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号 | 关于“攻击”和“受到攻击”
导言:本篇主要说明“攻击”和“受到攻击”的相关内容。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攻击”,介绍了“攻击”的两种解释及两种解释并存的原因,并区分了“攻击”和“攻击伤害”,着重讨论了“攻击伤害为0”的情况。第二部分为“受到攻击”,介绍了“受到攻击”的两种解释,以及字面描述中“受到攻击”和“对手使用技能”的关系。
全文约2000字。

一、关于“攻击”
(一)“攻击”的两种解释
目前,我们通常把“攻击”理解为使用进攻类技能,与之相对应的是“属性”,即使用属性技能。
这种理解,和以下现象是一致的:
(1)乌拉诺斯的魂印中,神王血契的效果为:“使用攻击技能先制+2且附加乌拉诺斯速度值70%的固定伤害,使用属性技能令对手随机1个技能的PP值归零且恢复等同于乌拉诺斯速度值70%的体力”。该描述中把“使用攻击技能”和“使用属性技能”并列,明显是把“攻击”等同于进攻类技能了。
(2)许多魂印或技能描述中“受到攻击则xx”的效果只有进攻类技能才触发、属性技能不会触发。例如艾夏拉的虚妄幻境有“3回合内受到攻击则100%使对手进入睡眠”。(技能效果id1322)
这两处的“攻击”就仅仅指“使用进攻类技能”。
但仅仅这样的理解就片面了。
事实上,赛尔号并存着两种着关于“攻击”的两种代码描述:一种把“攻击”解释为仅使用进攻类技能,另一种把“攻击”解释为使用任何技能(包括进攻类和属性),即“出手”。
前者的例子如上,而后者的例子包括:
(1)怒涛·沧澜的沧海永存:“命中后80%使对手冰封,未触发则下2回合攻击有100%几率使对手束缚”。(技能效果id1035)
(2)科罗丽娜的走魂之术:“3回合内受到攻击则100%使对手害怕,未触发则令自身全属性+1”。(技能效果id1617)
这两处的“攻击”均指“使用任何技能”。
可以看到,两种解释是并存的。当出现”攻击“一词时,应谨慎测试,判断其到底适用于哪一种解释。
(二)两种解释并存的原因(推测)
“攻击”是一个非常原始的概念。
早在设计精灵之初(2009年左右),精灵的技能就分为了“物理攻击”、“特殊攻击”和“属性攻击”。这一点沿用至今,现在打开技能面板,上面也还一直这样显示。这里可以看到,官方对“攻击”的理解是比较宽的。
那时,巴拉龟的技能“保护”(可完全抵挡1次攻击)虽然号称抵挡了“攻击”,但是仅指物理和特殊攻击,并不包括属性。所以,这里对“攻击”的解释比较狭窄。
2010年(赛尔历40年),特性系统逐渐完善。在特性的描述中,有效果描述为“受到攻击/任何攻击时xx”的特性,如借风、抵抗、吸收等,均可以通过对方使用属性技能来触发。所以,特性中的“攻击”是很宽泛的。(包括新出的反弹特性也可以通过属性技能触发)
我们可以看到,远古时期,“攻击”已经产生了两种代码,这和当时不注重描述统一有很大关系。而后面用这些代码设计精灵,就几乎注定要产生同描述不同效果的问题。
(三)区分“攻击”和“攻击伤害”
赛尔号中,“攻击”有两种解释,但“攻击伤害”一般是指进攻类技能造成的伤害,其特点是:会被一些增伤途径增伤或被一些减伤途径减伤。特殊地,属性技能中的“攻击伤害”可以参考泰沃斯的“命运之击”。其余属性技能不包括在“攻击伤害”之内。
关于攻击伤害为0
严谨地来讲,攻击伤害为0有两种解释(或代码描述):一是使用了进攻类技能,但造成的伤害为0;二是使用了属性技能,也就没有造成攻击伤害,自然也就为0。两种解释在理论上都是解释的通的。
如果碰到描述为“自身造成的攻击伤害低于xx则xx”的效果,必定要考虑为0的情况。而考虑为0的情况,就要考虑此时到底符合上述哪一种解释。
赛尔号也是在这方面用的炉火纯青:
(1)月之女神狄安娜的魂印中有:“自身攻击造成的伤害低于300则下1次攻击必定致命一击”。该处的“低于300”包括使用属性技能的情况。
(2)而月照星魂的魂印:“自身攻击造成的伤害低于300则下1回合攻击100%打出致命一击”却不包括使用属性技能的情况。
因此,遇到“攻击伤害为0”或“攻击伤害低于xx”的情况,仍然需要测试和分辨。
二、关于“受到攻击”
(一)“受到攻击”的两种解释
“受到攻击”的效果最早见于2014年的精灵火舞天尊(精灵id2428)的天尊魔焰拳(技能id16065):“3回合内若受到攻击,则对手命中-1”。(技能效果id447)
目前,“受到攻击”有两种解释(或代码描述):一是对手使用技能,并且命中;二是对手使用技能(无需命中)。
前者如特性中的阴森、带电:“受到普通攻击时则xx”。若技能miss或打在狮盔、龙威上,均不会触发。又如火王魂印中“回合开始时若自身体力高于对手则当回合受到攻击时使对手焚烬,未触发xx”也是这一类。
后者如火舞天尊的天尊魔焰拳或艾夏拉的虚妄幻境:“3回合内受到攻击则对手睡眠,未触发xx”。(技能效果id1322)即使miss、打在狮盔、打在龙威仍然可以触发。
同理,“自身的攻击附带xx效果”一类的描述也是得测试是否需要命中的。此处就不赘述了。
需不需要命中,是体现技能或魂印强度的一个非常隐晦却非常关键的点。
(二)字面描述中的“受到攻击”和“对手使用技能”的关系
不能把看到的技能或魂印描述中的“对手使用技能”简单地理解为不需要命中。
事实上,字面描述中的“对手使用技能”和“受到攻击”是同义词。到底需不需要命中,这一点仍然需要测试,以断定到底属于“受到攻击”的哪一种解释。
【评论区欢迎讨论、指正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