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9.30 修正主义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30、修正主义
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一种资产阶级思潮。它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在马克思主义词句掩盖下,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毛泽东同志指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否定马克思的普遍真理,这就是修正主义。修正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i]
修正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逼得它的敌人不得不改变策略,把自己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从工人运动内部进行破坏和腐蚀活动。在资本主义国家,修正主义的社会基础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用一小部分超额利润培植起来的工人贵族及其代理人,在工人运动内部,从思想理论方面,篡改马克思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爱德华·伯恩施坦是修正主义理论的鼻祖。后来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又为卡尔·考茨基等机会主义领袖所接受。他们以最嚣张的态度和最完整的形式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修正”:在哲学方面贩卖“新康德主义”,用庸俗进化论和诡辩论代替革命的辩证法;在政治经济理论方面修改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提出“超帝国主义论”和庸俗的“生产力论”,竭力掩盖帝国主义的矛盾,否认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社会主义学说方面反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特别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鼓吹阶级合作和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背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奉行社会沙文主义。列宁说;“临时应付,迁就眼前的事变,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忘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忘记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整个资本主义演变的基本特点,为谋取实际的或可以设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就是修正主义的政策。”[ii]这就是修正主义的实质。
修正主义是一种国际现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它曾以各种形式多次出现。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是“来自右面的修正主义”。此外还有“来自左面的修正主义”。这种修正主义往往用最革命的词句和最激进的次态,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因此更加难于识别。
注:
[i]《毛泽东选集》第-卷,第417-418页。
[ii]《列宁选集》第2卷,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