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省油不考虑它?再好的动力系统也白搭!

省油,是摆在众多车主面前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每一位车主都希望自己的爱车能有着一个非常低的油耗表现。毕竟为爱车加油时喊再多的“口号”都没用,而是要掏出真金白银来为爱车购买燃油,所以省油可以直接理解为省钱。

但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发动机的热效率最高也仅40%左右,一般的发动机热效率也达到了35%以上。想要从动力系统中进一步压榨每一滴燃油的能量,以目前的技术来看,似乎已经接近了上限。

难道就没有省油的办法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根上讲,为了克服汽车行驶时的种种阻力,发动机消耗燃油产生了推动汽车前行的动力。这里面的阻力主要有加速阻力、坡度阻力、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几大类。

加速阻力很好理解,当年牛顿老爷子就曾经告诉过我们,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受力的作用。车辆加速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必须大于其原有的惯性力,也就是加速阻力,否则车辆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坡度阻力更好理解,汽车受重力作用,在坡道上坡路况下,发动机提供的动力中还有一部分要克服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

如果是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便不会有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所以说这两种阻力仅在一定行驶条件下存在。但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却是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存在,且对油耗有着不小的影响。

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轮胎与支撑路面的形变会形成一定的阻力,就像我们在沙滩上走路要比在平地上走路累是一个道理。而如果是在混凝土路或沥青路等坚硬的路面上行驶时,轮胎的变形会吸收一部分路面颠簸,但同时也会消耗一部分能量,而能量来源则需要发动机消耗燃油。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很多轮胎厂商都推出了一些节能的低滚阻轮胎型号,通过特殊的花纹以及独特的轮胎橡胶配方,让车辆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同时,还会有在更为出色的燃油表现。

空气阻力更是不必过多解释,要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快速移动,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空气阻力。这一点热爱骑行的朋友有着往往会有着切身体会,尤其是当顶风骑行时,一个蜷缩的姿态更有利于减小风阻,进而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

同理,汽车的车身设计同样要遵循这一空气动力学理论。目前已知风阻系数最小的物体是水滴,其风阻系数仅有0.05,汽车工程师们以水滴的形状为参照来设计汽车。当然,为了追求实用性,还是会对水滴形状进行一定修改,在抹平底部、加上车轮、砍掉长尾后,风阻系数直接上升到了0.20。

为了能研发出风阻更低的车型,不少大牌汽车厂商都不惜重金打造风洞实验室。其中早在1943年,奔驰就在斯图加特建造了一个大型风洞,这也让奔驰成为了第一个自己拥有风洞的汽车制造商。

奔驰的风洞实验室自然不是摆设,此前奔驰开发了一款IAA概念车,它的风阻系数达到惊人的0.19,而这也是目前汽车风阻系数所能做到的极限。不过,由于量产难度大且实用性一般等原因,它目前仍处于概念车的阶段。

去年上市的全新奔驰A级将风阻系数降低到0.22,这也是目前量产车型能达到的最高水准,一举打破了奔驰CLA保持的0.23的记录。要知道,一般SUV的风阻系数多在0.3-0.35左右,一般轿车的风阻也只是在0.3左右。

当车辆高速行驶时,降低0.01的风阻系数,可以直接带来0.1L/100km的油耗下降,而且速度越高,低风阻的节油减排效果越明显。风阻系数为0.35的SUV与0.25的轿车在跑高速时,就风阻一项便能差出1L的燃油。

其实影响一辆车油耗水平高低的因素非常多,在模块化造车的大环境下,不同车型共享动力总成已然成为当下流行的趋势,而在动力总成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了低滚阻轮胎且车身风阻系数更低的车型往往在燃油经济性上更为出色。

当然,相比各种减阻技术,每个人的驾驶习惯会更加直接的影响一款车的油耗表现。平稳、安全的驾驶才是真正省油节油的良方,这些技术也只是做到锦上添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