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怀疑进化论的人是达尔文自己?
人们一直好奇:人类来自于哪里?地球上丰富庞杂的生命体来自于哪里?历史上许多学者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而当今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进化学说”,简称“进化论”。这一理论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第一次系统的给出,达尔文认为自己找到了“物种的起源”这一问题的答案:一个物种来源于另一个物种。
达尔文把生物特性的遗传想象成一个简单的过程,这种观念来自于当时的生物学家拉马克。根据拉马克的观点,生物将他们在一生中获得的特征代代相传,从而进化。例如,长颈鹿是从像羚羊一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它们一代又一代地伸展脖子,试图伸展到越来越高的树枝上获取食物。达尔文想象一个物种经过这种特征积累变成新的物种。

即使今天的高中生,也能否定达尔文的这一简单设想。上世纪末,孟德尔关于遗传学的发现为人所知。孟德尔的发现非常重要,这一发现否定了拉马克和达尔文对生物遗传的想象,即祖先在生活中提高的技能,如伸长的脖子,如果没有形成新的遗传因子,则不能作为遗传特性传递给后代;并且祖先的特性要符合遗传学规律才能传递给后代,父系和母系必须同时拥有该特性的遗传因子!
为了弥补这一理论错误,被称为“新达尔文主义”的科学家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中加入了“突变”概念,认为“突变”是产生新的优秀技能的来源,然而,数千次突变实验没有一次证明“有利突变”的存在,他们所有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科学家发现他们对生物了解的越多,就越难以弥补进化论的错误。20世纪50年代,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结构被发现,更是将进化论推入了一场巨大的危机。原因在于生命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性,即使一个最简单的细胞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也超过任何一个人造物,这也是为什么至今没有人造细胞产生。而在原始地球的恶劣环境下随机产生一个细胞,其复杂性远超一部手机,而如果一部手机出现在地上,谁也不会相信这部手机是在大风和地震等运动下自然产生的。

达尔文时代对孟德尔遗传学和分子细胞学并不了解,进化论只是作为一种假说被试探性的提出的。实际上,达尔文在提出进化论时并非信心十足,而最早怀疑进化论的人就是达尔文自己。[1]他在《物种起源》的《理论的困难》一章中承认了这一点。这些困难主要包括不连续的化石记录、不可能用巧合解释的生物的复杂器官(例如眼睛),以及生物的本能。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第313页写到:“这些事实到目前仍是令人费解的,这将可能成为反对本书所持观点最有力的证据。”
达尔文在其生命的晚期似乎改变了信仰, 对自己过去的观点产生了悔意。达尔文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内,英格兰北地郡的霍普夫人经常在病榻前陪伴他。霍普夫人亲自写了回忆录,记述了达尔文对进化论的最终态度。达尔文说:“我那时是个思想尚不成熟的年轻人,对许多事都感到好奇,发出了一些疑问,又提出了一些解释建议。可是使我吃惊的是,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后来竟然象野火一样蔓延开来,人们竟然把它变成了一种宗教”。[2]
达尔文的伟大之处是他毫不避讳自己理论的弱点, 甚至把它写进了《物种起源》。他寄希望于后来的科学家解答他的疑惑,如今生物学的发展已经解答了达尔文的疑惑。他希望在未来找到的过渡化石证据没有出现,遗传学展现了另一种与他所设想的不同的遗传法则,分子生物学将复杂度极高的细胞内部结构公之于众,这种复杂度极高的系统不可能是偶然形成的,大量证据否定了达尔文对物种进化的想象。然而,许多科学家并没有达尔文这般宽广的接受批评和否定的胸怀,一些科学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学术权威性,一些科学家盲目的参与研究,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改、更新和提升,在牛角尖中探索着,结果是越来越狭窄的研究空间,和大量相互矛盾的结论。也许直到某天,科学家们会惊呼:这个牛角尖已经钻到头了,让我们放弃进化论吧!

————————————
[1] 裴雪重. 对进化论是坚持还是否定——关于“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的思考, 科技导报. 1997.3, p5-7.
[2] 美国OK杂志90.3期文章:Did Darwin really believe in 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