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edis开发手册-Go语言玩转Redis的正确姿势

Redis是一种流行的内存键值数据库,被广泛用于构建高性能的缓存和消息队列应用。本文将介绍如果通过go-redis访问不同模式下的redis。
go-redis简介
go-redis是一个Go语言中非常流行的Redis客户端库。相比于其他Go语言Redis客户端,它具有以下优点:
API友好,命令名称和参数与Redis原生命令一致,使用简单方便。
支持完整的Redis命令集,覆盖了字符串、哈希、列表、集合、有序集合、HyperLogLog等数据结构。
支持连接池,可以有效控制连接数,避免频繁创建连接。
支持Pipeline和事务,可以打包多个命令减少网络开销。
支持发布订阅Pub/Sub和键空间通知等功能。
支持哨兵和集群模式,提供高可用能力。
代码维护活跃,持续有新功能加入。
在Github上拥有1.5万+星,是最流行的Go Redis客户端。
总之,go-redis是一个功能完备、易用性高的Redis客户端库,它覆盖了Redis的绝大部分功能,是Go语言连接Redis的首选方案。
go-redis使用demo
如代码所示,go-redis提供了非常简洁的API来连接Redis服务器,执行命令
go-redis 常用功能
发布订阅
通过client.Subscribe订阅了一个频道,然后在循环里接收消息。
另开一个goroutine发布消息。使用go-redis可以方便地实现发布订阅模型。
消息队列
使用BRPop实现阻塞式出队,LPush入队,可以构建基于Redis的消息队列。
多个消费者可以共享队列实现负载均衡
pipeline访问
Redis Pipeline实现了一种批量发送请求和响应的模式,它允许客户端在单次网络交互中缓冲并发送多个命令,然后再次单次接收所有响应。这种方式极大地减少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网络往返次数,优化了网络传输开销,显著提升Redis的总体吞吐量和命令处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ipeline模式可以使Redis命令处理的TPS吞吐量提升数倍。同时它也减轻了客户端等待响应的时间,有效隐藏了网络通信时延。
此外,Pipeline模式下可轻松传输更大的数据包,避免小包命令多次网络传输的资源消耗。它还可以减少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CPU和内存占用。
总之,Redis Pipeline通过优化网络传输、批量命令执行等手段,极大地提升了Redis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客户端访问优化方式。它尤其适合用于高负载、低延迟的Redis访问场景。
pipeline通过redis.Pipeline() 创建,使用管道对象添加命令,最后调用Exec() 执行。
返回的cmds包含每个命令的响应,可以依次处理。
这样就可以批量的发送多个命令,优化访问Redis服务器。
访问Redis集群
通过NewClusterClient创建客户端,传入集群节点地址。
然后就可以像使用单机客户端一样,直接操作集群了。
go-redis会自动将请求路由到正确的节点上。
因此go-redis可以非常容易地访问Redis集群
事务(transaction)
使用TxPipeline() 创建一个事务管道。
然后将命令添加到管道中,最后调用Exec() 执行。
这会将所有命令作为一个事务(transaction)发送到Redis服务器。
需要注意的是,Redis中的事务(transaction)不是一个原子操作。它只是一种将多个命令打包然后顺序执行的机制。与关系型数据库的事务不同,Redis事务中若某个命令执行失败, 后续的命令将不会继续执行, 但是不会回滚整个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