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心 中 的 体 育 课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我在大学缤纷多彩的体育课中,受益匪浅。
冯特提出的"个体差异论"是我最能感同身受的存在,似乎从我一出生就注定了体质比别人差很多。小时候的我与同龄人一样,喜欢蹦蹦跳跳,喜欢各种球类运动。升入小学后,我发现每次跑步、跳远、做俯卧撑,我的排名总是靠后的。当时身边围着好朋友在安慰我,随着课堂铃一响,这个小小的烦恼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从没想过,有朝一日我会因为它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负面的情绪禁锢着我。
小学的体育老师就像短视频里演的一样,总是被语数外老师以各种理由占据,上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当时并没觉得与别人的差距很大,体育老师总是在完成测试内容后就将后大半节课的时间留给我们自由活动。
到了初中的时候,八百米测试我是倒数第二名。倒数第一名是因为小时候做过脑部手术,所以情有可原。而我,我常常在想,有病的那个人应该是我才对。
初中的体育老师每次都会在课前让我们绕操场跑五圈,然后开始热身活动。遇上测考就先测项目,没有可测的项目就让我们早早的自行解散,留足了时间让我们消磨。当时的我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在班上并没有说得上话的好友,总是默默地站在一旁,遇上同班同学怪异的眼神,逃一般地走向后花园,孤独的待在那里。这种感觉并不好受,渐渐地,我开始不再喜欢那个小时候大家都热衷的体育课。它的存在,总是会提醒着我的体弱。
本以为大学的体育课也不会在我的人生中激起什么波澜,可事事难料,我遇到了老师您。第一天上课,您就立下了规矩,留给我们一个严肃的形象。可在后面的接触中渐渐发现,您的严肃同样是您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待人接物,亲力亲为才是您的真实一面,恪守原则、兢兢业业才是您的办事风格。不再是把大半的时间拿来自由活动,而是每堂课都充实有趣;不再是敷衍了事的上课内容,而是以人文主义出发的精神课堂;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个人竞争,而是充满挑战的团队协作。
从没想过,我所在的队伍那么厉害,积分越累越多。从刚开始的倒数第一, 慢慢地,开始勇夺第一、二名。这都是在体育课上学到的团队精神,是我们包括老师一起的不懈努力。我曾在下课观察过,每个队的人在临走时,脸上都洋溢着微笑,嘴里念叨着上课的精彩内容,那一瞬间,我才感到,这就是体育课原本的样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