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网络圣经”的一些论点

2023-09-14 22:49 作者:丨-北极星-丨  | 我要投稿

这些评论属于这样一类人,他们将感性的、不经论证的,因此实际上不知其所以然的直观结论视作真理,如“看你的动态就知道你是什么成分了”,“玩原神玩的”,这些评论没有什么道理,只是各种形式的直观结论。又正是因为它的直观性,他们不可能用理性的语言陈述,最后只剩下两种表达方式: 一、开门见山的扣帽子。 二、选择一个莫须有的依托,几乎在打哑谜。 这两类评论,就是我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 第一类没有什么好讲,第二类则不然,它是“盲目自信自己的观点”与“该观点实际上没有理性认识作为依据”的矛盾的自然发展。任何矛盾一旦存在,就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它自己,这个矛盾就表现在这些莫须有的“依托”上。这个“依托”,可能是影响他们得出这些直观结论的因素,例如动态。也可能是一些网络流行梗,例如“典”。甚至可能是IP地址乃至于更加莫名其妙的东西。 归根结底,这是客观矛盾的发展,除非经过斗争克服该矛盾,不然再怎么非议,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说的通俗一点,不说不行,说又说不出真东西,于是就有矛盾了,不想办法克服它,说出来的就都是不三不四的话,这些不三不四的话最开始是个别的,多种多样的,而当身怀该矛盾的人多了起来,本来没有的路也会被走出来,大量出现的此类现象,就固化成了所谓的“网络圣经”。 其实并不复杂,人们普遍的脱离蒙昧,接受各种教育,只是最近几百年社会运动的结果。正如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之于工人阶级,这个矛盾对于一大批人来说还是新生事物。又是正如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工人阶级是“自在的”阶级,对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一大批人对这个矛盾的斗争也是“自在的”,对着矛盾的认识也还处在感性阶段。所以即便现实确实是这一特定的矛盾的发展,他们还是无法反过来看出该矛盾来。 这个矛盾最初不过是以个别的现象形式存在,还没有充分展开,人们既然无法从中看出它,也就不能解决它,甚至随着矛盾逐渐的充分展开,由于这个充分性,也就是这类现象的多发性,一部分人把这些最初的个别现象(后逐渐多发起来)固化成梗,成为了“网络圣经”。就像一部分工人阶级认为资本家的剥削是世间常理。实际上,这就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逐渐的充分展开,一部分人把这些最初的个别现象(后逐渐多发起来)固化成“哲理”,成为了“资产阶级的圣经”。可是,当“自在的”阶级变成“自为的”阶级,当感性认识飞跃至理性认识,正如工人阶级看出资本家的真面目,人们也终究会看出这个矛盾的真面目(表达形式可能和我不同),那时候,就能逐渐克服它们。 “网络圣经”就是这么回事,没什么稀奇的,不像许多人说的,是什么抽象的人性,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矛盾运动,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矛盾的运动和人类认识的矛盾运动(认识的辩证法)。

关于“网络圣经”的一些论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