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景区打造的三点经验之谈
01强化红色景区历史现场感营造
红色旅游是依托一定的红色历史遗迹形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旅游目的地。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以建党百年为契机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我国红色旅游逐渐火热起来。从游客年龄来看,“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携程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通过携程下单红色旅游景区的“90后”同比增长21%,“00后”同比增长165%。
年轻人选择红色旅游,就是想在实地亲身了解革命历史,瞻仰革命先烈,感受历史真实。因此,要做好革命文物旧址和游客公共休憩区域的划分,同时让旅游基础设施的更新建设和红色纪念设施相得益彰,突出情景化、历史感、真实性,强化红色景区的历史现场感营造。
另外,对于革命文物遗址分散的情况,要充分考量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在保护好革命文物遗址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整合有代表性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存,用年轻化的景区运营思维打造好红色景区。

02升级红色旅游体验
当前,除遗址游览外,各地红色旅游多以景区的革命专题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的参观游览为主要项目。因此,需要不断创新游览形式,提升互动性和体验性。针对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的静态展陈而言,可利用互联网科技将其转化为动态、立体性的旅游产品。
例如两弹城景区通过搭建智慧旅游系统,将电子商务系统、智能门系统、LED信息发布屏幕、多媒体触摸屏等系统进行链接,可以进一步地丰富旅游的参观体验。

03“红”“绿”结合
纵观世界经典“红色旅游”景区,许多都是以自然环境为载体。
如红军厂长若尔盖纪念馆的若尔盖大草原,草原风光、黄河九曲第一湾等自然美景,是游客记忆中最鲜明的川西色彩。
用“红色”感召市场,用“绿色”拓展市场,“红”、“绿”结合,正是红色旅游“重陈列,轻环境”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国内红色旅游景区大多面临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形式单一枯燥、精品意识不强等问题,所以如何讲好红色故事、增强文化内涵,如何创新发展形式、促进业态融合,成为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注:本文资料综合晟景文旅、藏书老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