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度最佳少数民族短片《珍珠》| 翠麟专访

2023-08-31 15:40 作者:SHISW短片周  | 我要投稿
采访嘉宾:


导演 罗勤
90后,生于四川成都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21级导演系进修班
在西藏生活多年,从事文艺工作。热爱具有世界性的多元化民族化的人文艺术探索,热衷于探知在边缘状态下,人们的生活、生存境遇以及内心世界的变化、变迁。希望能够以细腻的人文视角去发现和探知人类丰富而微妙的内心世界和多元的生命底色,呈现一些更为多元的人文关怀视角。


《珍珠》短片简介:六岁的藏族女孩仁增色珍冬天回到牧区和奶奶一起生活,因为家里年迈的放生羊珍珠的走失,引发了色珍幼年对生命真相的一次觉知。
2023年3月洛杉矶国际短片奖 最佳学生短片金奖;
2023年3月韩国国际短片电影节 最佳电影剧本;
2023年4月洛杉矶独立短片电影节 最佳学生短片&评审团特殊提名;
2023年7月SHISW上海国际短片周 年度最佳少数民族短片
2023年5月入围纽约新电影人电影节;
2023年5月入围日本东京升空电影节
2023年6月入围第12届加尔各答短片国际电影节
2023年7月入围第27届美国罗德岛国际电影节(同时具有奥斯卡奖(the Oscars)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s)和加拿大银幕奖(Canadian Screen Awards)三大资质认证)
2023年8月入围第三届世界游牧电影展

采访主持:


刘紫梦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策划与制片)专业
曾在江苏后浪影评团发表过多篇专业影评。
SHISW上海国际短片周新闻中心 采访主持
SHISW翠麟电影短片奖影评团 特邀影评人



刘紫梦:您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我想知道是怎样的缘由让您开始对影像拍摄感兴趣,并一直坚持下去?
罗勤:准确说来应该是从我去了西藏开始的,2016年,因为一些际遇,我来到了西藏,后来觉得这里蛮适应这里,便留了下来。多年的藏地生活和经历,为我打开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冥冥中引着我走向了创作的路。而关于影像创作的缘由,之前看到过一句话,也是一位很喜欢的导演说的,我觉得比较能表达这个缘由,他说:电影唯一能做的,就是使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我认为这也是我喜欢电影创作这种创作方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也希望能用一种自己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关于对这个世界的表达,希望能让自己生命中的某些时间和瞬间,也变得甜美一些吧。关于是否一直坚持下去,我觉得这个就随缘、顺心而为吧。毕竟创作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对我而言,如果内心有非表达不可的东西的时候,我相信谁也拦不住。而如果确实没有想表达的东西的时候,我认为也不用勉强。认真用心的感知和体验生命、过好生活,我觉得便是最好的坚持和探索,至于其他的一切,随心、也随缘。毕竟,创作同时也是一件非常“客观”的事。
刘紫梦:影片中有很多生命本源状态的呈现,从个人出发,您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罗勤:先说说该片关于该片对生命本源状态的的呈现吧,这也是本片表达和探索的内核所在。当初创作这个片子的初衷,是想把自己童年的一次重要的生命体验,结合着自己在西藏生活多年的体悟,作一个自己对生命浅浅认知的一个作品,以此来纪念自己的童年。在片中大家可能会看到关于万物生命轮回共生的状态、会看到有关奶奶安慰孩子对生命要豁达的状态、也有孩子从最开始对珍珠丢失的疑惑状态到后面奶奶的没醒来以及突如其来新生命的诞生给她潜意识带来的觉知冲击的状态……这一切的状态其实都是来自我的自我认知里,我所理解的关于生命本源状态的“呈现”,是的,仅仅只是一种“我所理解的”“呈现”。这就意味着我“理解”它,但并非代表我真正“懂得”它。所以,我一直说该片表达的内容和母题仅仅是一种“呈现”。就像现在您问我,拍了这部影片后,我如何看待死亡的。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因为我虽然”呈现“了它,但是在我现生命阶段而言,我认为我并不能”理解”它。因为这个命题太大了,我觉得我需要用一生去探知这个答案,而也可能根本就没有答案。很多朋友看了片子后,也提过大致相同的问题,他们问我说,拍了这个片子之后,会不会对死亡有了一些更开阔、豁达、透彻的看法。我的回答是:并没有。现阶段的我,还是依旧惧怕死亡。但是我认为“惧怕”本身,也是生命本源状态的一种。因为人本能的,就是会对未知的事物产生恐惧。死亡,于现阶段的我而言,依旧是未知的,所以我会本能的惧怕它。但同时,我也明白,这不过也是万物规律的一种呈现、一种世间万物都会走向的一种终极宿命而已。而当明白了这一点,我也就会更坦然的接受那种恐惧了。这便是现阶段我对死亡的看法。我恐惧它,但是我知道我必须得接受它。就像片子里的色珍,即便明白了生命的真相后,依然会和小珍珠一起奔跑在草原,同时照常会向奶奶继续发出那个永恒的疑问:

