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 融入现代生产生活 2022年 济宁市做了这些

2023-01-04 11:44 作者:掌上济宁  | 我要投稿

开展非遗工坊认定工作

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等基础上,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山东手造·济宁好礼”手造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调查梳理全市手造资源基本情况,建立了116家手造企业、533种产品的数据库信息;建立了非遗工坊和非遗工坊代表产品目录库,为我市手造资源摸清了家底。开展“山东手造·济宁好礼”非遗工坊建设。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县级非遗工坊认定工作,共认定99家县级非遗工坊。在此基础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市人社局、市乡村振兴局按照省厅关于非遗工坊认定和管理的要求,开展了市级非遗工坊认定工作,最终认定济宁市董氏武术器材有限公司等53家单位为市级非遗工坊,并进行授牌。

推荐非遗项目走出去

在2022年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期间,举办了“山东手造 济宁好礼”十六地市旅游商品展和“风近邹鲁、礼乐中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中心齐鲁(邹城)基地精品展;积极推荐非遗项目走出去,组织周广胜木雕等3家企业参加“好客山东·好品山东”文创嘉年华暨山东手造进商业综合体营销推广活动,组织曲阜楷木雕刻等6家单位参加在济南举办的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组织汶上郭氏木雕等2家企业参加青岛版权交易博览会等。

对非遗保护单位动态管理

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强对非遗保护单位的动态管理,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摸底,对需更改项目保护单位的情况进行核实,确保项目保护单位符合条件且有利于保护传承非遗项目。

开展2021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义务履行和传承补助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此外,积极申报第六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我市推荐的10名申报人员已全部入选省厅推荐申报名单,推荐至文旅部。(记者 王艳茹)

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 融入现代生产生活 2022年 济宁市做了这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