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的繁星只存在于记忆中的小时候了
回到家还是喜欢像小时候一样,看夜空中的星星。但是现在却看不到小时候那种繁星满天的场景了,松松散散有那么几十颗挂在天上,比城市里见到的要多得多,却远比不上小时候的惊艳。以前阿姆总会通过看夜空中的星星多少来推断第二天的天气。如果繁星满天,阿姆就说,今晚“箱子”(是的,箱子是家乡表达星星的方言)这么多,明天是个大晴天。虽然有时候没有什么星星,第二天也还是会有大晴天的可能。但星星繁多对应第二天的艳阳这一点是没错的。至今我都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让我盲猜一波的话,大致就是天空中云层稀少,没有什么阻隔物,因此星星所反射的光芒可以被人的肉眼直接看到。没有云层遮挡自然也就没有了下雨的条件,也不会出现多云这种天气。记忆中小时候的月亮在夜空中也特别明亮,晚上如果走夜路,碰上明月高悬的夜晚,几乎都不需要打手电筒照路。有幸这一次在家看到了,而且那天晚上较为特殊,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浪漫一点想的话,这样的夜晚或许是为了照亮先人的回家路。
此外,还要感谢公主大人将我对月夜的一番描述写成了一首诗。
忆乡
仰天平躺看星光,无垠夜空月满堂。
虫鸣鸟叫环身语,倏尔梦醒酒盈觞。
在公主大人的这首诗的启发下,我写下了另一首小诗。诗中的意象均一致,不过前者于梦中思乡,梦醒怅惘;而后者是归乡观月夜,主打一个悠闲惬意。哈哈哈哈。
观月夜
对月饮酒正当时,且看繁星落满天。
酒酣人醉书半看,鹧鸪吟唱不愁眠。