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强者?Redmi Buds 4 Pro体验
24日的Redmi发布会备受大家的关注,Redmi note 11 T Pro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而同期发布的小米手环7作为小米可穿戴的顶流,小米生态链的扛把子,自然也是万众瞩目。相较而言,同台一起登场的Redmi Buds 4 Pro和Redmi Buds 4则没有多少人注意,恰恰是这一点激起了我对这个不受“疼爱”的耳机的兴趣,也就有了今天的这篇体验。

这次有幸体验到的是Redmi Buds 4 Pro,耳机的外包装是小米一贯的简约风格,除了耳机本体和收纳充电盒之外,只有一条用于充电的type c数据线。作为Redmi系列耳机的年度旗舰级产品,耳机和收纳盒均采用了亚光处理,耐磨抗造的同时还不容易沾染指纹,既凸显了高档感,又兼具了实用性;而杆状入耳的外形不仅有利于触控的操作,更有效地保证了信号的接收效果。

当然作为一款TWS耳机,Redmi Buds 4 Pro的降噪能力绝对是一个重点,搭载洛达1565AM芯片的它相比一般降噪耳机拥有更大的降噪深度,提升到了43dB,足以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噪音环境;而小米多年在生态链方面的深耕,让Redmi Buds 4 Pro具有多种场景模式,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智能调整耳机的降噪策略,以保证佩戴时拥有最佳的听音体验。实际体验下来,也并没有发现明显的bug,尤其是通勤之时,智能抗风噪的优势体现得尤为明显,配备有硬件级的金属防风网,可在风进入麦克风前,大幅削弱风的对耳机的影响,同时结合小米的抗风噪智能算法,软硬件相结合,抗风噪的能力绝对是1+1大于2的效果。
同时因为有双通透模式,支持通透模式、人声增强两挡,让这幅耳机在办公室环境下拥有极大的用武之地。在实际体验中,打开人声增强模式时,不会出现漏听同事话语的现象,而在需要专心工作时,又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听音体验。

拿到这耳机时作为一个游戏党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耳机的延迟不会太高吧?毕竟打游戏时音画不同步可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虽然说明书上写着采用最新蓝牙5.3协议,支持LC3编码,实现59ms超低延迟,但毕竟是理论数据,心里总是没底。不过实际体验过后,打消了我这个疑虑,以我经常游玩的《原神》为例,在使用E技能和Q技能时,游戏占用大量的手机系统资源,这时的延迟也最为明显。而在实际体验下,并没有出现音画不同步的现象,与有线耳机的听感近似,十分难得。

这幅耳机最让我惊艳的既不是降噪能力,也不是低延迟,而是续航和充电速度。6小时的续航时间在得到收纳盒的加持下,可以提升至惊人的36小时,收纳盒充电功率约2.5W,单耳0.78W,估计很多小伙伴会说功率太小了,手机很多都到120W了,但是大家是拿硕大的手机与小巧的蓝牙耳机做比较。还有个更加直观的方式,在实际体验中,充电5分钟大概可以使用两个小时,足以治愈大部分人的缺电焦虑症。

通过这两个星期的使用,Redmi Buds 4 Pro展现了它作为旗舰级TWS耳机应有的水准,也证明了它是被忽略的强者。不过指望它成为TWS耳机中最强者的小伙伴还是洗洗睡吧,毕竟369的618优惠售价还要啥自行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