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白马战神 淮海国篇》第二章 首战鬼方

2020-06-11 23:42 作者:彩虹勇士号  | 我要投稿

六八二三年的冬天格外寒冷,背井离乡的黄族难民们从淮海国的西面和北面涌入淮海国,他们本不是胆大妄为的匪徒和盗贼,但是在死亡的威胁面前他们只有铤而走险。

按淮海国和渤海国的法律,黄族人可以成为和天国人平等的一等公民,在战争尚未开始之时这两个邦国就成为逃奴和黄族秘密团体的藏身之地。这样的法律曾带给淮海国长久的和谐繁荣,黄帝的子民就这样在异族的统治下过着可以忍受的生活,繁荣发达的商业让天国人即便不压榨奴隶也可以过上优渥的生活。然而现在,天国的奴隶起义和从岭南都护府发源的天狼起义证明,即便大多数奴隶已经失去了祖先仇恨的记忆,但只要经过煽动和组织,也能同天国的军队一较高下。淮海国的黄族人生性好勇斗狠,祖辈们传承的仁义教育又让他们同情从外乡逃难而来的流民,流民窜匪啸聚山林,淮海国官兵又被商业利益腐蚀不堪一击,团练乡勇割据一方,渐成尾大不调之势,天国的奴隶贩子时常越境掳掠,贩卖人口,诸多变故竟成千年未有之变局。

对于从华夏诸国逃亡的难民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这似乎只取决于官员们的个人立场。以相国李绍荃为首的黄族高官一方面厌恶难民偷盗抢掠,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黄族同胞的支持,他们一面下令赈济难民,又一面命令士兵故意将难民赶去南方战火燃烧的地方,岭南都护府和黄海国则十分反感淮海国纵容难民出入的行为,多次在天国提出抗议,双方争执不下,以至到了刀兵相向的程度。就是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下,蜜獾军团伪装成雇佣兵成建制地渗透到淮海国境内,在东方战场的小小角落里招兵买马,发出改变战局的惊天一击。

此时的松鼠拥兵团(蜜獾军团)正忙着建造营地,拉着难民中最精壮的人参军入伍。到了六八二四年三月,松鼠拥兵团已经增加到5000人,军营附近建立起了难民营、市场、工坊、农田等设施,前来视察的相国李绍荃在给淮海国主的奏章中评价道:“……自西乡游击以下皆是黄族,然其军容肃整,官兵欢洽,上任以来未闻民变,偶有纷斗旋而和解。”将文心(吾夷)管理的西乡难民营地视为牧民典范。

然而六八二四年三月七日,同为天主臣属,负责管理亡灵的鬼方以淮海国包庇邪恶分子为由,向淮海国宣布正式战争,与此同时淮海国协和派也发动叛乱,要求将淮海国境内的黄族人都变成奴隶。

协和派认为,神圣联军必将击败邪恶联军,天主和天帝一定会扫清东方世界的所有反抗。因此,淮海国要做好天主和天帝的臣子,以免在最终审判里被定成罪人。他们主张坚决禁止非法贸易,肃清非法移民,限制国境内“黄皮牲口”的数量,积极参加神圣联军的行动,与天国共享神族荣光(故称协和)。

整个四月,松鼠拥兵团参与镇压了周边几场协和派叛乱,磨练了作战技能。但是随着鬼方主力部队的迫近,松鼠拥兵团(蜜獾军团)只得紧急疏散当地的居民和难民,全军上下做好了逃跑的准备。此时鬼方西路大军正向庐州府进发,东路军已经开始围攻松江府,岭南都护府的军队则部署在淮海国的边境上抓捕逃兵和难民,情急之下,文心(吾夷)使用雪王夕岚留给他的龙符,调集十六条茉莉商会中的渤海国商船为他解围。四月二十七日,在商船还没到达的时候,庐州府守军派出三千精锐督战队前来,他们由天国士兵组成,要押送松鼠拥兵团进庐州府驻防。

