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淀粉酶

2022-10-04 22:27 作者:化学黄大爷  | 我要投稿

淀粉酶

  水解淀粉的酶通称为淀粉酶,有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初中生物我们都学过一种在口腔中的酶,就是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由唾液腺分泌出来的,也属于α-淀粉酶的一种。

  α-淀粉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及微生物中,在发芽的种子、人的唾液、动物的胰脏内,α-淀粉酶的含量尤其高。现在工业上已经可以用枯草杆菌、米曲霉、黑曲霉等微生物制备高纯度α-淀粉酶。α-淀粉酶是一种内切酶(内切与外切的区别是水解的位置不同),以随机的方式水解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糖原和环糊精分子内部的α-1,4-糖苷键(糖苷键有两种半缩醛羟基与羟基脱水形成的糖苷键称O-糖苷键;与和氮相连的氢(如-NH2氨基)脱水形成的糖苷键称N-糖苷键),保留异头碳的α-构型,故称为α-淀粉酶。因此直链淀粉的黏度很快降低,碘液显色(直链淀粉遇到碘络合呈蓝色,支链淀粉遇到碘络合呈紫红色)迅速消失。α-淀粉酶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但能越过此键继续水解α-1,4-糖苷键,但也不能水解麦芽糖中的α-1,4-糖苷键。最后使淀粉生成麦芽糖,葡糖糖和糊精的混合物。

  β-淀粉酶只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如在大麦芽、小麦、白薯和大豆中含量丰富。哺乳动物中没有发现,但近年发现少数微生物中存在β-淀粉酶。β-淀粉酶是一种外切酶,它只能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当它水解淀粉时,从淀粉非还原末端开始,依次切下一个个麦芽糖单位,并将切下的α-麦芽糖转变成β-麦芽糖,故称为β-淀粉酶。因为生成的β-麦芽糖具有甜度,所以β-淀粉酶又称为糖化酶。直链淀粉中偶尔出现的1,3-糖苷键和支链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不能被β-淀粉酶水解,反应就停了下来,剩下来的化合物称为极限糊精。

  葡萄糖淀粉酶,也被称为α-1,4-葡萄糖苷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中的根霉、曲霉等。它是一种外切酶,它不仅能水解淀粉分子的α-1,4-糖苷键,而且还能水解α-1,6-糖苷键和α-1,3-糖苷键,只是水解的很慢。葡萄糖淀粉酶作用于直链淀粉或支链淀粉时,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工业中常常将葡萄糖淀粉酶和α-淀粉酶联合使用来水解淀粉,从而加快水解速度和效率。

  淀粉酶在食品工业中主要是将淀粉分解转化为单糖,来增加食品的甜度,还有一些不需要淀粉的食品,会将淀粉转化为流动状如制作巧克力。淀粉酶的用途有很多,取决于生产食品中需要不需要淀粉,口感一些问题来选不同的淀粉酶。


淀粉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