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碳中和近期热点

2021-08-03 07:50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一、政治局会议


1、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 7 月 30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 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2、“坚持全国一盘棋”。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目前中国正在安排碳达峰、 碳中和“1+N”政策体系,包括十方面内容。而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推出,就是全国一盘棋的重 要机制,未来还要纳入更多的行业、更多的品种与更多的机构,以期用碳定价的“市场之手” 对“减碳”形成支撑。


3、“纠正运动式‘减碳’”。


面对碳中和,运动式“减碳”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虚喊口号、 蜂拥而上,抢风口、蹭热度、追热点;另一种是过度行动,超出了目前的发展阶段而采取不切 实际的行动。由于各个地方情况不同,达峰基础条件以及达峰时间、峰值会存在差异,各地需 要根据自身情况,研究确定各自达峰方案、达峰重点和实施路径,实现差别化和包容式低碳转 型,从而避免运动式“减碳”。当前,“过”和“不及”的表现都存在,因此制定全局的、长 远的行动方案尤为关键。


4、“先立后破”。


先把减碳的基础设施做好,在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才能开始去 煤减碳。具体来说,包括新能源系统、电力体制改革、碳排放权交易等多方面工作。与欧美发 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还需要高质量增长。如果先破后立,那将对经济造成较大冲 击。先立后破是最为稳妥的做法,现阶段保障能源安全、电力充足稳定供应依然重要。


5、“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如果任由“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会有三个直接影响:


一是直接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二是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


三是直接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 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


《规划》提出,到 2025 年,资源循环 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


其中,主要资源产出率比 2020 年提高约 20%,单 位 GDP 能源消耗、用水量比 2020 年分别降低 13.5%、16%左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 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 6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 60%,废纸、废钢利用量分别达到 6000 万吨和 3.2 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 2000 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 5 万亿元。


2、围绕三大领域,提出循环经济发展主要任务。


《规划》围绕工业、社会生活、农业三大 领域,提出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通过推行重点产品绿色设计、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是通过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加 工利用水平、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促进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


三是通过加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利用、推行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 


3、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规划》部署了“十四五”时期循环 经济领域的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包括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园区循环化 发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等五大重点工程,以及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六大重点行动。


三、国家能源局发布 2021 年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 


1、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能源需求较快增长。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 2021 年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可再生能源并网情况。进入二季度,能源消费增速较一季 度有所回落,比如全社会用电量,一季度增速 21.2%,上半年增速 16.2%,比一季度增速下降 5pct,但煤电气消费均快速增长,“淡季不淡”新特征凸显。 


2、2021 年上半年我国能源形势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工业用电贡献率明显超过往年水平; 天然气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工业用气超过往年水平。


二是能源供需总体处于紧平衡状态。今年以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连续 6 个月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部分地区采取有序用电措施;煤炭 供应偏紧,价格高位震荡。


三是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国家能源局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印发《2021 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清洁能源消纳情况综 合监管工作方案》,截至 6 月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合计约 9.9 亿千瓦, 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 43.9%,较去年同期提高了 2.9pct,上半年以上新能源累计发 电量同比增长 10.2%。


3、上半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


截至 2021 年 6 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 机达到 9.71 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 3.78 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 3214 万千瓦)、风电装机 2.92 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 2.68 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 3319 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持续增长。


2021 年 1-6 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 1.06 万亿千瓦时。其中,规模以上水电 4826.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4%;风电 3441.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 44.6%;光伏发电 1576.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 23.4%;生物质发电 779.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 26.6%。可再生能源 保持高利用率水平。


碳中和近期热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