谁都知道庐州府挡不住鬼方大军,进城只有死路一条。当晚文心(吾夷)假装欢迎督战队,用歌女和美酒款待督战队军官。在督战队放松警惕时文心(吾夷)跳进事先挖好的地道逃走,随后九光带着拥兵团杀进营地,将督战队全歼,缴获了三千具精良铠甲和其他物资,尸体埋进事先挖好的坑中,连夜将地上被血浸透的土也铲掉,次日早上这才向南进发,又抢劫袭击了沿途驻军府库补充装备,四月二十九日晚他们登上前来接应的商船,沿着阿姆河顺流而下前往松江府。

为了运输更多士兵,商船拆掉了水密舱隔板,甲板和船身上开凿了更多孔洞以便呼吸。时值盛夏,船舱中十分闷热,以至于有一名十五岁士兵在舱中身亡。由于鬼方不想同渤海国发生冲突,船只在经过鬼方控制区时竟未遇排查。

五月九日,松鼠拥兵团所部五千人顺利登陆松江,他们在阿姆河里洗了个澡,换上铠甲和崭新的军装开进城内,他们唱起松鼠拥兵团的团歌

《保卫阿姆》:

西岭苍苍,东海茫茫/阿姆河畔好风光/茉莉会绽放/在我可爱的家乡。

抬眼远望,军旗飘扬,母亲呼唤,回到家乡/大河的子民啊,奋起抵抗!

大河的子民啊,奋起抵抗!

地龙嘶吼,战鼓隆隆/敌军阵列万千重/他们正猖狂/在我可怜的家乡。

拿起武器,携手前进,与子同袍,岂曰无衣/大河的子民啊,万众一心!

大河的子民啊,万众一心!

战火熊熊,大地殷红/万千健儿提玉龙/他们正坚守/在我可敬的家乡。

阿姆哭泣,兄弟素衣,铸剑为犁,与子同期/大河的子民啊,保卫母亲!

大河的子民啊,保卫母亲!

城中官绅百姓并不知道这支军容严整的“雇佣兵”从何而来,但是知道佣兵团的歌声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至少他们表明了自己不是鬼方或者天国的种族主义者。

但城中守军并不把这支军队放在眼中,因为这只5000人的部队里竟没有一匹马,更别说地龙和飞龙,连拥兵团长文心(吾夷)都是和士兵一起徒步走进城的。没有巨兽不说,整个拥兵团都是由身材矮小的“黄皮牲口”组成,看起来他们和高大魁梧的天兵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松江城里驻防的军队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淮海国正规的地方军,约有三万人,但是地方军精锐早被抽调去岭南战场对抗大魔国了,剩下些老弱病残和地痞流氓支撑门面。其次是茉莉商会和当地官绅的拥兵团,一共两万多人,比起地方军战斗力强得多,装备也更精良。最后也是最精锐的,是来自天国的“神威龙骑团”,他们骑着地龙身披重甲,天上还有飞龙助战,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战力比前面的五万人加一起还要强。龙骑团的消耗也十分惊人,他们每人每天要吃两斤肉、八两米和四两酒,他们有五百头地龙,每头地龙每天要吃掉四十斤生肉和十斤鸡蛋,十五头飞龙每头一天需要一百斤生肉和三十斤鸡蛋,这还仅仅只是食物需求。

龙骑团驻扎在松江城最繁华的香露大道上,占据了最好的医馆、酒馆、住所,当然还有最好的妓院。天国士兵生性残忍,四处强抢民女,每天都有几十具妓女的裸尸被抛进阿姆河中,这不仅伤害了当地人民,也侮辱了淮海国人心目中的圣河,但当地人为了守城只得默默忍受。

而可怜的松鼠拥兵团,则只能驻扎在已成废墟的西南城区,这里靠近残破的城墙,只有一些穷困潦倒的居民。文心从当地住户身上不仅找不到补给,反而需要匀出些军粮挤济他们,最不能忍受的是龙骑团中的士兵经常过来抢劫,从五月十日到五月十二日龙骑团至少抢劫了十三次军营。

