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甘做学生梦想摆渡人---讲述郑州优胜实验中学故事、见证成长力量

身负盛名、灵魂有趣—— 陈华老师的“圈粉”课堂
讲述优胜故事、见证成长力量---优胜故事系列 • 第16期
“见贤思与齐。”好的老师不仅能传道授业,而且能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在郑州优胜实验中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听过他的课就一定会被他“圈粉”。他就是我们的物理老师——陈华。
陈老师是郑州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物理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全国奥赛优秀辅导教师、中央教科所优质课证书获得者、国家教科研重点课题专家组成员,主持参与多项教改实验,获全国一等奖四项、省部级奖十六项。

陈华老师在课堂上
盛名之下,陈老师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他将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讲台。陈华老师用他的激情与活力将课堂的氛围点染得轻松幽默。与其说他是站在讲台上讲课不如说是在“舞台”上酣畅淋漓地表演。当他观察到我们上课情绪不高、困意袭来时,就会立即转变“画风”——在画图时他会将他的课代表“大眼”的形象作为题目中的人物;也会根据学生的名字谐音取一些幽默的名称,例如称岳青阳为“青天白日”,称张蒙甜为“蒙蒙田”等等,引得大家欢声笑语、困意全无。
如果我们有疑问、听不懂时他会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并加以声情并茂地“表演”,如在讲授天体运动时就列出让所有人都印象深刻的“地球鳖” 、“随地物”、 “赤道黑人”等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瞬间记忆通悟,事半功倍!

陈老师对学生进行课下辅导
他常常将知识点同他的人生实践相结合,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向我们诠释物理的真谛。课堂上,他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夸奖我们。对于主动提问问题的同学,他当众鼓励,希望我们能向这些同学学习。课堂外他与同学生打成一片,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挖掘问题症结所在,并逐一击破。他鼓励我们到办公室找他问问题,他会很耐心地为我们讲解,还并给予我们勉励和学习方法。

学生们纷纷到办公室请教陈老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人生中至为重要的高中阶段,遇见这样的好老师,我们何其幸运。高考将近,努力吧同学们,“少年没有乌托邦,心向远方自明朗”!

【优胜故事】董赞:温和而坚定地教书育人
讲述优胜故事、见证成长力量--优胜故事系列 • 第17期
"一言一语说尽文言知识,一撇一捺写下华丽文章!”能在高二遇见令人敬爱的语文老师——董赞,我感到无比荣幸。
董老师尽职尽责,讲课生动有趣。听董老师授课,如沐春风、如临细雨,真是美的享受。在繁重枯燥的高中课业中,董老师为我们枯燥的高中生涯,平添一抹趣味。董老师对学生也恪尽职守,和蔼可亲。每次考试后,董老师都会认真翻看我们的答题卡,为我们整理错题,并在课堂为我们的精细讲解。每次路过董老师办公室,我们总能看见她辅导学生的身影。

董老师在课堂上
作为教研组长,董老师一直致力于研究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探索如何使有效性体现于授课的每一环节。比如: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学习方法的有效性、板书的实用性、环节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等。她勤于探索、坚持践行,带领整个年级语文组教师为我们奉献了一节又一节精品课堂。

董老师对学生进行课下辅导
董老师曾说“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初见董老师,我们只是领略到她的谈吐自然、温文尔雅,举手投足间的独特气质。深入接触后,我们更敬佩她的并存与颜值之内的惊人才华。董老师才华出众却相当低调,如初升的太阳温柔而不刺眼;又如夜中明月,理性而又皎洁;如跋山涉水后所见的一轮明月,在我们天黑心伤时,借我们一片月光。纸上句句赞董师,笔下字字流真情。 也许,“温和而坚定地教书育人”,是对董老师最好的形容。
以董开头以赞结尾,短短二十八画,支撑起我们的语文世界。

