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敌人就是尊重自己!近十几年最震撼二战电影——决战中途岛
文章首发自【今日头条:溟瞾影视馆】
震撼二战电影,难得一见
上一次在视听上震撼到我的二战电影还是在18年前,迈克尔·贝(变形金刚系列导演)指导的《珍珠港》。该片仅在制作费用上就足有1.4亿美元,算上宣发费用该片共计投资超过2亿美元,不过其全球总票房只有4.49亿美元,尚未达到盈利线。

战争电影《珍珠港》
那时候,2001年,内地还没有几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大片,因此该片一经上映,就拿下当年内地票房冠军的宝座。不过当时内地的电影市场尚不成熟,该片虽然是年度票房冠军,但票房也仅仅是破1亿人民币而已。
在这2001到2019的十八年间,顶级制作描述二战的电影也有《敦刻尔克》《血战钢锯岭》《狂怒》等很多,但要说能在视觉听觉上给人以震撼的还真没有一部。那么怎样才算是震撼呢?

悬疑战争片《敦刻尔克》
只有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战争,才能有足够的视觉听觉发挥空间。二战中这样的战役并不算多,日本偷袭珍珠港、日美决战中途岛、敦刻尔克大撤退、诺曼底登陆。很可惜,前两年的《敦刻尔克》在悬疑片大师诺兰的操作下并没有成为一部成功的视效大片,导演或许一开始就还想的是拍摄一部悬疑大作。
但观众还是幸运的,曾经执导过《哥斯拉》(1998)、《2012》(2009)这类商业视听大片的好莱坞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和很多人一样,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浓厚的兴趣。
因此,他才决定拍摄这部讲述了二战史上美日在太平洋上打过的最具传奇色彩的海空大战——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老照片
中成本还原传奇战役——中途岛之战
该战役的传奇色彩在于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整个战役中,美军以仅损失一艘航母"约克城"号的代价击沉日本"飞龙"、"苍龙"、"赤城"、"加贺"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取得初步扭转太平洋战局的胜利。
这场战役标志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
不过早有《珍珠港》高投资却遭遇亏损的先例,也有近年来纯战争片市场越发狭小的原因,《决战中途岛》的总制作费用仅为8000万美元。而当下好莱坞A级大片的投资费用至少都在1亿美元以上,《复仇者联盟3》后漫威的《蚁人2》的投资都高达1.6亿美元。

电影《决战中途岛》海报
8000万美元的制作费用不禁令我担心,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到底过不过关?在观影之后,我的疑虑被彻底打消,这令我想起了另一名好莱坞导演——温子仁。
DC的超级英雄电影《海王》,总投资为1.6亿美元,但电影所呈现的特效水准却令人大呼过瘾,甚至有人称温子仁用1.6亿美元打造了3亿美元水准的电影。最终,《海王》的全球票房大破11亿美元,盈利是投资的两倍以上。

超英大作《海王》
那么为什么这些导演能够做到如此呢?这电影花费的确是一门学问。其实很多A级电影的特效投资占总投资的四成左右,演员片酬也是贵到惊奇,宣发费用也得在三成上下,总体下来电影各处把钱都花了。
但对《海王》温子仁真的是会花钱,演员本身就是和DC签了长期合同,每部减少片酬改为票房分成,宣发方面也适当控制,最终《海王》很可能有六成制作费用用于特效制作。
《决战中途岛》我想也是这样,总投资8000万美元,特效制作费用至少在5000万美元以上。因此影片观感也并不比制作费1.4亿美元的《珍珠港》逊色。

《决战中途岛》导演艾默里奇
既然在视觉上打消了疑虑,那么在剧情上的水准又如何呢?
《决战中途岛》上映三天,在豆瓣上保持了7.6的高分,相比于18年前的《珍珠港》拿下的7.9分,两者差距不大。两部电影都比较长,《决战中途岛》全片136分钟,相比于《珍珠港》的183分钟可谓精简到了极致。
《决战中途岛》的片长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在吸取《珍珠港》的教训。整部《珍珠港》片长三小时,但前一个小时根本就和战争毫无关系,是珍珠港上的生活爱情戏。观众们苦苦等待一小时后,战争戏份才开始降临。

