先进(5:3);且仰仗印度洋贸易带来的财富,纵使其体量远小于我们,其也能维持一支规模不小的陆军。这种难以用数量弥补的质量差距,让我们的征服之路不再一帆风顺。

如上文所述,之所以我们同基尔瓦的陆军质量差距如此巨大,其根源在于我们军事科技的落后。而科技的落后固然与我们连年征战无暇内顾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思潮的落后。因此接纳封建主义思潮将是我们追赶科技的第一步。
我们地处非洲内陆,同封建社会相隔甚远,依靠思潮的自然传递可谓天方夜谭。因此我们必须要自力更生,自己将封建主义思潮种出来。由于任务树的要求及相对有利的地形(平原),我们的首都姆彭巴可谓种思潮的最佳选择。
种思潮是一件君主十分花费君主点数的过程,我们可以选择在其所属直属州施行“鼓励开发”的政策以减少君主点数的投入。

在之前的扩张中我们已经征服了数个发展度大于10的省份,因此在将姆彭巴的发展度提高至30之后,我们便可完成任务,获得一支时效为100年的殖民队及相应的正面修正:

我们周围的可殖民省份大致可分为三类:
东非高原的内陆省份:经济效益及战略地位均较低,不予考虑。
几内亚湾沿海省份:没什么经济效益,但可以藉此向西非诸国发起进攻。
罗安达、本格拉:任务要求;且本格拉为属于刚果节点的贸易中心,经济效益较高。
固然西非诸国是我们的主要扩张对象之一,但由于科技的落后,我们的殖民速度几乎一定赶不上西非诸国相互兼并的速度,且我们还可以通过将来会由芬吉所拥有的陆路通道到达西非。因此我们选择先殖民罗安达及本格拉以确保刚果节点能被我们完全控制。
接纳封建制度思潮后,我们成功跻身列强之列,但好像没什么用处。

目前我们和基尔瓦差了两级较为重要的军事科技,且基尔瓦亦会自行提升军事科技,因此我们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彻底拉平同基尔瓦的科技差距。此时已经是1469年,不出意外的话奥斯曼应该已经开始向叙利亚扩张,我们不能在基尔瓦这里浪费太多时间。

注意到第五级军事科技“标准化的长矛”并未提供军事战术加成,相对于第四、六、七级科技而言重要性较低。因此我们选择在将军事科技提升至四级之后趁军事战术同基尔瓦相对持平(军事战术受训练度影响)时直接向其宣战。

由于兵种点数的落后,我们的陆军质量远逊于基尔瓦。因此在战争中我们要避免同基尔瓦主力直接交战;同时尽量将军队布局的较为紧密,以确保在可能触发的重要战役中我军能取得数量优势。
最终在战略纵深及数量优势下,我们战胜了基尔瓦,但由于海军的缺失我们未能登上桑给巴尔岛。因此在和约中我们选择吞并其在大陆上的所有省份,打开向非洲之角扩张的道路。

———东非·非洲之角———
一路向北,我们告别黑人世代居住的家园,走向从未来过的新天地。探索未知令人心驰神往,但远处的奥斯曼帝国不容许我们在此浪费时间。因此我们选择向当地的一个逊尼派小国共享地图信息,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快地向非洲之角地区的国家扩张。

随着省份数量的增加,我们的行政容量愈发趋近饱和,在1.34.x版本后超出行政容量会对行政效率有所减成,对我们的扩张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些附庸国以减少行政容量,同时减少因核心化省份造成的行政点数消耗。但成就“非洲力量”要求非洲大陆的每个省份都必须由我们自身拥有并造核,也就是说最终这些附庸国还是要被我们吞并,而对于我们可以释放的大多数附庸国来说,其宗教及文化和我们均不相同,因此我们不能够建立太多附庸国,也不能将太多省份划分给他们。

换言之释放附庸国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过程,提高扩张效率的根本办法还是在省份战争分数花费、核心化花费、行政容量上限/省份治理成本及行政效率几个方面入手。因此我们首发行政理念以降低核心化花费、同时提高行政容量上限,虽然以我们的行政点数消耗速度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后者点出来。

受视野限制,我们的扩张活动并不会对太多国家造成侵略扩张影响;但统治太多不同文化组的省份给我们应对叛乱造成了极大压力,且转变国教之后叛乱风险还会继续加深。因此第一个时代能力我们选择“封建法理法”以减少较早征服省份的叛乱度,尽可能避免回调前线部队镇压叛乱进而降低扩张速度。

