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GA车队】BLACKWOOD赛道技术攻略 - 方程式篇

介绍:
本文为SAGA电竞车队LFS训练用教程,旨在帮助各技术水平车手(包括零基础)提升技术,突破瓶颈。
攻略仅作为参考,实际操作因驾驶风格、调校、比赛类型而有所区别,特别注意的是走线和调校并没有唯一标准。调校可在参考视频或SAGA车队交流群获取。文中提及的挡位齿比以车队参考调校为准。
本文参考视频录像及调校:
单圈(Andy)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t411g7yX
单圈(3Rs)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441167yK
赛道全称:BLACKWOOD GP。使用车型:Formula BMW。
赛道和车型介绍: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788327
调校的制作方式与思路: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793892
文稿:3Rs,Andy,Yaodaxia / 配图:3Rs
图解说明:
图中线段由LFS录像分析器导出遥测数据(参考上面录像),手工精确标出了各个刹车、给油位置。
绿线=全油区
白线=松油区
红线=刹车区
数字编号对应下面文字攻略。


① 一号弯刹车点。
参考刹车点为左侧路肩起始处。通常在此路肩前1-2米开始踩刹车。最晚刹车点在整车与路肩完全重叠之前。如果晚于此刹车点,通常会错过弯心或右前轮严重抱死。
实际刹车点偏差有几个影响因素:
1. 踏板从踩下到完全踩满的过度时间长短。如果踩得慢,就需要提前一点点踩。一般都要比单圈视频中显示的刹车位置早一点点刹。
2. 刹车力度。低刹车力的刹车距离较长,需要更早刹车,但不易抱死。高刹车力的刹车距离短,可以较晚刹车,但容易抱死,需要尽早开始松开踏板控制力度。
3. 下压力。低下压抓地力低,需要更早刹车,更易抱死。高下压抓地力高,可以晚一点点刹车。对于空力敏感的方程式赛车,车速变化也影响下压力,需要在车速降低时减少踩刹车的力度。另外一号弯的坡度变化也会影响下压力。
4. 循迹刹车。使用循迹刹车可以晚一点点刹车,不过需要很好的循迹技术防止前轮抱死。
一号弯发车圈参考刹车点在50米牌附近。注:一号弯之前一般用不到6档。
② 一号弯刹车方式。
左侧锯齿路肩抓地力低,通常刹车时不建议车轮压到路肩,一个是容易抱死并延长刹车距离,一个是影响车子动态。
此处也是整条赛道最容易在刹车时锁死右前轮的地方。错误的刹车方式会导致前轮抱死产生平斑、胎温快速上升,进而降低轮胎抓地力和寿命。
由于一号弯存在倾角,且弧度较大,一般不会循迹到弯心点(实际上此赛道大部分弯都不会循迹到弯心,除非是缠斗时)。
建议刹车方式为:
刹车前,确保赛车贴住左侧白线,同时车头略微指向赛道中间。
随后踩下刹车,同时有节奏的从5档降到3档,在此期间切勿大角度转动方向盘(尽量保持在5度以内,以避免内侧轮抱死)。
在3档降2档时,开始慢慢松开刹车并转动方向盘做循迹,此操作极考验刹车水平。操作的不好通常会导致后轮打滑、右前轮抱死。
③ 松油松刹车。
此处松开刹车后,滑行一段很短的距离。注意判断车速和给油时机,控制好打盘角度。过早给油会导致入弯速度过快推出去。
④ 弯心踩油。
弯心路肩巨高,注意避开。
根据调校和驾驶方式的不同,开始踩油的量有差异。如果是偏转向过度的调校,可以利用后轮略微打滑,地板油入弯(非常考验修正技术),通常用于刷圈。对于比赛而言,推荐平缓的踩油入弯,以减少轮胎升温和磨损。
另外一个常见错误是过度打方向,导致推头,加剧轮胎磨损和升温。
⑤ 出弯。
出弯处左侧路肩抓地力极差,压上后会破坏整车动态,注意避开。
如果不小心压上路肩,马上松开油门,调整打盘角度后把车安全带出路肩。
⑥ 一号弯出弯线路。
一号弯出弯紧接着二号弯入口。出弯线路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全油门顺畅的过二号弯。
尽可能准确的把车头指向二号弯入弯口的右侧弯心路肩。
⑦ 香肠路肩。
新版BL1引入的红香肠,谁吃谁翻,注意避开。如不幸骑上去,松开油门摆平方向。
其他弯的红香肠也注意避开,不再重复说明。
⑧ 二号弯左侧弯心路肩。
二号弯为BL1精髓之一,也是决定车手有没有突破技术瓶颈的试金石。
左侧弯心路肩较高,特别是在BL1更换锯齿路肩后更难驾驭。入弯前尽可能保证贴近上一个弯香肠路肩,拉出入弯角度。
达标条件就是全油门过此弯。一般萌新在持续训练1-4周后可达成(刚开始各种失控是正常,坚持就会看到进步)。
路肩分3个区域:
1. 蓝白锯齿路肩。推荐骑。
2. 白色路肩。可以骑。
3. 绿色缓冲带+黄黑色减速条。不要骑!
注:二号弯出弯时,记得在转速封顶前提前升档,避免损失时间。


