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的缺点

美声是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歌唱发声方法,属于欧洲的传统唱法。
美声第一大特点是把人的各个可共鸣腔体都用上(帕瓦罗蒂后期所采用的那种改进版是基本用头腔),利用其扩大音量,所以美声歌手会以不用麦克风为荣,但是这个其实是科技不发达时代的产物,以前没有电子扩音设备放大人的音量,所以得靠歌手自身的可共鸣腔体去扩大音量,加上演唱现场的设计,但是这种扩大的上限是不如电子扩音设备的,现在的歌手可以在开放式大型的足球场、篮球场、橄榄球场唱歌,从麦克风录入加上电子扩音设备,让每个位置的人都听清楚,美声那套设施是做不到的。

声音缺乏共鸣会很薄,就像音箱去掉后面的箱体,只有喇叭唱出来的声音。但是像美声的过于注重共鸣也会使声音糊掉,过于注重共鸣是因为以前没有电子扩音设备的时代想放大音量,现在已经不需要了。加多少共鸣,看的是想声音多厚,音量的扩大让电子扩音设备负责好了。
我们常见的是美声歌手常表现越是牛的越离麦克风越远的,乃至不用麦克风。唱歌大音量不适合麦克风录音,靠麦克风近而不“炸麦”才是麦克风时代好的唱法,麦克风能收录更多的声音细节。
百度百科的“美声”词条,第一句说:
美声唱法(意大利文:Bel canto)是喉头在保持吸气位置状态下,呼出气流吹响声带,使打开的共鸣腔体能够完全、均匀共鸣的歌唱方法。
但是喉头位于气管头部,只能吸气和吐气,发声时是吐气,吸气的的状态下是无法吐气唱歌的。

美声要求低喉位,为的也是扩大共鸣空间(扩大喉腔的空间)和保持喉咙这个发音源的稳定性,但是这样出来的声音在听感上跟听众有距离感,有强凹进去感,容易有一种装腔作势感,不适合用来为感情服务打动听众。
保持发音源的稳定有别的喉位选择,中国本土传统唱法里很多还是美声所反对的高喉位的。
花腔把声调多转折、拖腔格外长[^2],是美声的第二大特点[^3]。但是现在大部分的歌曲是用感情打动观众,这个最符合大众的审美,而不是这种以秀技巧的目的唱法。
现在大红的歌手周深在欧洲乌克兰学的美声专业,他如果用花腔唱歌曲《达拉蹦吧》的形式,唱感情歌《大鱼》,会让听众不入戏。

现代听美声的人越来越少,中国传统的戏曲、民歌唱法也是,现在听它们的人是远少于听流行音乐的人的,这个现象在全球都是这样。
迷信以前不是好事情,撇开那些现代民间武术不研究的要人命的传统武术招式,传统武术打不赢现在的散打(或者称“散手”“自由搏击”),这个我国武术家李小龙创立自己的新打法截拳道后也很认同。
科学医学同样,抗生素曾经拯救无数人的生命,但是经过进步,有副作用更小的药物,如果现在还拿抗生素作为主要给人治病的手段,就是不对的。
电子游戏里面以前的打法大部分都是落后的已经被淘汰的,以前的全球冠军以当时的打法如果穿越到现在,这个人可以被A、B级(S级是最高)的职业选手轻易“吊打”。
传统的老唱法适合被主流流行唱法吸收其可能还有价值的部分,或者作为一个小类型的歌曲形式存在,而不适合成为主流,或者称之为高于主流的唱法。
想看更好的文章请以举手之劳点个赞:)


来源:
[^1]图片来源《帕瓦罗蒂去世 多明戈为好友志哀》中广网 青海分网,2009年7月 http://qh.cnr.cn/guoji/200709/t20070907_504563701.html
[^2]汉典/花腔 https://www.zdic.net/hans/%E8%8A%B1%E8%85%94
[^3]百度汉语/美声 https://hanyu.baidu.com/s?wd=%E7%BE%8E%E5%A3%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