自非洲之角开始,我们便来到了北非次大陆。我们可以将此处贸易竞争力较强的省份(河口、贸易中心等)加入贸易公司以提高在对应节点的贸易竞争力。

约1482年,为传播他们的教义,伊比利亚的探险家到达刚果西海岸。我们可以容忍他们的存在,但这无疑会使得天主教义在国境内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以至于和传统的拜物教信仰发生冲突;而闭关锁国虽然可以暂时推迟这一问题,但也会使得之后我们转变主流宗教的过程变得更加艰难。
作为主要宗教之一,天主教无论是在传教能力、维稳能力还是在特殊机制上都远强于拜物教;且拜物教作为原始宗教,相对于其他宗教来说更容易被转换。由是观之我们并没有什么保持拜物教信仰的必要,因此我们选择容许他们的存在以在他们的帮助下尽快改信天主教信仰。

但无论我们如何选择,欧洲人的到来都会让我们达成任务“名副其实的王国”的全部条件。如果我们完成这个任务,就会解锁能够让我们获得探险家的任务“刚果海军”,同时无可避免的将政体改变为君主制。固然在1.34.x版本更新后,君主制政体得到了一些新的强力政府改革,但成为君主制国家也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成为游牧的机会,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是否选择完成这项任务还请读者自行斟酌(我个人推荐保留部落政体以谋求成为游牧,但在本局游戏之前我对非洲大陆了解极少,不知道芬吉的诞生会开辟连接西非的另一条道路。为了尽快通过几内亚向西非扩张,我选择了改革成为君主制)。

改革成为君主制之后,第二级政府改革我们选择“加强贵族特权”以提高人力恢复速度。
图丢了,别问为什么
继续向非洲之角扩张,在和约中将欧加登及瓦尔桑盖利两个小国完全吞并。这边阿达尔同我们是非联合作战关系,我们需要花费双倍战争分数才能夺取其省份。为缩短停战期,我们选择仅夺取达瓦罗及德盖哈布尔两个省份以同埃塞俄比亚帝国接壤从而尽快向其扩张。

在非洲东海岸建设好运输船队之后,我们便可在莫桑比克海峡对岸的马达加斯加岛扩张。

坐落于高原之上,处在诸多异教徒包围之下的埃塞俄比亚帝国,应该就是欧洲人传说中祭司王约翰所统治的国度。如若为真,那也就意味着我们离埃及已不远了。固然他们孤立无援,但依靠埃塞俄比亚高原上诸多的要塞及山地省份,我们与其正面交锋依然比较吃力,因此我们还是选择换家战术以空间换取时间,总之我们别的不多,烂地多的是。
在和约中尽可能夺取其与马穆鲁克及阿达尔相邻的省份,在与马穆鲁克接壤的同时避免阿达尔趁埃塞俄比亚战后虚弱时向其扩张。

在断绝阿达尔向埃塞俄比亚的扩张道路之后,其只好选择要求埃塞俄比亚释放国家以尽可能地削弱这一宿敌。那我们直接照单全收。

此战之后非洲之角基本被我们所控制,我们也赶在了奥斯曼帝国之前到达了埃及。之后我们的任务便是趁此良机直接堵死埃及与马格里布及马什利克等地区的通路以防奥斯曼帝国等外部势力干涉我们对埃及的征服。
————夺取埃及————
自大湖地区开始,沿尼罗河一路北上,我们便来到了埃及。尼罗河的滋养,成就了这片被称为“地中海粮仓”的全非洲最为富饶的土地。而这片土地的拥有者,便是全非洲最为强大的国家——马穆鲁克王朝。
早在伍麦叶王朝时期,马穆鲁克(مملوك)便以伊斯兰哈里发的雇佣兵形式出现。1252年,埃及的实际执政者舍哲尔·杜尔宣布废除阿尤布王朝末代苏丹阿什拉夫·穆萨,由自己的丈夫、马穆鲁克禁卫军首领艾伊贝克担任苏丹,马穆鲁克王朝正式建立。随后在拜巴尔斯等苏丹的统治下,马穆鲁克王朝在抗击蒙古人侵略和驱逐十字军的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逐渐确立了自己在埃及、叙利亚等地的统治地位。15世纪后,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等问题,王朝开始陷入衰落。
虽然已经不再强盛,但作为埃及、叙利亚的拥有者及两圣地的监护人,马穆鲁克王朝的军事实力依然不可小觑。相较于其本身,我们的陆军数量占优,但依靠其政体,马穆鲁克的陆军将领质量普遍较高,这也使得我们需要通过领先军科等方式缩小陆军质量差距。思潮落后很难使科技领先,而等文艺复兴思潮从埃及传到刚果又属于天方夜谭,因此我们选择在姆巴塔等距离姆彭巴等大城市较近的省份种思潮。

