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杂记:无我本真。
闲谈杂记:无我本真。
绝对的至诚至信是自我。
什么都不信,则开始无我之路。
无我后,可信可不信。
而想无我,首先得是信而后又不信。
在自我中经由一些事抛弃我,在不信中经由内心的探索后成全我。
无我是包纳万物溶于天地。
到达无我后,就没有了“我”的概念。
可以是万物众生,也可以是这一方天地世界。
即,我即是众生,我即是世界,我即是天地。
在的获感受后,开始塑造新的“我”的自定义。
这是绝大多数人在走的路。
也是他们一直在追求的天人合一之路。
天人合一之路是掌控世界之内的元素力量。
无我后。
纳天地,世界,众生为我。
自清天地,世界,众生非我。
最后证得一个新“我”。
我即是众生,世界,天地。
我又即不是天地,世界,众生。
实现,在于此而又不在于此的超脱。
最后获得一个“我”的新形式。
这是我正在走的路。
也是一个成为外神的超脱之路。
外神之路是掌握天地之外的力量。
好处是到达无我后,这两条路可以随时换着走。
先成为自己世界的主人,后探索世界之外,成自我心灵的新世界。
然后谋求着是成为这个新世界的人,还是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也可以说,达到无我后,有千万条路可走。
区别只在于在这天地里什么信息都可能有的情况下,整不整理的出来。
而我走的就是探索之路。
在千万条路中来回,不让自己止步不前。
看起来有点漂移不定,不专注。
但当你真的进入无我,爆发出的极大包容性后,就会越发的感觉天地之大,我想看看的心情。
修行这块本身就没有绝对的路。
能够产生出感悟,那就说明有戏。
至于对错与否,那得需要量级人群的论道争辩,才能见分晓。
信仰需要坚定的自我与持续性的自我认可认知。
最受不得不自信的负面影响。
同时受不得有违自我信心的事情。
当你自己开始不自信时,信仰就会崩塌。
这条路不好走,主要看人。
如果是本身就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之类的人群,就比较好走信仰这条路。
也不是说不能走。
对于自信者与想要自信心的人群来说,信仰体系是一个能够快速完成基础自我建设的。
但你需要搞清楚,你信的是谁。
是给你爱了,还是给你钱了,还是给你其他利益,还是给你方向了。
而想搞明白就需要走心。
否则会像大多数人那样,深陷传销思想中自鸣得意。
等到撞完南墙后,再重新开始迷茫的选择。
而信仰这条路,你还得需要搞明白,你信的是谁?
是信你自己,还是外界的天地,宇宙。
还得搞明白,宇宙需要你信吗?
天地需要你信吗?
祂们给予你信的标准了吗?
是谁在传递着信仰体系。
这条路有谁在走?
要知道信仰体系是一个群体性模式。
信了后,你就得去找组织。
除非你打算立个新信仰体系。
而信仰中,最重要的是一套规整的自我信仰体系规则与章程。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入谁的道,都得遵守规则纪律。
对于想潇洒的来说,最后都得过破不破规矩的路要走。
绝对的至诚致信是假无我。
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提线木偶。
是一意孤行的放弃自主思考。
无我并不是真的没有我的意识。
而是有着自我意识下的真空状态。
无我,也是有着自己思维能力的。
无我,也是具有自我思辨能力的。
无我,是洗练一切后的自我净化。
无我,是返璞归真后的自我认清。
无我,是种自静如水般润物无声。
详情摘要。
闲谈杂记:信与不信的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