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翻硕MTI经验|飛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日语笔译上岸

2023-03-16 11:18 作者:爱初心iChuXin  | 我要投稿

自我介绍

 

二本日专生,由于学校和班级事务繁忙,大一大二的时候基本没好好听课,基础并没有打好。大三开始浪子回头,以113的低分过了N1,专四合格,专八良好。20届毕业生,一战浙工商MTI,初试分数偏低,复试被刷。毕业后进了一家贸易公司工作,9个月后又立马逃了出来。21年4月末准备二战,买了初心的通用课程,7月正式进入备考状态。

择校相关

因为21年有大学的同班同学南信大MTI上岸,跟对方提前了解了题目难度和类型,综合来看南信大的MTI难度适中,题型中规中矩,上岸概率较大,所以选了这所学校。加上本人有好几个朋友正在南信大读研,虽然不全是MTI相关专业,但是给了我很多建议,非常受益。
 

时间规划

 

长期规划

 

按月份和重要程度划分学习阶段,举我个人的例子来讲,长期大致规划如下:
 

  • 7~8月夯实基础(213、359)

  • 9~10月提升能力(增加101、448)

  • 11~12月总结冲刺(101重点,其他三门平行复习)


在正式开始复习之前要对自己的水平有明确的认识和评估,这对接下来的择校、选择备考材料、学习进度规划等等都有很大帮助。基础阶段就要把自己最不会的东西拎出来,先搞懂,不能等到最后再来一点点补。按照自己的需要合理划分重点学习的阶段,这就跟长跑一样,需要一定的策略,什么时候要保持匀速,什么时候要冲刺超越。

 

短期规划

虽然是比较老派的方法,但是也有效提高了我的复习效率,比较适用于无法及时掌握学习进度的同学。在备忘录里写下明天要复习的项目,以及必须达到的进度。
比如我12月份的某日学习规划:

  • 8:00~10:00 背政治大题(肖4马原部分)

  • 10:00~11:00 刷肖4肖8选择题+复盘

  • 11:00~12:00 基日知识打卡,易错汉字读音复习

  • 12:00~2:00 吃饭、午休

  • 2:00~3:30 百科词条背诵(西方篇第x章)

  • 3:30~5:00 翻译练习(中翻日1篇,复盘前天的翻译)

  • 5:00~7:00 晚饭、运动

  • 7:00~8:30 热词、惯用句背诵(热词到第x章、惯用句到第x页)

  • 8:30~10:00 日语作文练习1篇+修改

  • 10:00~10:30 洗漱


第二天再根据当天的完成程度,给每个项目打勾,如果未完成则打×,并标上未完成的有哪些部分,这样就可以时刻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当然,每天没有完成那么多任务也无须焦急,可以适当做好时间分配,可能昨天政治多背了会,抢走了基日的时间,那今天就基日多学一会,把昨天的那份补回来。

 

初试部分

 

 

思想政治理论

 

复习资料:

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肖4、肖8
 

徐涛视频课程、小黄书(冲刺背诵笔记)

空卡空卡空空卡的肖4肖8带背视频

本人高中史政生,稍微有点底子,大题会扯,但是选择题不太行。

 

复习规划:

【9月】

摆着肖老的精讲精练,跟着徐涛视频课打基础(打得太晚了啊!)

 

【10~11月初】

刷完了1000题,复习了一遍其中的错题

 

【11月中旬~12月】

跟着徐涛背大题,搭思路框架,累积一些套话。肖8到了以后把选择题刷了4、5遍

 

【12月初~正式考试】

肖4到手后每天间隔着刷肖4肖8选择题,分析错题。然后每天上午抽2~3个小时背一个类别的大题,虽然赶得有点紧,但来来回回也算背了2遍。空卡的大题带背也主要是帮忙搭思路框架,自己死背背不下来的时候带着看看可以活络一下思路

 

 

翻译硕士日语

 

复习资料:

N1、N2红蓝宝书

N3基本词汇

初级中级日本语语法20课

专八参考书

初心的考点精荟

母校老师上课用过的惯用句资料

本人基础较差,属于金玉其外,菜在其中(悲),所以先以打好基础为目标开始了复习,炸鸡老师的基日课和作文课更是一课不敢落下。

 

复习难度:3.5★(5★封顶)

考的比较基础,词汇语法难度近似N1

阅读不难,但是有主观题

作文题目贴近当下实事

(具体题型以及内容可参考另外一篇经验贴,这里不多做赘述啦

 

复习规划:

