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旅游舆情对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2023-08-09 10:14 作者:海鳗云  | 我要投稿

旅游舆情对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负面舆情可导致管理失控

基于网络的非属地性,负面信息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方发出。虽然目的地政府的旅游相关执政部门具备较强的地方控制力,能顺利地掌握当地的传统媒体,但对于网络传播的信息流动却鞭长莫及,没有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因此,当针对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负面信息在网络上流动起来之后,便意味着它的内容、流向及产生的效果不再受当地政府的控制,只能采取不算直接的其他措施减少网络信息流动的负面效果。这种负面信息流动引起的属地化管理失控,致使当地政府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政府若在处置策略上动作偏差,便更容易导致失控。整体局面的失控,会导致游客对当地政府的信任缺失,对当地旅游形象产生严重的怀疑。

2.负面舆情可导致形象受损

由于网络传播的信息流动速度快,一则夺人眼球的负面信息,往往只需数个小时便可被千万网民知晓并转发,从而有可能达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威力。

2017年8月18日,一篇《昆明,你拿什么来保护热爱你的人?》的微博长文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迅速传开,起因是一位在昆明游玩的女大学生因为拒乘当地的摩的而遭到了车主的殴打,因此发微博希望坏人能得到惩治。此篇文章给昆明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形象冲击,一时之间,来自广大网友的批评之词甚嚣尘上。

尽管云南旅游主管部门在舆情发生之前已妥善处理好此事,然而,负面消息在游客心中已先入为主。正面消息的吸引力已难以与负面信息的吸引力相抗衡,因为负面信息的内涵往往包含着部分人群利益受损的情况,网民又恰恰会将自己带入受害人的情境之中,因此会加大对负面消息的恐慌和失望,从而可能更加感性与片面地抒发自己心中对消息的负面评价。

3.负面舆情影响游客的选择行为

网络负面新闻刚刚发布时,受众较小。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会形成网络负面影响,影响的传播者通常在大众心里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与真实性。如《昆明,你拿什么来保护热爱你的人?》这篇文章在新浪微博上发布,由于新浪微博使用人数巨大,自发布至完稿日已有超过168万人阅读,评论数超过3500条,转发数超过1100条。我们看到,评论里不乏对云南旅游抵触的负面言论,不管是否属实,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选择。看到这些负面事件和负面言论后,有心来云南旅游的游客可能会打退堂鼓,继而转向声誉更好地旅游目的地。

4.监督和批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从局部来看,负面舆情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负向影响。但是从长远的视角来看,重大负面舆情事件的发生发展也反映了该旅游目的地长期以来治理方面的隐含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超出地方政府掌控能力的负面旅游舆情的发生,可以促进地方政府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地方旅游发展大政方针,从而促进地方旅游服务产业的提质升级。“青岛大虾事件“之后,青岛乃至山东的旅游监管机构都实施了行之有效的 全面的整治措施,以确保此类事件不会再次发生,给游客提供更舒适的旅游坏境的同时,保护好“好客山东”的品牌价值。

5.科学利用舆情可提升目的地品牌

旅游舆情是政治经济类舆情,是产业舆情。旅游舆情应用到产业中,有更为宽泛的外延。因此,旅游舆情不仅应关注突发事件和重大负面的主题、情绪和声量,还应关注正面舆情的主题、情绪和声量。不仅应关注舆情的增量,还应关注舆情的存量,更应注重大多数的中肯评价。旅游目的地应建立更为宽泛更为深化的舆情监控模型,时刻洞悉舆情态势、舆情分布与舆情走向,并根据这些舆情分析结果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旅游服务策略和品牌提升策略。通过舆情的持续监测,还能对上述策略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进而优化服务策略和品牌提升策略,形成持续利用舆情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能力闭环。



旅游舆情对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