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的日常随笔

2023-08-30 23:26 作者:翻糖__  | 我要投稿

40

时过处暑,又接连下了两日的雨,淅淅沥沥,凉爽了不少。

唐朝对我炖的排骨念念不忘,可我实在懒得一人出门,且天色已晚又下着雨,只好磨他陪我同去。共撑一伞,路上闲言碎语,倒也想不起说了些什么。有一段路极窄,中间还有两抱之粗的悬铃,我让他撑伞前行,我随其后。悬铃枝盛,正好遮些雨水。抬头望去,湿漉漉的暖色灯光下,雨亦有了形状,丝丝落而绵绵,伸手去接,别样清凉。

买完排骨回家,冲洗干净,葱姜焯水,胡萝卜、土豆切块(我俩不喜吃汤中的玉米,索性不放),两颗红枣,几粒枸杞,一锅炖去,临好前再放几许食盐,味极鲜美。

大道至简,做饭也是一样,无需加太多佐料,方显其本味,最难无非是火候,就像过日子,不必急,慢一点、淡一点,倒也无妨,真一点、久一点,才可相濡情长。

41

今年秋的味道似比去年更早些。

我对季节的感知向来敏锐。早晚的风已有些凉,出门买箍面也需穿个长裤了。唐朝喜欢吃面,尤其早上非要吃我做的清汤面,半锅水热,磕两个鸡蛋,待成形时仍些小油菜,随即下面,临出锅,洒几许食盐,一勺生抽,两勺陈醋,几滴香油。他喜食清淡,故总也不长肉,真是愁人。

师傅们刚割完的草坪,散发出阵阵清香,门前的两株忍冬,枝干生的杂乱无章,叶小而颓,个个耷拉着脑袋,全然不见生机,许是疏于打理,实在毫无景致可言。不如老家院外的梧桐,枝盛叶大,气势昂扬。前几日把图图送回了老家,那梧桐依然正茂。一叶落倒也未必知天下秋,虽有了几片落叶已成枯黄之姿,但抬头望去,绿意不减。风来风往,梧桐真正满秋 怕是要到十一月份了吧。母亲的头上又添了几丝白发,心酸不已。不知何时起,我不敢直视母亲的容貌,怕岁月无情,留下太多痕迹,仿佛只要我不看,母亲便永不老。

我看了很久的云,老家的云似比这里要行的慢些。不妨再慢些吧。母亲基本每日都会给我发来图图的视频,好像又胖了些,毕竟三餐吃得要规律很多。唐朝看到一只瘸了腿的流浪狗,心中怜悯,与我唏嘘许久,空有慈心,却无悲力,难免惆怅。半缕凉风拂面,果然日已逢秋。

42

翻朋友圈总会翻到琼库一家民宿老板的分享,其店名“衫也”,我想与唐朝的七年之约在那里实现,不知那家民宿是否会开到那个时候,也不知那时商业是否会沾染了一方净土。我喜欢所有原始的东西,比如原始的爱,不掺杂任何其它。最近总看到一句话,大意是“只有对彼此的爱不足以支撑两个人抵达远方”,若加上利益的羁绊,我想更不足以,利益会变,不纯粹的爱也更容易散。况且没有唐朝的远方,我不去也罢。

我们在一起许久了,每次出门却还总会心动。浅白透纱的短衬,米色宽松的长裤,一双净白的洞洞鞋,随意悠闲,倒也不怎么单调。若远远望去,翩翩少年,瑶林玉树。近看,又有些许冷淡,眼神清澈无杂,坚毅凌厉,他不喜左顾右盼,仿佛只有脚下的路,当然,还有身旁的我。我们自一九年在一起,他还从未独自出门过,我总会在人多的时候揽过他纤细的腰身,以前还会含羞,如今早已习惯。

我们好像从未变过,一如既往。这几日,想着改一改作息,我早早便躺在床上,他还要打两局游戏再寻摸点吃的。等他上床时,我已入睡,将眠未眠的恍惚间,他朝我侧躺,一只腿搭我身上左右摩挲,微凉的嘴唇如蜻蜓点水,霎时间,睡意全消,心痒难耐,侧身把他压在身下,唇舌交融,正欲下一步动作,他倒激流勇退,说什么只是不想我早睡,要和他一同入眠才可。同床以来,每晚睡前必要闹一闹,已成定律。若要早睡,只有把他吻到毫无精力。

初秋的太阳,还不甚柔和,但相比盛夏,已温情许多。终日在家不免烦闷,总想着出去走一走。两个人的旅途,应也好玩的很。坐那种绿皮火车,不快,有足够的时间感受沿线风景和人间百态,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深埋的故事,我想是会从眼睛里看到的。

若要往西行,目的地就定在阿勒泰,先在太原一站下,观一观晋阳古建;再于兰州下,唐朝恐不愿,上次在兰州不由分说便被隔离一宿,还落了两根充电线,现在想起,唐朝还要不甘一番。那就西宁一站下,青海湖应也蔚为壮丽。最后达阿勒泰,想必如展开一幅金秋画卷,到了这里,我的糖阿朝便成了心中的麦西拉,干净明朗,漂亮温和。

若是要南下,目的地即定在昆明,看一看汪先生笔下“昆明的雨”,不知火炭梅是否已过了时令,缅桂花是否仍红香叶青。

到了冬季,若北上,就去长白山,我们穿得厚厚的,裹得像头熊,会摘下手套在你的手心里哈气,会直愣愣地后倒在绵绵的雪堆上,抬头看看天,仿佛躺在云边。

若东去,就在威海,白色的浪花亲吻着岸边的积雪,多情且温柔,不知是什么甜言蜜语竟让他们私奔远去。

我想我们的一生,不应太过安静,我们如此相爱,人间如此灿烂。

我们的日常随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