然而马穆鲁克作为逊尼派大国,往往拥有较多盟友,它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方的数量优势,因此在围城等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各支军队布局的较为紧凑些以防被逐个击破。

白和敌军盟友以扩大数量优势,同时减少后院起火的可能。

随着马穆鲁克陆军的损耗,奥斯曼帝国也趁机向其宣战。此时我们已经攻占开罗,需要抓紧时间在叙利亚地区占领省份以尽可能减少奥斯曼能夺取的省份数量。

奥斯曼同马穆鲁克停火后我们也与其和谈,在和平条约中夺取埃及地区与外界相邻的所有省份以防其它国家向马穆鲁克扩张使达成成就复杂化;同时打开前往马格里布的通路。
在Europa Universalis IV中,只有被我们发现的国家(而非发现我们的国家)才会受到侵略扩张影响,而只有在发现其首都(而非其任意省份)后才能算是发现了这个国家。在签订和约时我们仅仅发现了奥斯曼在叙利亚地区的省份,因此只要我们不手欠点击这些省份(这会导致发现其首都),奥斯曼就不会受到侵略扩张影响;且除奥斯曼及被击败的马穆鲁克外,中东地区并没有什么逊尼派强国,也就是说本场战争我们几乎可以在不考虑侵略扩张影响的情况下征服省份。

然而本场战争结束后我们不得不发现奥斯曼帝国及其他逊尼派国家了,因此第二项时代能力我们选择“正当化战争”以降低其对我们的侵略扩张影响,尽可能地减少包围网的潜在成员。

作为马穆鲁克王朝的替代品,我们被奥斯曼设为了新宿敌。这边我们可以与卡斯蒂利亚等奥斯曼帝国的原有宿敌结盟以共同对抗其,同时为我们在接纳思潮及在马格里布地区扩张等提供帮助。

继续在非洲之角扩张,在和约中尽可能多地征服省份。

击败阿瓦尔之后我们便达到了1000发展度,可以将政府等级提升至帝国以提高行政容量上限,同时加快各省份的自治度降低速度。

————吞并西非————
正当我们的殖民者还在几内亚湾沿岸步履蹒跚时,我们意外发现了非洲仅剩的三个未被我们攻击过的区域性强国——突尼斯、摩洛哥以及桑海。其中桑海凭借开局的体量优势已经几乎完全控制了尼日尔及萨赫勒地区,以我们现在的行政效率想要吞并其至少需要五至六次左右的战争;可以说达成成就的时间就是由向桑海扩张的时间所决定的,因此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便是尽快开始向桑海扩张。

提前索要地图信息,避免在战争中浪费时间探索未知之地。

第二时代的第一个战争目标选择“宗教战争”以配合外交理念中的“灵活谈判”,加快扩张速度(似乎只有这一个选项)。

事件“苏丹诞生新的国家”发生后,我们和位于西非的瓦达伊之间的未殖民省份便被新国家芬吉拥有并控制,那么我们直接将其吞并以打开前往西非的道路。

当我们还在伪造芬吉省份的宣称时,我们同马穆鲁克的停战停战协定到期了。为避免其加入针对我们的包围网,我们需要再次向其扩张。
在和约中夺取其和奥斯曼帝国相邻的所有省份以阻止奥斯曼帝国继续南下增强自身实力。战后可以释放附庸叙利亚,将来有机会的话可以收回其被奥斯曼帝国占据的核心省份。

击败奥斯曼之前,在中东扩张不产生包围网是几乎不可能的。虽然得益于卡斯蒂利亚及葡萄牙等盟友,包围网不敢向我们宣战;但由于我们自身实力不足以单挑整个包围网,因此其也不会主动消散。而奥斯曼帝国和我们互为宿敌,想要让它主动退出包围网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善包围网内的其他小国的关系,让其退出包围网,进而使包围网自行解体。

三发宗教理念以加快传教速度及正统信仰容忍;同时获取一个通用的宣战理由。

不久特利腾大公会议召开,相较于提高改善关系效率(加快侵略扩张影响消退),我们更需要提高传教强度(增强维稳),因此我们选择在会议中支持强硬派。

宣称伪造完成后(我们没有时间等到宗教理念完成再开战),我们便可向桑海和其盟友宣战。本场战争我方同时具有数量优势及质量优势,打赢不成问题;但由于征服较早,几内亚——刚果一线并未建设堡垒,因此我们需要在几内亚驻军以防敌军突入首都姆彭巴一带。
由于我们是向瓦达伊宣战,因此需要先行与桑海签订合约以接壤卡奈姆-博尔努再将其与瓦达伊吞并。可以见得吞并卡奈姆-博尔努后我们的过度扩张过高且行政点不足以核心化新征服的每个省份,因此战后我们选择释放卡奈姆-博尔努为附庸国以减轻应对叛乱的压力。