“奶奶,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太阳落山的时候就回家!”
“好!”

万物轮回共生,而太阳也依旧照常升起!而“珍珠”,则正是天地万物生命的最本源的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永恒的宿命。
刘紫梦:能和我们分享一些拍摄过程中较为印象深刻的事情吗?在拍摄中是否让您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体悟?
罗勤:是的,拍摄这个影片确实有一件事情让我难以忘怀,甚至是成为了自己生命中的一个遗憾,也是这件事让我对生命又有了一些新的认知和看法。这件事就是小珍珠的命运。就是我们在片中结局看到的那只活蹦乱跳奔向草原远方的那只小羊,而它真实的命运并非如片中这般模样。拍这个影片初衷是想呈现一场有关生死、有关人与天地、万物生灵本源关系的探讨与认知。而这种本源状态,就包含了我们常常谈起的“无常”,在影片中的具体呈现即是:老珍珠的消逝、奶奶的没醒来以及新生命小珍珠的降生。在片子拍摄过程中,我们拍着、呈现着“无常”,却殊不知“无常”就悄悄地发生在我们身上。小珍珠是我们开拍前从养殖场买回来的,带回来时,它刚出生五天的样子。带它回来的时候我们特别开心,觉得是救了一条小生命,做了一件好事。而且戏还没开拍,我们就为它想好了归宿——等拍完戏,把它放生在当地牧民家,从此它就可以摆脱被宰杀的命运,自由的生活在草原上。多么美好圆满的设想啊。但计划总归是常常赶不上变化,就在我们还在困惑着等拍完戏,为它选择哪家牧区主人犯愁时。它竟然已经悄悄地被这个世界带走了。是的被带走了。而它在走之前,还用它小小身体的能量努力的拍完了它所有的戏份。包括“诞生”包括”草原的奔跑”努力来证明自己确实是一个新生命。我一想到这些,我的心都碎了!我都做了些什么呀?是的,我突然发现,原来我们离真实的世界是那么的遥远。我们一直都在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的、呈现着我们想当然的那个世界,而且天真的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世界。正如我想当然的、呈现着那所谓的象征着新生的小生命无限活力的样子,而最终它并未走向新生;而又正如我们一本正经的在拍着关于“无常”的影片,却殊不知“无常”早已降临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却毫无知觉。然后,我才发现,原来啊,我们并不真正认识真实的生活和世界,真实的生活和世界远比电影或者我们的想象世界无常得多。我们不能想当然的给生活和世界下定义,正如小珍珠的命运般,“无常”才是生活和世界的常态,也更是生命的常态。而至今我依旧不知道我们把小珍珠从养殖场带回来的到底是对是错。本以为的一场救赎,却变成了终结它生命的一场深渊。时常会想,如若不带他走,那它的命运又将去向何方?但而后我们却又被告知,它从养殖场被带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肠炎。那你说,这又算是深渊吗?而对它那只有十二天的一生而言,它与我们的相遇,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无法下判断。但是,我唯一能确定的是,如若时光倒流,相较于对“被圈养后摆上餐桌”的剧本,我依旧更喜欢“奔腾在无垠草原”的这一本。总之,无论怎样,都要谢谢小珍珠!谢谢它来到和救赎了我们的世界。而这部影片,也成了这世间,唯一能够证明它来过这个世界的证据,我想,这也是这部影片存在的最大的意义所在。这便是拍摄这部作品,给我印象最深和带给我最大的体悟的经历。
刘紫梦:片中的景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祖母转经筒那一幕,当时都是怎么选定这些场景的?