优胜故事 | 杨新聂 : 研教研学 力行不怠
讲述优胜故事、见证成长力量--优胜故事系列 • 第11期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阶,默默托举着学生一步步向上攀登。在郑州优胜实验中学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里,总能看到一个略显单薄却又无比坚定的身影。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 十年如一日踏实勤奋地驻守在自己所热爱的岗位上,无时无刻不表现出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们的无限热爱。她就是我们可敬的年级主任——杨新聂老师。

杨老师在课堂上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杨主任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并被她的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她每次上课前都像新教师一样认真研究教材、准备试题、钻研创新高效的教学方法。还经常与我们讨论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力求把每节课都更加完美地呈现出来。
带领老师们集体教研
在课堂上,她认真讲解每一道试题、绝不放过任何细节。她的授课语言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教学内容常常举一反三,用基础的方法一步步化解复杂的题目,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的课堂以学生为主,完美诠释了四步导学方案。

组织召开年级会议
在年级工作中,每次教师会议,老师们都能看到杨老师精心准备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表格,每个班级每一学科的学生教学及教师工作成效分析一一展示。在教师微信群里杨老师每天的温馨提醒让我们尤为暖心。
杨老师善于结合学生的特点使其扬长避短,她把每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鼓励他们不断地主动探究,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她是年轻教师当之无愧的榜样!

优胜故事 | 杜萍萍:以爱之名,甘做学生梦想摆渡人
讲述优胜故事、见证成长力量--优胜故事系列 • 第7期
在优胜的温馨大家庭里,每天早上六点多,你一定会看到这样一个身影——她时而忙碌于教学区,在高三年级15个班巡视,观察学生早读情况;时而在办公区主持年级会议,梳理班主任和学生会的日常工作;时而接待到访学生家长,与他们就学生德育问题深入交流,开展家校共育。

汇报工作,分享经验
十年如一日,她从温文尔雅的知心大姐姐转变为知性优雅的暖心杜妈妈,以爱之名,完美诠释了师者仁心的涵义。她就是学生们的梦想摆渡人——可亲可敬可爱的杜萍萍老师。
屈指算来,我与杜老师已经共事近四年。作为同事,大家每天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远比家人还要多。杜老师时常与我们年轻教师畅心交谈,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帮助我们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难题。她也十分关心年轻班主任老师的生活,给予我们在校犹如在家的归属感。我们深深感受到同事犹如亲人,在合作与前行的过程中,我们协力同心、辛勤耕耘,共享集体收获的喜悦与幸福。

接待家长 耐心沟通
杜萍萍老师做人做事都极其认真,作为高三年级长,她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除了做好晨读巡视、纪律管理、学生会等日常工作。她还非常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工作。杜老师的办公室始终为所有学生敞开,她用女性独有的细腻和细心,温暖着学生不安的心。每天到她办公室的人络绎不绝,加上其他繁杂事务,她的工作量剧增。但是杜老师从不急躁,她总是有条不紊,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让人心生钦佩,由衷赞叹。

晨读午诵,书声琅琅
中午别人都下班回家了,身为班主任的杜老师却还牵挂着学生就餐情况。下午还没上班,她又操心学生有没有好好午诵,坚持跟着学生一起读书。晚上又一心关注学生的就寝情况,常常跑到宿舍嘘寒问暖。学生工作充满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杜老师以其特有的热心、耐心、细心、极强的责任心处理起来却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和她相处,总能给学生带来的如沐春风的舒适与愉悦。因为,她对学生的爱毫无保留。

为学生整理被褥,关怀入微
虽然身兼多职,日常工作繁忙,但是杜老师并没有忘记任课老师的神圣职责。严谨敬业的她每天积极教研,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赵国堂等老师虚心请教、听课学习。自己一有空,就开始做题。周末她总是把教材教参带回家,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备课。所以,她讲课时总能够信手拈来,不急不躁。为了给学生赢取更充分的学习时间,她经常放学很长时间了还在给学生答疑解惑,以致于办公室锁门了还在班级,后来她总是随身带着办公室钥匙,而她也成了那个最晚离开办公室的人。