【5~6月】

炸鸡老师的基日课,稍微做了些笔记

 

【7~8月】

除了听基日课,开始重点背单词、补基础。用到了N3基本词汇和初级中级语法。背单词的时候,记住相关搭配非常重要,N3词汇这一本有很多基础搭配,感觉日常生活中或者做文学翻译的时候很实用。(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就没必要买这本了)

 

【9~10月】

本人语法还可以,所以放到了中后期刷,整理了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多用的语法,做了个例句归纳本,写作文的时候也好用上。整理例句能比较好地记住语法,语法苦手的同学可以试试。

 

【11~12月】

除了日常语法单词复习,开始背惯用句和计时练作文。

专八参考书虽然烂题、错误很多,但是惯用句给的很全,加上初心整理的资料和以前老师给的资料,自我感觉惯用句算是准备得比较万全了,然而到了考场上还是有几个没见过,平时还是要保持多积累的习惯。作文启动得比较晚(主要时间有点紧了),真正动手写出来的只有5、6篇,感觉完全不够,除了跟着炸鸡老师搭框架,自己独立输出也非常重要。

 

【12月~正式考试】

初心12月开始每天会分享基础知识打卡,一天不落地做完以后再根据平时做的笔记复习薄弱知识点,不能因为临近考试,复习时间紧张就把基础丢掉。争取每天看一篇作文,有空自己动笔写写,保持手感。进考场前看了初心老师分享的作文金句整理,用上了!

日语翻译基础

 

复习资料:

初心通用课程中的翻译、对译素材

初心的热词冲刺精讲班

初心考点精荟

初心锤子新手村

 

我本人是非常喜欢做翻译的,仅仅是做这件事就会很开心,做完翻译以后会跟在日本留学的同学交流译文,让这半个日本人来帮我看看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也可以找研友一起,多角度研究比较译文,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译法。

 

复习难度:4★(5★封顶)

词汇翻译多考察热词和惯用句,段落翻译篇幅适中。

(具体内容可参考另外一篇经验贴 

 

复习规划:

【7月份~12月正式考试前】

养成了每天做翻译的习惯,但是跟其他考生比起来我做的量可能远远不够,每天仅仅是跟着当天的课程做一篇翻译,中翻日或者日翻中,周末的时候做超人老师的对译。不过翻译练习看重的不是量的多少,而是能否把做过的翻译吃透。

并且一开始我就用了超人老师的休克学习疗法(?是叫这个吗),在规定时间内做完翻译,先提速,后求精。

 

【8~9月】

在翻译速度达到稳定区间后,就开始提高翻译本身的质量等等。一开始我为了提高速度,翻译里多用比较基础的、一下就能想到的表达,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词汇或者语法,在中后期随着积累的翻译方法和知识越来越多,就试着把学到的东西活用到翻译里。另外,每天做完翻译以后,我都会瞄两眼前几天的翻译,做个小复习,经常回看一下自己以前翻译不到位的地方,就可以避免在接下来的翻译里掉同一个坑。

 

【12月课程告一段落的时候】

我开始慢慢打锤子老师的新手村,打完以后掉了很多装备(指实用表达),实际考场上也用到不少。

热词则是报了冲刺精讲班,跟着老师们一起复习一年下来的重点热词,考试前几天再用考点精荟查漏补缺一下,但是完全背不完(悲),粗背了一遍以后只挑了21年出现率比较高、自己认为重要的词重点记了一下,好在考场上考到的几个都是背过的(好耶!)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复习资料:

黄皮书(基本没看)

汉语写作专项课

初心的百科词条资料

 

复习难度:4★(5★封顶)

词汇翻译多考察热词和惯用句,段落翻译篇幅适中。

(具体内容可参考另外一篇经验贴

 

复习规划:

前中期基本都没有复习词条(主要是前中期时间没安排好),总觉得晚点看也来得及,结果拖到后面时间越来越紧,赶紧刷了几套初心的小程序题目,然后抱着初心整理的词条资料喊救命。花最后一个月背了资料,实际考场上押中了2、3个(记不太清了),其他的全靠c老师给的分要点答题思路硬编,总算是把篇幅撑得比较好看。

应用文和大作文从9月中旬开始练,跟着练了不少,初心的批改也给了很多建议。12月开始重点背应用文的模板和套话,复习几遍以后看到应用文就根本不怕了。

 

大作文方面,平时可以多积累一点自己喜欢的素材,个人认为素材要挑自己能活用的,不要照搬别人整理的。另外,糕糕再神仙也不能帮我们把所有类型或者题材都囊括,所以考场上遇到自己没练过的情况,不要慌!回想一下糕糕给过的分析思路和基本框架套路,写作文最重要的还是思路。

