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小册子》2020.10月

写作素材#生活
文字|乡村网络基础建设
封面|Annie Spratt
1、何为强,强又是为何物?在现阶段,我认为的强就是贯彻自我意志的力量,如此而已,把一些模糊的正义、良知、道德、美德的要素全部摒除,单纯地去放手一搏。(引)
2、父亲,感谢你。母亲,感谢你。还有所有的孩子们,恭喜你。(引)
3、艺术最可悲的功能是用来装逼。
4、所谓艺术欣赏就是对艺术作品的空虚、空白和不确定性的填补。绘画欣赏不仅是被动地看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主动地发现了什么。绘画欣赏的本质就是审美再创造。(引)
5、当我在修改小说时,特别是二稿之后,我更多地是与虚构的读者在对话,像是炒菜时拿捏食盐一样地思考作品的表达,以使得读者赞美菜品的同时,觉察不到盐味。
6、有时观看舞蹈视频,我在赞美作者舞姿的同时,也在想,这样昂贵的服饰与场地,一般人是玩不来的了。
7、什么舞蹈是好舞蹈?肢体的节奏是最本质标准。看场景、服饰、音乐、镜头等,是否融进入肢体动作,或说是否人化为肢体动作,如波浪的裙摆,我想这是判断的依据。或者关掉弹幕看一遍,自会辨别。
8、夜的楼顶,远方宾馆仅有的霓虹,被万家流溢的黑风鄙夷。
9、东西烂不算最可怕,可怕的是,什么算“烂”这个标准由卖东西的人来定。
10、说服说服,从来都不是讲道理就能成的,就像考场议论文中那些“什么什么就像沙漠中的甘霖,像黑夜中的蜡烛”,是要说漂亮话的,是要揣测心思的。
11、桌面刻了涂鸦——“求女友”。奇怪,这句话是对谁说的?不可能是对自己,也不可能是对心仪女生,那是对天老爷说吗?“求女友”,求,就是希望用恳求、哀求而不是其他,获得一位理想女孩的青睐,怪。更怪的是,这份恳求、哀求并非面向心仪女生,而是面向虚无缥缈的天老爷。
12、鸭子死了,嘴还硬。(引)
13、酸奶混上红火龙果,塑料盒就活像个调色盘。
14、艺术批评家约翰·伯格主讲的《观看之道》里,提到了这样一点:很大一部分西方传统写实绘画中女性的“裸体”,并不等同脱掉衣服的女性,“裸体”更像是另一套衣服。在这些绘画中,女性模特脱光衣服,按画家的指示侧卧、伸腰、挺胸,为这幅画作的收藏家展现她们的妩媚与形体。虽然她们赤裸身体,却并不未展示真实的自己,“赤裸”成了另一套无法脱去的外衣。
依这点看,我们的形象都在被创造,绘画时被画家创造,工作时被同事创造,照镜子摆弄身体时被自己创造,每获取一种身份、每更换一套衣服、每发生一个动作,都在主动或被动地创造一个自己。这些自己的形象,在或长或短的时空里诞生或消灭。
由此我发现两个问题:
A:我们如何与这些形象相处?
当我们自恋时,我们要自我批判;当我们自卑时,我们要自我赞美。简单一句话,要补全自己的形象,不要因为脑中希望自己如此,便只选择性地接收如此的信息。因为我们被创造的形象是多样的,多到照镜子时认为自己很帅,撑伞时路人认为很丑;多到前一秒孩子认为父亲你霸道,下一秒认为你温柔。
B:什么是真实的我?
当我又无穷而又差别的形象时,那个才是真实的我?亦或者,存不存在真实?真实是否永远只有相对的“真实”?假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意识具有创造性,而物质决定意识。从这点出发,是否认为,人的客观行为、人的声光味触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15、只有脱下眼镜,才能欣赏眼镜。
16、明星捐款捐的是爱心,而不是买免死金牌。(引)
17、有人说看不懂《EVA》。其实把握旧版动画的三句就够了:第26集标题“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野兽”、26集最后的字幕“父亲,感谢你。母亲,感谢你。还有所有的孩子们,恭喜你”、旧剧场版2“人或许能互相理解,和我喜欢你这句话一起,不过那都是装给别人看的,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就像祈祷一样,不可能持续下去的,总有一天会被他人背叛的,他人会抛弃我的,但是,我还想再见一次,因为我觉得那时的心情是真实的”。

随身携带的小册子
一月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