三尺讲台,授业解惑
她是年级长,是班主任,是任课老师,更是二宝妈妈,杜老师家的两个孩子,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另一个才刚满三岁。可是她每天披星戴月,不辞辛苦地忙碌在学校,很多时候下班回到家,孩子都睡着了。早上一大早来学校跟早读的时候,孩子们还没睡醒。一天又一天,孩子们经常见不到妈妈。可是杜老师为了班里更多孩子们的学业,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她热爱的教育工作上,孜孜不倦地做那个梦想摆渡人。

加班加点,潜心教研
天涯海角有尽处,唯有师恩无穷期。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优胜。跟随杜萍萍老师的脚步,在共创优胜辉煌明天的道路上,我们将更加努力,一往无前。


【优胜故事】 赵国堂:学生眼中的“白衣少年”,教师心里的“老大哥”
讲述优胜故事、见证成长力量--优胜故事系列 • 第1期
说起赵国堂老师,恐怕没有教过高三的老师都不怎么认识。因为赵老师自2015年创校之初来到优胜,把15级学生从高一带到高三,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毕业班的教学岗位。寒来暑往,是什么力量驱使赵老师始终奉献于“教学链”的顶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这位平凡的“老大哥”!
教学:业务上的“数学专家”

赵老师在课堂上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在2015年第二轮教师招聘现场,我荣幸地作为面试老师。在众多的应聘者中,只见一个西装革履、戴着黑框眼镜、身体有点发福的中年教师自信地走上讲台,讲授“基本不等式”。 他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洋洋洒洒、娓娓道来,折服了我们所有在场面试老师,无一反对、全票通过。
以后的教学中,他以高超的业务水平不断印证大家的判断。已经将近30年教龄的赵老师虽对高考的内容和题型了如指掌,但他仍不肯放弃每一次做题、钻研教材、考纲的机会。复杂多样的高中数学题常常让学生们手足无措,而无论多么棘手的问题,只要找到赵老师,就有无数同一类型的基础题例,如“药引”一般,逐一破解、枝叶明晰。有同事说:赵老师就是师生们的“活题库”,又像数学组的老中医,“疑难杂症、手到病除”!
职守:“及时雨”+“顶梁柱”
赵老师在批改作业
在优胜,他带领一届又一届高三学子走向人生新征程。论学识,他拥有近30年的教学经验,屡屡斩获重大奖项;讲资历,他从建校之初即任教于此,一直躬耕在高三教学一线。
然而,履历的优势没有成为赵老师夸夸其谈的资本。多年来,他在工作上一直勤恳认真,任劳任怨,无条件服从学校和教务部门的工作安排。曾有数学教师因个人原因突然离职,教务处费尽周折仍未找到合适的优秀教师。正在为难之际,赵老师二话不说,全力顶上。去年高三美术班,孩子们文科数学基础相对薄弱,高考冲刺时间有限,亟需经验丰富的强将“紧急援助”。当时身负理科班教学重任的赵老师接到通知后,又是不讲任何条件,果断接班!由于学生知识程度和需求的差异,赵老师每次都要备两套课,工作量增加一倍,但他从无怨言。
处世:师生公认的“良师益友”
赵老师对年轻教师做授课指导
作为多年的教研组长,赵老师在学科上指导和帮扶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促使他们快速成长;生活中他又用独特的幽默与智慧,帮助我们化解一个个“小忧伤”。
课堂上,他神采飞扬、激情满怀,授课循序渐进、思路清晰,一手功底深厚的字体成就了独具特色的板书;课堂外,他教导学生为人处世之道,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耐心辅导,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教学水平到工作态度、人格魅力,他所教的学生无不深深折服,不少学生课下干脆以“男神”代称。记得2018年毕业照拍摄现场,赵老师一身白色衬衣打着黑领带显得相当正式,面对镜头却稍微有些羞涩,学生们捕捉这充满童趣的一瞬,齐声呐喊——“白衣少年!”。
同学们,如果你在校园里遇见这位“白衣少年”,请报以真诚微笑,因为你们的灿烂笑脸是他最大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