罗勤:关于选景是这样的。因为这个故事是一个以生命为母题,展开的一个关于生命本源状态探知的一个故事,人物关系和情节相对比较纯粹简单,而且是以走情绪为主的一个片子。所以前期在景的定调上我们是希望整体呈现一种原生、自然、简单的一个环境状态,最好能呈现一种神性的状态更好。也是几经各种波折,花了很长的时间,走了很多地方,才选到如今的这些景的。奶奶的转经筒那一幕,其实就是她的日常状态的一种真实呈现,牧民们(尤其是老人)出门放牧一般都会拿着转经筒,这是他们日常祈福的一种习惯。而当在生活中看到雪山时,无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都会很自然的朝向雪山望一望,有的甚至会把双手合十在额头,鞠躬拜一拜,这他们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因为在西藏,雪山在人们心中是十分神圣的地方。所以拍摄放牧这场戏的时候,我们就让奶奶自然的呈现了这样的一个状态,除了展现人物的一种真实的日常性之外,也是想要呈现一种来自于天地间的、人与自然万物敬畏相融的一种神性的感动,因为我多年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常常会接收到这种感动。看到你说也感受到了这个画面的一些特殊性,作为创作者而言,我无比开心呀!
刘紫梦:影片里的人物特别真实,两位主角是专业演员吗?
罗勤:不是专业演员,是纯素人呢。她们就是我2018年去到的那个峡谷深山牧区时遇见的那对祖孙。那时候小色珍才三岁。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当我这部片子开拍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去找她们参演。之前导演阐述里也说过,之所以会创作这样一个以生命为主题的影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源于与这对祖孙在深山牧区里的那次相遇。她们当时的那种状态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最本源状态的一种真实。基于这场遇见和我童年的一次关于生命觉知的重要体验。所以有了这样一个故事。所以整个影片从剧本阶段开始,就是以这祖孙俩为原型设计和创作的。而且小色珍的性格状态与我童年的性格状态也颇为相似,所以请了她们来参演。虽然她们不是专业演员,但是比起演技,我认为人物真实的状态更为重要。虽然相较于专业演员而言,拍素人会更吃力,但从最终呈现结果来看,她们在影片中的状态,我是满意的。因为她们呈现的,就是她们自己本真状态下的本真生活。这种质感是专业演员无法呈现的。
刘紫梦:距离18年您遇到的祖孙俩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她们现在的生活有发生什么改变吗?
罗勤:在2021年拍摄这部短片时,祖孙俩就已经离开深山里的牧区和家人一起搬进了政府在县城边建的安置房了,到如今,她们一家人都一直生活在那里。色珍已经读小学了,奶奶也大体适应了安置区的生活,但她还是会时常怀念起曾经祖辈世代生活的牧区。









SHISW翠麟电影短片奖大赛是通过FilmFreeway官方认证的国际影像赛事。FilmFreeway作为SHISW翠麟电影短片奖国际独家征片平台。作为全球首家将 NFT/NFR 区块链技术应在国际影像赛事的节展品牌,我们为华语新一代青年影像创作者进阶专业领域提供平台与方法。我们既是一个短片评选、展示、宣传的平台,也是一个影视项目孵化的平台。从2022年5月14日开始第一届SHISW翠麟电影短片奖收到了来自6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优秀短片作品,超过1000部。年龄最小的参赛者来自中国的初中生,最大年龄的参赛者75岁来自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

《影像现场.短片角》
我们与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联合发起的一项公益影像展映交流活动。为鼓励中国新一代影像创作人与观众、专业人士建立链接,从而获得更好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每期展映作品均来自SHISW翠麟短片奖的获奖作品,从2023年4月开始我们将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和大家见面。


年度最佳少数民族短片《珍珠》| 翠麟专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