《珍珠港》的生活爱情戏份
而《决战中途岛》一开始就直接切中要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美国还是二战中立国的时候,英美日等国还在东京进行会议,为了维护世界的海上和平。
那时候,美国情报官莱顿中校和日本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有一段简短的谈话,【日本是资源小国需要美国的石油供应,一旦美国切断了石油供应,日本将采取强硬应对措施】。正是这一段谈话,奠定了美日战争是必然会爆发的。

《决战中途岛》日军军官形象
电影目标是还原历史与战争场景
片名为《决战中途岛》,但136分钟的片长要撑起整个中途岛的战争戏份,一是时间上有些冗长,观众在战机、炮弹、舰艇的轰鸣声中要这么度过简直是要了命了;二则本片制作经费确实有限。
因此,电影前一个小时是长跨度的,从1937年的世界局势讲起,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进攻珊瑚岛,而下一步就是进攻中途岛。这样处理就颇有些大型纪录片的感觉,对整个历史表现出来足够的尊重。
因此相对《珍珠港》前一个小时编写出来的爱情生活故事来说,在这一方面《决战中途岛》绝对是更加贴近于历史战争这一定义。
导演罗兰·艾默里在张召忠教授的《张召忠说》特别节目中对此进行了回应。他说他个人很想要把整个故事(背后、面前)讲出来,观众有必要了解整个战争背景,日本需要战争资源(石油、金属等)来有更多的作战资源和动力,因此才一定会爆发美日战争,日本偷袭珍珠港。

导演艾默里奇做客张召忠说节目
但在偷袭珍珠港中,并没有摧毁美军的油库以及航母,日本为了整个太平洋的局势,才决定要步步紧逼,而美军要复仇埋伏,因此才会打一场中途岛战役。
事实上,前面一个小时长跨度的历史背景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观众并没有那么了解整个太平洋战争,如果过分直接就开始了中途岛战役,双方直接排兵布阵、寻求战机,那么在还原历史上,《决战中途岛》绝对是失败的。历史战争片,历史与战争两者之间需要相得益彰。

《决战中途岛》重要角色莱恩中校
在前一个小时的人物戏、短战争戏的铺陈之后,中途岛之战一触即发。中途岛战役的目标很清楚,日本需要摧毁美军航母以打垮太平洋上的美军,便可在整个太平洋上获得更多资源,甚至于继续威胁美国本土。
而美军的目标也是摧毁日本的航空母舰,以扭转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劣势。
中途岛战役设计了飞机轰炸陆地、飞机轰炸航母等舰艇、飞机空战、潜艇作战等一系列空地、空海、空空战场,确实可称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顶级战争。

电影海战场景
几十分钟的纯正战争戏让我大呼过瘾,我之所以觉得过瘾,是因为电影中双方都用了十足的实力来进行对战,哪一方稍不留神,就会遭收到最猛烈的攻击。换句话说,导演在电影中很尊重历史,并无丝毫弱化美日双方的任意一方。
影片尾声,日军败象已露,一名司令官所辖航母遭到毁灭性打击,他为了对失败负责,决心与带不走的航母共沉海底。这段戏份的时长并不短,给了其一定的特写,镜头语言也很严肃。这就是正剧。

《决战中途岛》重要角色日军总司令
那么神剧又是如何诞生的呢?要么刻意抹黑敌方,要么刻意表现己方强势。但《决战中途岛》中美军出战飞机几十架,在摧毁了日军航母后,最终能够回到航母上的几架而已。
对对手、对己方,这部电影都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还原历史它做到了。而震撼人心的战争戏份更是此片值得被称赞之处。
铭记历史,才能砥砺前行。
近十几年最震撼二战电影——《决战中途岛》,果然名不虚传。

《决战中途岛》空战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