这边任务“开发刚果”所提供的殖民队即将到期,在完成几内亚的殖民过后我们选择抢先殖民海岸角及黄金海岸这两个位于象牙海岸节点的贸易中心省份以防其被其它殖民国所占据。

向桑海的新盟友卡齐纳宣战以刷新停战期,不过在和约中可以考虑夺取泰捷尔希等通往马格里布的低发展度沙漠省份。

第三次进军马穆鲁克,夺取成就要求的所有省份。

与威尼斯、俄罗斯等奥斯曼的其它宿敌结盟以遏制更大规模包围网的形成。

现在非洲地区只剩下马格里布地区的突尼斯、摩洛哥两个国家及欧洲殖民者(葡萄牙、卡斯蒂利亚)没遭受过我们的进攻。其中后者主体位于欧洲,省份遍布全球,处理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先向马格里布地区扩张,同时开辟前往伊比利亚的道路,之后再将欧洲殖民者赶下海。
————控制马格里布————
作为地中海沿岸的逊尼派大国,突尼斯及摩洛哥经常能够同奥斯曼帝国达成军事同盟。这虽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卡斯蒂利亚等强国向其扩张,但也给我们的扩张带来麻烦。因此在正式向其扩张前我们需要先向其不与奥斯曼结盟的盟友宣战,进而中断二者与奥斯曼的同盟关系。而这个国家一般会是杰里德、图古尔特、阿尔及尔等北非小国或者马穆鲁克等。
分别签订合约以岔开二者停战结束时间。在同较晚结束停战的国家交战时可以再次与较早结束停战的国家签订和约刷新停战期。这边我们还没能拿下图瓦特-陶代尼,无法对摩洛哥发动进攻,因此我们先与突尼斯和谈。

停战结束后向突尼斯扩张。在和约中尽可能多地夺取省份。由于之后我们向摩洛哥扩张时与突尼斯还有一战,彼战便可将其完全吞并,因此在和约中不用特意同图古尔特接壤。

再次向桑海扩张,夺取陶代尼以打开向摩洛哥扩张的道路,同时夺取其所有海岸省份避免欧洲殖民者对桑海落井下石。

最后向摩洛哥扩张。在此夺取100%战争分数的土地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过度扩张,而吞并体量较大的附庸(如特莱姆森等)又会浪费时间。因此我们选择令摩洛哥释放体量较大且沿海省份较少(防止被欧洲国家入侵)的特莱姆森为独立国家,同时夺取体量较小的菲斯的核心省份,之后再将其作为附庸国释放。

————反抗殖民国家————
摩洛哥被击败之后,非洲本土的所有国家都已是我们的囊中之物。目前仍在非洲地区占据省份的国家中只有葡萄牙及卡斯蒂利亚两个殖民国未被我们处理过,那么我们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将他们赶下海,建立属于非洲人的非洲。

断绝同二者的盟约之后,我们选择其宿敌法兰西作为新盟友以帮助我们夺取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权(击败其海军或者攻占省份直布罗陀)及进攻伊比利亚本土等。

虽然马穆鲁克王朝境内所有成就要求的省份均已被我们征服,但留着一个逢吾必反的国家没什么意义,因此在停战结束后我们再次向其宣战,在和约中夺取麦加等省份以提升传教力量,其他省份发展度较低且叛乱度较高,可以考虑将其作为独立国家释放。

停战结束之后我们便可向葡萄牙及卡斯蒂利亚扩张。
趁法兰西击败卡斯蒂利亚海军的空隙,我们抓紧时间登陆直布罗陀,开展在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围城行动。同时在南非、几内亚等其占有省份的地区布局军队,尽快夺取其控制权。不用太在意敌方的少量登陆军队,我们省份数量较多,发展度较低,其占领几个不会对战局产生太大影响。

同卡斯蒂利亚和谈,夺取成就要求的所有省份。
不难想象此战之后二者会继续在非洲大陆殖民,因此在此战中我们夺取直布罗陀方便在下次战争中开展对其本土的攻势。

同葡萄牙和谈,夺取成就要求的所有省份。

同桑海的停战协定结束后,我们继续向其扩张,在行政点数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征服其省份。

外交理念完成之后,停战导致的稳定度惩罚将从原来的5点降低至3点,且刚果任务树给予我们用之不竭的教廷影响力,可以用来提升稳定度。因此为加快成就达成速度,在处理完摩洛哥及卡斯蒂利亚、葡萄牙之后,我们可以直接一个破除停战协议将桑海完全吞并。
待所有省份核心化完毕之后,我们便统一了整个非洲大陆,达成成就“非洲力量”。


Q.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