① 三号弯刹车点。
参考刹车点为左侧路肩起始处。一般实际刹车点位于左侧路肩起始处后几米。
② 刹车区。
此弯关键在于刹车结束后,尽可能的保持弯中高时速。所以一般不会循迹到弯心点。参考弯心时速130+。
刹车区降档有两种选择:
1. 常见的6档降到3档入弯。3档入弯通常因为入弯速度低一些,可以更早开油,且不容易推头。 如果出现前胎过热情况,推荐用此入弯方式。
2. 从6档降到4档入弯。4档入弯速度更高一些,偏推头,所以需要打稍多些方向盘,出弯给油时机也略晚于3档。一般用于刷圈,或是平衡胎温。如果你发现后轮胎温过热,可以尝试用4档入弯,更多的使用前轮抓地力。
③ 松油松刹车。
入弯前的短暂滑行区,注意判断车速和车身动态。
过早给油容易推头错过弯心,或是高速压到弯心路肩导致车辆失衡。
过晚给油容易导致弯心失速,损失大量时间。
④ 弯心路肩。
弯心路肩分两部分:
1. 一部分是蓝白色锯齿路肩,抓地力差。
2. 绿色缓冲带,抓地力一般。
一般有两种切弯心方式:
1. 上弯心路肩。由于较大的抓地力差异,上路肩后需要快速的做出方向和油门修正,技术要求高(类似第二弯路肩)。操作的好可以快不少。
2. 避开路肩,贴着弯心白线过弯。考验走线和给油时机,把握的好,也可以刷出火星时段。
⑤ 三号弯出弯口。
出弯口路肩和绿色缓冲带可以全部压上,注意不要压上草地即可(容易瞬间失控)。


① 四号弯刹车点。
参考刹车点为左侧路肩与外侧绿色缓冲带起始交接处。
入弯前一般有两种操作:
1. 在上图标记的①号参考点处,松油(不刹车,可选择降到3档),让车发动机轻微制动滑行至④号参考点,随后踩油切弯心。
2. 在①号参考点处,松油并轻踩一下刹车,让车滑行至③号参考点,随后踩油切弯心。
根据调校和驾驶习惯不同,入弯档位也有两种选择:
1. 4档入弯,速度更高一些,偏推头,给油时机略晚。
2. 3档入弯,速度低一些,可以更早开油,且不容易推头。
⑤ 弯心路肩。
参考三号弯的弯心路肩说明与切弯方式。
⑥ 五号弯弯心路肩。
注意避开香肠。两个连续弯走线是关键。如果四号弯出弯线路走大,有可能错过五号弯入弯时机。
⑦ 五号弯出弯口。
如果是用3档通过连续弯弯心,在出五号弯时不必急着换4挡,因为出弯口是个上坡,可以利用高转速节省一点点时间(实际根据调校齿比而定)。


① 六号弯刹车点。
参考刹车点位于50M刹车牌后几米。
② 刹车区。
此弯考验刹车操作精度。刹车时间过长会导致入弯速度太低,损失大量时间。
在③号参考点略微滑行一小段。
入弯同样有两种档位选择,4档或3档入弯,圈速差异极小。
④ 弯心路肩。
参考三号弯的弯心路肩说明与切弯方式(可使用一半蓝白路肩辅助转向,减少出弯推头现象)。参考弯心时速135+。
提示:前悬挂阻尼设定对压此处路肩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较软的阻尼可以减少打滑现象,但可能会导致转向略迟钝等问题。
⑤ 出弯口。
出弯处路肩和缓冲区可以全压。
注意避开外侧草地,非常容易失控。如果不小心压到草地,马上松油并回正方向盘,等车安全驶离后再踩满油。


① 七号弯松油点。
在①号点所指位置松油。②号点所指的路肩与绿色缓冲区交界点即此弯松油前的参照物。
注意,入弯前车子需要用尽右侧绿色缓冲区,但不要压到外侧草地。
出弯给油时机对出弯速度和圈速有极大影响。尽量果断给油,如果拖泥带水的慢慢踩油,会慢很多。入弯姿态较好得情况下,弯中可以不完全松开油门,有利于出弯。
③ 弯心路肩。
弯心路肩巨高,注意避开。如果高速上路肩,容易失控或翻车。
如果底盘设定过低,也容易在过弯心时失控。
④ 出弯口。
路肩较高,可以压路肩或草地,但是需要较好的控车修正技术,不然很容易失控。
注意尽量避免压到草地,因为草会黏在轮胎表面,导致下一圈过一号弯时抓地力不足,影响操控和圈速。

最后,细节的把握对提高圈速非常重要,差之毫厘慢之几秒,不论是走线还是控车,加油!
SAGA电竞车队交流群:665136555
SAGA电竞车队TS服务器地址:ts.bf2.com.cn (欢迎来语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