本来松鼠拥兵团并没有能力和龙骑团硬碰硬,但鬼方的进攻给了他们一个难得的机会。五月九日嘉定失守,五月十日青浦失守,五月十三日早地方军与龙骑团的溃兵逃回松江府内城,同日松鼠拥兵团回防内城。龙骑团因为连日激战伤亡惨重,幸存者也大多疲惫不堪,窝了火的天兵又把火撒到了妇女身上,这才让我们心怀叵测的主角找到机会。

五月十三日下午,三十多名龙骑团士兵在酒后侮辱了松鼠拥兵团(蜜獾军团)中的女兵,在一番冲突过后,松鼠拥兵团中尚有七名女兵和三名男兵尚未归队。救人心切的文心(吾夷)随即带着三千人偷袭香露大街,猝不及防的龙骑团仓促抵抗,三百七十四名天兵被当场打死,两千多人缴械投降,松鼠拥兵团有十七人阵亡,六百多人受伤。

本来松鼠拥兵团一方是不占理的,按照法律天国人强奸或者杀害黄族人只能处以行政处罚。但是松鼠拥兵团从妓院中找到了三十七个天国女人,她们是松江城中的大家闺秀,被强迫给龙骑团的高级军官“服务”,此事并未公开,三十七个天国女人被渤海国使馆保护起来,作为谈判的筹码牢牢攥在文心手中。

事发突然,当地官绅纷纷请求渤海国使者,请求他们不要告发“神威龙骑团”以保松江府平安。五月十五日,龙骑团成员被释放,军官被关押,作为补偿,松鼠拥兵团拿走了十五头飞龙,增加了军需供应,驻扎在香露大街并获赔五万两白银,龙骑团所有成员保证不会起诉松鼠拥兵团的行为。

由于松鼠拥兵团掌握了大量松江士绅和龙骑团勾结的证据,加上地方军和龙骑团皆已无力守城,他们就成了保住松江城的唯一希望。松鼠拥兵团一面强迫龙骑团反击,一面并购城内其他雇佣兵,征召百姓入伍,人数上升到一万两千人。

五月十七日,支撑不住的“神威龙骑团”留下两百地龙和其他装备,在松江百姓的骂声中乘船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同日,松江道台吴煦乘船叛逃到鬼方,松江府内群龙无首一片混乱,得知消息的文心(吾夷)没有对部下透露消息,反而在夜晚大雨时在虹桥发动突袭。

由于松鼠拥兵团中多为未经战阵的新兵,所以文心(吾夷)亲率亲卫营前往战场,精锐的响蜜鴷斥候抱着浮木在大雨中渡过护城河,在河上拉起绳索,建起浮桥。随后三千人渡过护城河,沿河岸向南摸索前进,事实证明他们的谨慎是多余的,因为狂妄的鬼方根本没在阵外布置岗哨。深夜,在城内的松鼠拥兵团余部五千人在九光率领下从浮桥渡过护城河,向鬼方士兵的东阵(震旗)发动佯攻,吸引了几乎所有的鬼人战士,随后又快速撤过护城河,鬼人战士们趁机利用守军留下的绳索追上前去,爬上城墙与守军血战。激战至拂晓,在泥泞中埋伏已久的三千伏兵从南面杀入鬼方阵中,一举夺下并毀掉八卦旗中的离旗。

由于灵活凶悍的鬼人战士已经渡河,剩余的僵尸和骷髅因为寒冷无法行动,谁也没想到那个五月的清晨竟会结冰,行动艰难的僵尸和骷髅挤满了护城河上的绳索。从松江城中飞出的飞龙用拖尾铁链上的锋利长勾将护城河上的绳索一一挑断,随后守军从城墙上倒下火油并点燃,鬼方军的攻势瞬间瓦解。