 

南信大老师在之前的题型分析上也讲过,百科这门学校主要看学生作文写得怎么样(毕竟大作文60分!),是否能清晰阐述自己的想法,表达是否严谨等等。但是词条也不能松懈哦。

复试部分


 

复习资料:

初心复试课

人民网日文版

NHK新闻

 

复习难度:4★(5★封顶)

今年由于疫情复试在线上进行,用的是学信网远程面试系统。老师会通过系统给考生发一张图片(也就是试卷),分为三个部分,自我介绍,三段视译,两个话题。老师全程不会多做指示,考生按照题目顺序进行口头作答即可。

 

复习规划:

本人一开始对于面试非常没有信心,虽然平时很能叭叭,但是一到正式场合就经常瞎讲。买了初心的复试课以后就跟着炸鸡老师的指导列了问题列表,早早地写完了自我介绍。

后来还加了兔子老师的嘴瓢治疗小组(口语练习群),工作日根据兔兔给的题目进行发表,每天的发表文稿再麻烦兔兔进行修改完善。视译的练习素材多用我自己整理的人民网对译,整理对译的过程也是二次复习的过程,多次复习可以加深印象,也能积累一些新闻体多用的表达。

在嘴瓢治疗小组里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姐妹,二人一拍即合,从2月末就开始周一到周六每天一小时的面试练习,根据对方的复试内容准备材料,练习听译复述、视译口头小作文等等。接近面试日期的前两个星期开始模拟面试,每天的项目增加了自我介绍+问答抽背。另外,还让在日本留学的朋友帮忙从头到尾模拟了一次全日语面试,临场感十足,得到了正面评价后总算有了点底气。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练习,我也从一个开口支支吾吾的菜鸡逐渐变成了敢于随口叭叭的人(大喜)。

面试通知地比较急,25出复试名单,26调试设备,27面试。正式面试的时候没有太紧张,就当平时和姐妹开视频练习一样,顺畅地把题目答完了。复试结果是4月1日出的,吃完晚饭顺手刷新了一下南信大研究院的页面就发现出结果了,万幸顺利上岸了,至此我的考研也告一段落。

一点碎碎念

 

 

心态问题也是考研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点,毕竟心态决定复习效果以及考场上的发挥。我在复习的时候心态一直保持得不错,多亏了《编舟记》这本书和《排球少年》这部动漫。

大家在备考的时候除了用考研的初心鞭策自己,也可以找一些积极向上的作品来激励自己,将其化为自身的动力。比如今天我学习状态很不错,按时完成了学习任务,睡前就奖励自己一集小排球或者翻几页漫画(仅限10月份之前),打完鸡血第二天又能元气满满地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一战有些随大流的感觉,并没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是因为21年读到了《编舟记》我才下定决心要二战。小说主人公马缔是日本国语研究生,从小酷爱文字,毕业后从事辞典编纂工作,耗时15年之久才编成了《大渡海》这本大部头辞典。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功名、不为利禄,仅为了造出一艘可供人们徜徉于词汇海洋的扁舟,辞典编辑部的大家可以努力15年之久。这种在现代社会难能可贵且令人向往的工作态度,让我深刻体会到人为了热爱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翻译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编舟”的过程?译者编织名为“译文”的小舟,帮助读者横渡“原文”的海洋。我或许以后不会一直从事翻译工作,但翻译无疑是我所热爱的一样东西,如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以有限的精力,将其好好地研究一番,那我也知足。

 

而《排球少年》则是去年夏天至今,一直给我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作品。这部作品通过描写乌野高中排球部一系列的练习与比赛,生动展现了各大学校为排球这项运动努力奔跑的姿态。高中毕业后,有人选择加入职业队伍,有人升入大学,有人则开始了自由职业,然而每个角色都无一例外,为了自己的热爱而奋力拼搏着。

“在《排球少年》中,排球不是排球,是所有东西。你在意什么,什么就是排球。反过来说,你先在意排球,才能真正学会在意其他人和世界。”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非常幸运,我们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或者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那就用尽全力去吸收、去成长,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不是那么幸运,我们不得不在现实里挣扎,那就抱着理想会实现的想法与理想很难实现的现实去对抗。

“只要我们一直不停地走下去,总能到达某一个地方。”

正因如此,我们的生命也会增添几分重量和意义。


翻硕MTI经验|飛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日语笔译上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