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城市文化 究博物影响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讲好新疆故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6月28日,塔里木大学史哲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博物馆调研小队前往西域文化研究院,塔里木大学丝绸之路屯垦博物馆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围绕着博物馆对于“博物馆对阿拉尔市城市建设的影响”这一主题开展。本次活动共历时两个半小时。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小队负责人牛淼苗对西域文化研究院负责人贾东老师进行关于博物馆的访谈,采访内容主要包括询问西域文化研究院,塔里木大学丝绸之路屯垦博物馆的定位问题,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研究院的宣传措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等其他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博物馆负责人贾东耐心尽力地进行了解答。贾东老师向我们团队解释道;“在2004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塔里木大学,以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审批为契机,并提出‘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口号,学校坚持发扬文化多样性特色,建设了我校的西域文化研究院和丝绸之路屯垦博物馆,向本地与外省民众宣讲新疆历时,文化,普及西域历史知识,同时为本校提高知名度。

在西域文化研究院的发展过程中,本着面向大众,普及历史,宣传文化的定位,贾东老师带着讲解员不仅向参观学校研究院的学生大众们讲解历史文化知识,也主动“走出去”,向外校的学生们讲解历史文化知识,让他们对于西域文化的历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与贾东老师访谈完后,老师带领我们了参观展厅的西域文物,以及相关的复制品。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众多文物的历史知识,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以及同时出土的“讨南羌”,这是被国家认定为“五十件不能出国的文物”,而蜀帛材质又体现了自古以来新疆与内地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再次转身,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米兰遗址出土的壁画,他向我们介绍到;“塔里木盆地被四个文明的文化交汇之地,而米兰壁画就是证明新疆地区多元文化的最好示例。”壁画上的人像呈现出明显的西方人特征,后面又带着希腊罗马文化特有的天使翅膀。向我们展示了新疆地区那绚丽多彩,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色。

以历史长河为线,把古人旧事做针,串联了自秦汉到明末的新疆历史,将每一个历史朝代作为一个单独的房间,贾东老师带着我们从秦汉开始,一间间的向我们讲解当时西域与中原的联系,新疆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每一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标记,时代底蕴。向我们诉说着穿越千年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那些历史名流当时的丰功伟绩。
在讲解完西域文化研究院的文物的出土文物与历史文化后。我们又参观了塔里木大学丝绸之路屯垦博物馆。讲解员带着我们团队参观新疆各个地区,各个时期出土的文物。铜箭,铜刀,打磨玉石,青铜首饰等。静静的躺在那里,无声的诉说着新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劳动智慧。
少有担当多壮志,青春聚力正当时。今日已经结束,但历史长河却会奔流不息,明天也依然会到来。博物馆坐落城市里,如一颗颗明珠,在城市里闪亮起文化的光辉,向来往的人们灌注着文化的种子,在城市的文化地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文稿 宋凯旋
摄影 刘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