再说回吾夷这边,他在率部夺下离旗后,又攻向西南阵的坤旗、西阵的兑旗、西北阵的乾旗,由于这里没有鬼人战士阻止拥兵团行动,因此他们得以全身而退,在战场的东北方向从容撤向城内。在文心顺利撤回城内后,城上守军欢呼道:“吴煦道台万岁!吴煦道台万岁!”。气急败坏的楚江王一怒之下将叛逃而来的吴煦等人打得魂飞魄散,尸体挂在护城河旁,城上守军仍是欢呼不止,楚江王自知失策,忙让人厚葬他们。

在前作《北风之神》中说过,失去阵旗保护的鬼方部队会受到阳气灼烧,如果失去三面相连的阵旗或总计四面阵旗七天之内鬼阵便会瓦解。在烈日灼烧下,失去阵旗保护的僵尸和骷髅化为一团团黑烟消散,鬼方军再也无法变阵和移动,楚江王只得抛弃那些带不走的亡灵士兵,只带着百余鬼人战士逃到围攻河间城的本阵,他被鬼王打发去镇守近乎空无一人的庐州府。

五月二十五日,松江府外的鬼方军尽数烟消云散,淮海国恢复了对东部地区的控制,茉莉商会的船只载着宝贵的粮食和武器穿梭在阿姆河上,鬼方逼迫淮海国和谈的目标已成泡影。

六月十日,淮海国主加封文心为海西巡抚,管理刚刚收复的淮海首富之地,希望他能尽快率军解救河间之围。但是文心(吾夷)一心只想着扩充嫡系部队,并不想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而让羽翼受损。

正在此进退两难之际,西乡团练使冯楠自告奋勇率领三山之众收复庐州,他在七月九日于庐阳一举斩杀楚江王。鬼方大军只剩下一个大军团围攻补给充足的河间城,再留下去只能白白消耗宝贵的神力。但是鬼王并不想无功而返,他与黄海国私下签订密约,将鬼方的淮北占领区交给黄海国统治,以此换取五万名黄族奴隶带回冥界。

七月十五日,鬼方大军团撤离河间城向北进发,而黄海国则挖走边境上的国界碑,侵占淮北之地,坚称以两国以淮河为界。此时黄海国有二十个天兵军团,淮海国则只有禁军残部和各地乡勇,淮海国主虽然想要开战,但是文心(吾夷)一意避战,冯楠不愿北上,满朝文武也害怕战败。无奈之下,淮海国宣布和谈,双方停止军事行动。

九月一日,国相李绍荃代表淮海国在梅尔斯万国公议会提出仲裁请求,公议会在渤海国、岭南都护府和风王国的干预下数次修改条款,最终达成协议,史称“第一次梅尔斯仲裁”。最终他们在黄海国一条不足百吨的小商船“亚罗号”上签订了《河间条约》。

1.交割治权:将淮北之地交由黄海国治理。(仍保留主权)

2.开放商业:在河间城、苏州城、松江城设立租界并不允许任何驻军,允许黄海国商人自由出入淮海国商港(租界内商业活动免税,不得无理由要求船只离开)。

3.驻军管理费:淮海国一次性支付给黄海国二百万两白银,以后每月支付二十万两白银直至黄海国撤军。

4.法律特权:在黄海国实控区按照黄海国法律管理,任何出入需经黄海国方批准,一切持有公民身份证明的淮海国民需在六八二五年一月一日前离开黄海国实控区或转换国籍。(按照黄海国法律,黄族人只能作为奴隶存在)黄海国公民或岭南都护府公民在淮海国违法需按公民所属国法律处理。

5.修改协议:本条约修改需经由梅尔斯万国公议会同意。

黄海国代表:亚罗号水手长芦斯携电王托尔手书代替签字。

淮海国代表:淮海国国相李绍荃携淮海国主旨意代替签字。

《河间条约》是天国各成员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平权邦与特权邦之间的矛盾加剧,为以后的全面冲突埋下伏笔。

但对于文心(吾夷)而言,虽然这事丧权辱国,但又不是卖自己的祖国,他十分高兴看到天国各邦内讧。但是在那之后,他会无数次后悔抱有这样的想法,甚至希望自己当时率军北上……。

《白马战神 淮海国篇》第二章 首战鬼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