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推普纪实】刺绣产业发展调研——机绣创新,再续千秋

2023-07-31 22:53 作者:禹君语绣  | 我要投稿


许洛古道穿村而过,如同曾经的商业生命线,催生了无尽的繁荣生机。岁月流转,昔日名噪一时的晋商会馆已鲜为人知,然而,时代依然眷顾这个村庄,为其赋予了新的发展机遇。

01

#百载春秋,顺店刺绣 #

顺店刺绣,邻里口口相传曰绣花,已有数百载春秋。

相传顺店镇的刺绣与丝织,同根同源,起源于明末清初。古时候的顺店妇人,偏爱装扮,常常将鸡冠花和鼠咬线巧妙地卷扎起来,用作绣花的线料。这一传统工艺,极具生命力。自幼年起,女孩子们便随着母亲、祖母学习刺绣技艺,为长大成人后制作华丽衣裳做准备。

从宋朝开始,顺店的刺绣便沿着许洛故道,走向神州大地,而刺绣技艺,也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世代传袭,为新时代刺绣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顺店机绣

顺店绣户们用心绣出了一个时代的繁华。然而,随着中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各地刺绣需求的激增,传统手工刺绣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数控机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顺店镇刺绣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如今,顺店镇刺绣巧妙地将“机绣”与“手工绣”融为一体,走出了一条面向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特色之路。

02

# 实地探访,机绣创新#

今天线下实践团队为探寻了解顺绣目前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当地多家绣厂,拜访当地绣户了解情况。

在两位顺店刺绣产业老板带领下,“禹君语绣”团队深入各地绣户家中,对刺绣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地考察。当地积极响应“一村一品”的号召,形成整体化、规模化、精细化的刺绣产业链。一家刺绣,一家缝制;一家做戏服,一家做传统服饰……每家都有专精产品和独家特色。

绣坊既加工又制作,戏服和传统服饰同样兼顾。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同时生产多元化的产品;在共同盈利的同时避免了相同产业高度集中导致的的恶性竞争;在使用“机绣”开拓广阔市场的同时不忘“手工绣”生产“大师之作”,顺绣正在通过不断创新,萌发新的生机,走向大众视野!


在参观杨氏禹绣的服装制造厂时,实践团队进一步了解到目前顺绣产业蓬勃发展,在全国戏剧服装批发订购产业已然成为重要一环。非遗传承人杨老板自豪地对我们说:“全国‘海底捞’的服装基本都是从我这儿出去的!”在生产戏服等传统服饰的同时,当地企业也积极生产定制服装,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通过调研发现,当地产业在电商直播时会面临语言不通以及缺少优秀创作内容人才的问题,团队决定将通过推普、电商直播培训来帮助当地刺绣产业更好的传承发展。

在光影中流转的精彩,是舞台上的一幕幕。一出好戏场上演,一杯冷暖台下知。虽然终将曲终人散,然而戏服上仍然承载了诉不尽的故事。各式各样的戏服、秧歌服、鼓服,从这里出发,走向全国各地,给乡亲们、相关爱好者带来欢笑与文化慰藉。

顺店刺绣的复兴不仅仅是顺店镇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更是中国传统戏剧等民间文化继承发展的一步妙棋。

发展好顺绣,记得住乡愁,续写顺店的千年春秋!绣户的手上,是中国文化的薪火相传、是华夏文明的静水流深。绣户手中的一针一线,都是在传承祖辈们的优秀传统手艺,都是在记录着历史的沧桑。

让我们一起,助力顺绣走向远方,让这种文化得以薪火相传,让这种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让我们一起,让顺绣的光芒照耀在更多人的心中,让更多的人了解顺店,了解顺绣,了解那些流传已久的技艺与史诗!

【推普纪实】刺绣产业发展调研——机绣创新,再续千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