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防止霸凌。
上期专栏之后有不少小伙伴问我,如何才能不被霸凌,希望我能给点意见。
首先要知道国际上还没有什么公认完美解决霸凌的方法。
直接回复我不知道,未免太伤小伙伴的心了。于是我潜心研究了一下,得出一点心得,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首先我思考了一下学生之间的霸凌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霸凌无冤无仇的你?
于是我得出一些推论。
偶尔单次的霸凌可能只是你无意识得罪对方,道个歉或许就能解决。
这里主要解决学生之间长期且无故(你没有得罪过对方)的霸凌。
试问正常来说,一个人为什么会对另一个无恩怨的人施加长期的霸凌行为?
思来想去想到个可能。
你看见一只小动物,是不是会忍不住想去挑逗一下?
我想霸凌正是类似这种的行为。也就是说霸凌者只是单纯的觉得霸凌行为有趣。
未成年处于大脑非常活跃,想积极获得乐趣的时期,贪玩就是最明显的表现。未成年人又不能很好的分清善恶。
于是当未成年发现“挑逗”他人可以获得乐趣时,霸凌出现了。
霸凌行为多发生在学生年代姑且作为副证。
以及班级作为一种团体,人往往会希望收到团体的认可,而霸凌他人表现的是我强于被欺凌者,展示了自我。
展示自己→获得认同→得到满足→获得乐趣。结论同上。
总结来说,我认为霸凌是一种未成年想获得乐趣的一种表现形式。
成年人对乐趣的获取欲望降低,表现的不再贪玩。以及分清善恶等等,所以成年人的霸凌现象少于未成年。
以此为基础开始讨论如何防止霸凌。
既然霸凌的本质是霸凌者想获得乐趣,那我们应该做的是不给与乐趣。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把乐趣叫做正反馈。
我们想做某件事是因为这件事会给我们带来正反馈。
霸凌者通过霸凌获得了正反馈,所以霸凌才会乐此不疲的持续下去。
方案一;阻止反馈发生
霸凌者会从被霸凌者身上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呢?
瑟瑟发抖的身体;哭喊的求饶声;百依百顺的姿态。
我暂时想到这几个。
那么要做的事就简单了。对于暴力霸凌我们要不表现出任何害怕的情绪。
既不投降也不求饶。
你打任你打,清风拂山岗。
打完了?那我吃饭去了。
.这样的你,在霸凌者眼里仿佛在打一块石头。开始说不定还有兴趣,但你见过有人没事干总是打一块石头吗?
另外往往霸凌者会随意差遣被霸凌者,勒索财务。
我们要阻止反馈发生,就要明确表示拒绝为霸凌者提供任何财务和服务。
反正要钱没有,想打随便打。
当然这样免不了换来一阵挨打。
还打吗?不打我回家了。
最后霸凌者一般会把人拉到偏僻的地方施行暴力。比如校后或是厕所。但我们绝不能乖乖的走,要打?请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即使多个霸凌者也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你拖进厕所。
小树不倒我不倒。抓住什么东西死命不放手。
每天要累哼哼的费力打人,费这么大力气。却获得不了什么回报,自然少有人能坚持下来。
方案二;给予负反馈。
虽然人不会每天打石头,但人是软的,免不了有人就是喜欢没事打打沙袋。
但是这个方案需要一点小小的勇气。
简而言之就是请还手。
我不赞成以暴制暴,但也不会要求受害者不去反抗。
有同学会说了,你这不废话,我要打的过对方,还会被霸凌吗?更何况对面人那么多呢!
不急,听我慢慢说。
我们的目的是给予负反馈,反馈的不一定需要多。但一定要有。
有人喜欢挑逗狗,但没人会喜欢挑逗会咬人的狗。
霸凌者打我一百拳,你一定要至少还击(不嫌多)一拳。
假如霸凌者每天打你一顿你都能还击一拳。
虽然你的反抗在前期可能会导致霸凌者的疯狂报复。
但只要忍过前期,时间一长。霸凌者在霸凌行为中获得不了任何正反馈,反而会招致至少一拳。
在你不给与正反馈的情况下,就变成霸凌者每天闲的没事做想被你打一拳。
这样的事给傻子也不干啊!
有同学又可能问了,万一对方人多,而且自己力气又小,连一拳都反击不了该怎么办?
没事,也有办法——延时反馈。
霸凌者也是人,和你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内不可能时时刻刻提防你。于是你可以瞅准一个不留神,上去就是一拳。当然也免不被皮肉之苦。
如果你连一拳也打不出去。也有办法。
反馈嘛,不光痛苦才是反馈。失去也是一种反馈。
学生上学总是要带课本的。你瞅准霸凌者上厕所或是其他时机,给他把课本撕个稀巴烂。
(光想的就觉得解气)
执行此行动时建议自己别带课本来。
前提条件要做好。
第一;我们要让老师知道自己被霸凌了,在老师不采取行动的情况下在实行。
这样做的目的是发生打架事件后让我们站理。不然很可能被诬陷成自己主动挑事。
第二;给予负反馈时不要报旧怨,原则是对方打我一顿,我还手一次。今天没被打,就不要去主动给予反馈。
番外;给予老师痛苦。
往往很多老师不会给被霸凌者帮忙。一是他们无力阻止这种行为。二是帮助你并不能获得任何好处,或是不帮助你而得到坏处。
既然你被霸凌不关老师的事,那就把老师牵扯进来!
让老师得到负反馈,一般来说肯定是选择班主任。你可以在老师办公室等人多的地方,以受害者的立场去哭诉,说他们欺负你,某部位如何疼。越大声越好。一次可能没效果,就反复多次。旁边有教导主任或是校长就更好了。
这样在老师眼里就变成霸凌给自己找了麻烦。老师有能力的话应该会采取行动。
如果老师依然没有采取行动,那可能只是老师无力阻止,此时你可以向教导主任或是校长哭诉。当然一样需要在人多的环境中。
归根结底本理论的核心是;学生之间的长期且无故的霸凌行为并不是出于恶意。
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不给予反馈,以及给予负反馈两种方案
本文所提供的各项应对措施只做参考,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案。
毕竟我没法做实验验证。
最后祝各位能有个美好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